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三原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立足“三农”,发展农机化,构建和谐新农村。农机化项目申报、实施;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农机安全监管及农机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等。 | |
住所 | 三原县人行街7号 | |
法定代表人 | 董峰 | |
开办资金 | 2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三原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6.49万元 | 85.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原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公益 | 从业人数 7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具体工作情况执行章程情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政策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积极开展单位的各项工作;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及“学习强国”等载体,认真学习党史及各级文件,写心得谈体会,组织职工积极参与党史答题竞赛、民意调查等活动;我站以作风建设全力推动“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集中学习业务知识,以提升职工业务工作水平。2、聚焦县域农机优势,打造亮点工程(1)创建“1311”模式,成立合作社联(2)粮食烘干水平进一步提高,烘干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3)培育农机化生产服务链(4)农业废弃资源回收利用示范点(5)设施蔬菜机械化育苗中心(6)组建应急作业服务队,提高减灾防灾能力3、内部管理:根据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做好各自负责的工作。一是做好农机购置补贴登记及资料收集;二是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三是农机安全监理及宣传。四是做好工资发放和医保统筹缴纳工作等;4、财务管理: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审法》坚持依法办事,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努力开源节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5、党风廉政管理:一年来,我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振精神、转作风、提效能,充分发挥领导班子表率作用,确保了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全面落实。一是开展多形式廉政教育活动。利用机关例会、典型案例通报、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加强对干部职工思想品德的引导教育和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二是组织学习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的会议精神,学习《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增强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纪律观念和廉政意识。三是围绕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和农机深松补贴等惠农项目,加强对项目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确保各项流程符合法律规定和上级文件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做到公开、公正、透明,确保各项惠农资金真正惠农。安全生产管理:推进平安建设,提高农机安全监管水平。2023年,以“创建‘平安农机’,提升发展质量”为主体,在全县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县、示范合作社创建工作。一是组织召开农机合作社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会,入社进行检查各类农机具,悬挂农机安全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二是狠抓安全生产,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机手进行安全教育,切实做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三是成立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农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按时上报农机事故、开展农机事故分析,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全年无事故。全年单位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农机购置补贴2023年中、省共下达购置补贴资金686万元。截止11月中旬,我县已实施补贴资金1040万元(含报废补贴资金1.25万元,报废旧机1台)。补贴资金使用比例达到158.36%。受益农户1636户、购置机具数量1939台(套)。其中新增大中型拖拉机205台;联合收割机105台。促进了全县农机装备机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二)农机生产工作2023年,全县共计完成春玉米机播面积2万亩;小麦田间化除30万亩。“三夏”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777台,投入玉米播种机械609台(套),完成小麦机收面积32.6万亩,机收率达到99.93%;玉米播种24万亩。“三秋”投入玉米联合收割机550台,播种机580台,完成玉米机收面积22.61万亩,机收率达到95.01%;小麦播种33.3万亩。开展新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全年围绕机收减损、玉米5335技术和小麦3335宽幅沟播技术推广提高机收水平和播种质量,进一步奠定增产增收基础,确保粮食安全。累计推广5335播种机5台,3335播种机60台。(三)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收获机械化示范依托鑫锐农机专业合作社引进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收获技术机具2台,在陵前大寨村高质量建设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示范面积50亩,平均亩产玉米412.49公斤、大豆123.84公斤。6月13日,召开了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现场培训会;10月17日召开了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收获机械化技术现场演示会,累计培训221人次。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收获机械化示范项目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四)农机安全监理工作1.全面规范农机监理工作。全年共检验农业机械2618台,其中拖拉机1225台,联合收割机1393台,新增报户154台〔拖拉机91台、联合收割机63台(轮式51台,履带式12台)〕,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2960份。今年全县检验农机数达到在册农机数的85%以上。2、落实农机安全监管责任。以“创建‘平安农机’,提升发展质量”为主体,在全县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县、示范合作社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共检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40余家,检查各类农机具200多台套,悬挂农机安全横幅30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今年经过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应急管理厅综合考评,我县鑫锐、渠岸李绵农机合作社被评为陕西省级“平安农机”示范社。3、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专项清查工作。全县拖拉机保有量1653台,已清查1653台,清查进度100%;联合收割机台保有量1550台,已清查1550台,清查进度100%;经排查对达到报废条件的、已经灭失的、连续三年以上未参加年检的,注销拖拉机284台,收割机19台,共计303台;通过此项活动的扎实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工作的高效实施和规范办理。(五)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三夏”投入秸秆综合利用机械1131台套(其中新增88台),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33.07万亩(冬小麦种植面积33.32万亩),小麦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99.24%。“三秋”投入秸秆综合利用机械720台套(其中新增81台套),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20.61万亩(夏玉米种植面积23.8万亩),青贮面积2万亩,玉米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97.51%,年均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98.37%(县目标96%,市目标91%)。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农机装备结构不尽合理,高端智能型复合式机械较少;二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平衡,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合作社数量较少;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存在薄弱环节,农机应急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2、改进措施:合理农机装备结构,引进高端智能机械;均衡农机作业合作社发展带动农业发展;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及农机应急服务。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农机化政策,扎实好党建工作。2、加快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支持农机合作社开展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3、精心组织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工作,加强机具调度和组织,强化跨区作业管理和协调服务。4、不断加大农机安全宣传和检查力度,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排查事故隐患,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完成年度检审验任务,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农机事故。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