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教育信息网络中心

宜川县教育信息网络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2 09:29
单位名称 宜川县教育信息网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网络信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电教仪器设备的配置、维护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督促检查学校的电教、实验工作开展情况;为基层学校提供电教软件资料。
住所 宜川县西郊街9号
法定代表人 张忠
开办资金 816.7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万元 4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中心根据市、县工作要点,按照“抓建设、强队伍、促应用、提素养”的工作思路,继续推进全县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稳步提升实验教学等各项工作水平。2023年被评为全市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现具体报告如下:一、主要工作情况1、抓环境,努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一是积极推进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印发《宜川县教育科技体育局关于开展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工作的通知》和《宜川县数字校园建设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宜川中学顺利通过市级验收评估,被认定为延安市第二批“智慧校园”示范校。完成9所中小学的数字校园县级评估,全县中小学数字校园评估率达75%,持续优化教育装备基础环境改善。2、抓关键,全面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一是加强资源建设与课题申报工作。在教育技术协会的“十四五”规划课题申报中,国家级规划课题立项2个,省级规划课题1个。在宜川县2023年度基础教育“十四五”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申报中,县级规划课题立项15个,微型课题立项62个。二是加强人工智能普及培训。组织师生参加延安市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编程科普活动和2023年度陕西小学生趣味编程在线普及培训。三是加强数字化转型培训。组织4所中小学参网络安全与教育数字化转型专项培训1次;组织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培训1次;组织参加2023年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培训和教育数字化转型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1次。3、抓核心,加快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2023年组织开展信息化应用活动6次,成效显著。一是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促应用。在陕西省教育厅举办的第七届中小学(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暨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获得省级微课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1人、三等奖4人。县级一等奖4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7人。组织参加延安市第三届中小学人工智能暨创客大赛,6名学生获市级决赛奖励,25名学生获县级奖励。二是全面推广平台应用。紧扣“三个课堂”,加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陕西教育扶智平台”、“陕西教育大平台”的普及应用。试点开通宜川中学、宜川县初级中学在“陕西教育大平台”的“教研云”。宜川中学、宜川县第四小学成功申报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基地。邀请省装备中心“科普大篷车”在中小学、幼儿巡展活动1次。征集扶智平台应用论文30篇,课堂实录15节,利用扶智平台、工作坊和互动录播等开展各类名师课堂教学、直播课、点播课和教研活动188次。4个集团校下派骨干教师38人,深入乡镇学校开展支教帮扶。四、抓重点,强化网络安全防范。持续加强网络环境改善,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一是更新了机房设备。更新了网络机房部分设备,配备了堡垒机、日志审计,防火墙、自动灭火装置等,并完成县级“校园视频监控平台”的等级保护备案。二是加强网络安全排查整改工作。全年累计开展专项网络安全自查6次。举办网络安全专项培训2次;组织参加省市网络安全培训3次。组织28所学校签订《宜川县教育系统信息应用系统安全责任书》,修订完成《宜川县教育科技体育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制度汇编》。五、抓导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按照党管媒体、党管宣传和党管意识形态的工作要求。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一是规范政务新媒体运行管理。对教科体系统28个登记的政务新媒体进行了全面排查、登记LED电子屏共77个。签定《网站和新媒体管理责任书》27份。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和“发布登记”相关制度。召开教育系统开设新媒体单位座谈会1次。二是信息宣传数量持续增大。全年教育系统共推送信息893条,其中:延安教育网采用23条,宜川政府网采用45条,宜川宣传公众号采用26条,宜川教育公众号采用686条。二、产生的主要社会效益教育信息化发展成效显著。在各类信息化应用实践活动中累计参赛师生185人,获得奖励65人。全年累计投入1430.76万元,完成了县局校园网络机房改造,新建计算机室3个,智慧安防及可视化中心1套、校园数字广播系统1套、初中理化生数字化实验标准化考场各1个、更新多媒体教学设备34套。配齐新建的第八幼儿园、第九幼儿园的保教设备等。全年累计培训师生2949人。征集扶智平台应用论文30篇,课堂实录15节,利用扶智平台、工作坊和互动录播等开展各类名师课堂教学、直播课、点播课和教研活动188次。4个集团校下派骨干教师38人,深入乡镇学校开展支教帮扶。顺利完成初高中理化生实验操作学业考试和信息技术考试。在全市高中理化生教师实验竞赛中,选派的3名教师分别获得一等奖2人,三等奖1人。三、存在主要问题中小学信息化基础建设薄弱和应用能力有待优化和提升。一是数字校园建设和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投入不足,推进缓慢。二是实验教学水平和信息化素养整体不高,融合创新能力不足,三是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有待持续加强。四、整改措施持续加大投入,推进信息化环境建设,继续以“数字校园”普及和“智慧校园”创建为抓手,推广数字资源普及应用。持续加强网络安全、信息化实践应用,逐步更新教学多媒体,补齐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弱项和短板,保障教育教学需求。加强实验教学指导,开展实验教师全员轮训,积极组织开展实践应用活动,提升师生数字化素养。五、下一步工作思路1、统筹抓好培训和实践应用。持续加强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重点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队伍建设和普及工作。2、积极协调筹备“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运维资金。力争完成3个高中理化生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多媒体更新,创建1所市级智慧校园。完成85%的中小学数字校园评估工作。3、组织好信息技术考试和各类比赛和评选征集活动,持续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教育宣传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