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医疗保障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供医疗保障经办服务。负责医保基金支付、核算和经办,市本级城镇职工参保业务、待遇审核结算和门诊特殊病鉴定管理,市本级离休人员待遇审核结算,市本级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和医疗费用审核结算,异地就医结算,协议维护,内部控制,经办业务培训等工作。 | |
住所 | 咸阳市渭阳西路6号新运佳苑二楼 | |
法定代表人 | 谭建岐 | |
开办资金 | 56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医疗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37万元 | 51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医疗保障经办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5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市经办中心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医保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经办中心的精确指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推动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服务大局,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勇毅笃行,较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医保经办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有效助推全市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一、开展业务情况(一)把固本培元作为根本任务,守正笃行推进队伍建设。一是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及省市重要决策部署,围绕市医保局2023年度工作任务考核指标分解任务、涉及整改工作任务、《政府工作报告》分解包抓任务、十大重点工作任务等工作,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主题教育,市经办中心分两个阶段组织县处级领导干部开展主题教育读书班活动并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并强化成果应用,先后助推了全民参保计划实施、强化了医保协议管理和结算审核、优化了门诊慢特病经办管理、提升了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在干部党员和普通党员中先后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双报到·为民行”“我为医保献一计”“网络舆情·医保有我”“创优争先”等活动,切实将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融入中心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一体化推进,助推实现医保经办管理服务水平提升。三是大力提升能力素质。组织全市医保经办系统干部职工开展练兵比武活动,详细制定活动方案、实施细则,编制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实践技能题库,督导全市医保经办系统开展常态化练兵,普遍建立了“党建+业务”学习机制,提升全市医保经办系统干部职工业务能力素质。在省医保经办系统练兵比武决赛中取得团体二等奖、两个个人二等奖的好成绩。(二)把精准务实作为根本方法,履职尽责展现担当作为。强化参保管理,优化参保缴费流程,全面推行网上申报、网上缴费办理;常态化治理重复参保,依托医保信息平台做好数据比对、核查;及时做好重点人群参保缴费和转移接续工作。强化协议管理,组织制定《2023年度咸阳市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工作方案》,安排部署了今年医保经办机构医保基金协议监管的重点工作和计划。优化医药机构纳入定点的评估流程,全面做好评估复审工作,规范医疗保障经办核查,依法依规开展日常核查、智能审核、专项检查,组织督导定点两定机构全面提高清单填报质量和上传效率,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事前事中接入接口改造并及时上传结算清单。强化基金全流程管理,规范开展医保基金预算编制、资金筹集、支付使用、决算评价,强化全过程管理。全面落实费用监控、审核结算责任,完善并依托医保信息平台,实现医疗费用智能审核全覆盖,积极做好医保费用月度结算工作。落实国家集采药品/耗材采购使用相关激励机制,按时完成相关资金拨付。强化内控管理,健全中心内控组织机构,成立了中心内控管理工作专班,并研究制定全市经办机构2023年度内部控制工作方案,对内控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2023年度内部控制各项重点工作;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完善授权批准、岗位责任、基金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使用、内控监督检查等21项制度,推动形成组织机构控制、业务运行控制、基金财务控制、信息系统使用控制、内部控制的监督与检查“五位一体”管理机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平稳落地五项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革,拓展异地就医服务范围,规范优化异地就医登记备案渠道及备案流程,优化简化异地就医备案补办机制,加大普通门诊、住院和5种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扩面力度,加强异地就医政策宣传,提高了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率。市本级参保职工线上异地就医备案3462人次,线下窗口特药备案77人次。认真完成异地就医就医地与参保地省内异地与跨省异地线上医疗费用结算清算工作,及时上解基金。多措并举开展异地就医费用手工报销,持续推进一站式结算,零星报销实现动态清零。落实异地就医和参保地监管责任,将异地就医结算病历人工审核作为日常监管的重点内容,规范异地就医领域各类违规行为,及时开展日常工作协同类、联合检查类、疑似违规费用协查类、平台故障问题协助类等方面事务的协同处理工作,持续提高了异地就医医保基金监管能力。二是稳妥推进门诊共济改革、门诊慢特病改革、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改革。全面落实门诊慢特病和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组织全市经办机构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培训、解释引导。督导全市经办部门认真做好门诊慢特病资格认定、待遇支付、费用结算,加强了对全市开展门诊慢特病结算医疗机构的协议管理工作,聘请专家对市本级定点医药机构职工门诊统筹、门诊慢特病费用进行审核。落实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组织推进医疗救助经办规程拟制,规范医疗救助经办管理,全面实行市域范围内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一站式服务、一单制结算、一窗口办理”。三是加快推进支付方式改革经办工作,全面落实DRG结算实施细则,制定了《咸阳市基本医疗保险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经办规程(试行)》经办工作有了“大纲和依据”;细化DRG经办工作,组织拟定《咸阳市特病单议经办规程(试行)》和《咸阳市DRG审核结算办法(试行)》;完善DRG协议管理,建立了与DRG付费相适应的基金监测和医疗机构考核评价体系;全方位开展DRG经办业务培训,从三级医疗机构到一级、二级多层次培训,覆盖全市、县、区大范围培训。全市范围内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纳入DRG付费,实现了省医保局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中需完成70%以上医疗机构覆盖的阶段性目标。三、存在问题一是队伍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经办基础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管理服务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四、整改措施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眼“公平医保、法治医保、安全医保、智慧医保、协同医保”建设,全面推动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关于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服务工作的相关要求,优服务、强管理、重赋能、抓队伍,认真做好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服务,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发展道路。严格贯彻落实中省市医疗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健全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服务机制,持续优化便民惠民措施,增强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服务水平,确保医疗保障政策落地见效更加顺畅,确保群众办事舒心满意、两定机构结算公开透明、基金管理依法合规。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持续优化便民惠民服务措施。贯彻执行全省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修订完善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研究制定服务事项经办规程,公示“同城通办”事项清单。规范落实“综合柜员制”,迭代升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结果统一反馈”综合服务模式。提升基层医保服务能力,扩容镇村两级医保服务站(室)经办事项。探索推进“医银合作”,延伸医保政策咨询、办事指引服务触角。二是持续提升基本医保参保质量。依法依规经办参保登记,精准推进参保扩面,持续优化参保缴费服务。三是持续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持续加强协议管理,持续加强基金管理,强化审核结算和待遇支付,持续做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经办管理服务,高质推进DRG支付方式扩面,认真做好统计与分析,积极发挥内控作用,积极发挥内控作用,加强对医保数据管理和保护。四是持续推进医保数字化赋能转型。深化医保信息平台经办应用,持续推进医保信息平台经办功能建设,结合医保数据“两结合三赋能”进一步“用好数据”。五是持续提升经办队伍业务水平。强化党建引领,学深悟透笃行党的二十大理论成果,做好主题教育自查问题后续整改,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争创一流的干事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