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武县> 长武县巨家镇中心卫生院

长武县巨家镇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 2024-03-11 16:17
单位名称 长武县巨家镇中心卫生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医疗、常见多发病、预防保健。
住所 长武县巨家镇街道
法定代表人 徐鹏斌
开办资金 1054.6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长武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70.53万元 981.39万元
网上名称 长武县巨家中心卫生院.公益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服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卫健局党委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公共卫生服务:(1)坚持预防关口前移。预防接种是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重中之重,提高接种率,保证接种质量是预防接种工作的首要任务。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认真开展常规基础和加强免疫接种工作预防接种有专业医师负责预检、登记工作,落实“接种告知与签字制度”,接种疫苗时做到人、卡、苗核对无误、规范接种。2023年,我院接种门诊为新生儿建卡17人次,全年接种人次1247人次,其中乙肝疫苗接种78剂次,脊灰114剂次,糖丸93剂次,无细胞百白破82剂次,A+C流脑疫苗110次,A群流脑疫苗43剂次,白破疫苗68剂次,麻腮风减毒疫苗51剂次,乙脑减毒疫苗58剂次,甲肝减毒疫苗32剂次,规范接种率96%。2023年对全镇3所小学和幼儿园进行入学入托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共查验174名儿童,无卡无证0人,有卡有证174人。补证补种30人。(2)规范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辖区共有16419人,现完成辖区常住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电脑信息录入并及时更新。以妇女、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为重点人群,扩展至一般普通人群。建立统一、科学和规范的健康档案,并录入公卫平台实行系统化管理,使健康档案及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健康档案合格率达到100%,健康档案使用率达到100%。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人员负责督促村医及时记录、补充、更新和完善相关信息并定期整理,核查掌握辖区内居民的动态健康状况。(3)提升中医药管理服务能力。老年人中医药管理服务是为老年人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是为不同月龄段儿童的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传授捏脊、摩腹、穴位按摩方法。2023年全镇65岁以上老年人数2036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人数2115人,管理率92%,0-36个月儿童数210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人数199人,管理率95%。2.医疗服务:(1)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规范转诊程序。2022年8月我院与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建立远程会诊一直保持使用,截止年底已出具78余人次心电图诊断报告,方便了群众。按照分级诊疗制度,优质资源有效下沉,全力执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基本实现“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我院全年上转32人次,上级医院下转56人次。(2)规范运行医疗保障体系。认真开展医保工作,落实了医保监管措施,规范了用药、检查、诊疗行为,组织学习了4余次医保政策培训、医保舆情快报、《基本医疗保险目录》等内容。开展了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严防小病大治、无病也治的现象发生,办理住院时,严格进行身份识别,确保卡、证、人一致,加强医保宣传和便民措施,公布就诊报销流程,公示医疗服务与药品价格,及时按月公示参保群众补偿情况。全年门诊补偿7324人次,补偿金额193683.08元;慢性病补偿34人次,补偿金额2315.55元;住院补偿142人次,补偿金额19139.07元。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医疗服务:(1)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切实提高群众就医满意度。1、全年门诊人次12200人,住院病人142人;总收入:926985.43元,其中:药品收入703482.47元,医疗收入32109.53元,住院收入191393.07元,其中:住院药品121306.76元,医疗收入70086.31元;门诊收入735589.38元,其中:药品收入582175.71元,医疗收入173413.67元;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22%;门诊平均处方费60.29元,住院平均费1347.84元。3、按照“千名中医下基层送医送药乡村行”活动要求,结合家庭医生集中签约月,深入推动中医优质资源入村进户,让辖区群众充分享受优质的中医药诊疗服务。累计服务1034余人,发放健康宣传资料2003余份,免费发放药品1.2万余元。4、开展了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活动,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分级护理、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交接班、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等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等制度。着力规范窗口服务,全面杜绝窗口腐败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杜绝生冷硬顶推等现象。5、选派医护人员1余名前往上级医院进行进修学习,以提高医疗业务能力。科室业务骨干对本科室相关业务进行培训,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全院23人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线上、线下学习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2)开展医药领域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制定医药领域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及领导小组,对目标任务、整治重点、方法步骤、组织领导、责任分工等方面作了明确要求。突出各医疗科室工作职责,明确“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指定专人负责问题线索的搜集、分析、处理、回复等闭环管理,按时上报。全面清除问题根源,促进医务人员合理诊断、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法规范收费,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全年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培训10余次,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意识,规范医疗行为,开展集中整治谈心谈话记录8人次、个人自查自纠8人次,签订承诺书8份,自查自纠工作汇总15余次。对查实的医务人员的过度检查和不规范治疗,作为该医务人员的不良行为,并与职称评审、晋升晋级、年终绩效考核挂钩。经自查我院未出现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等现象;不存在违规招标医疗设备、耗材、药品等;我院职工不存在与医药经销企业存在不正当利益关系。(二)公共卫生服务:(1)规范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管理。近年来慢性病发病率高,病程长,病变隐匿,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我院坚持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道路。全年大力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通过定期举办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预防知识健康讲座及健康咨询活动以及利用村医例会对村医进行慢病知识培训,提升了辖区群众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对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认真开展随访和关爱帮扶,对病情有波动的患者增加随访次数,对家属进行照护指导,规范指导规律服药,及时将患者服药情况按要求录入随访以便监测病情变化。我辖区现有高血压患者1517人,规范管理人数1517人、2型糖尿病患者143人、规范管理143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76人,规范管理76人,通过村级微信平台、电话、上门通知等方式进行体格检查和开展随访工作,全年高血压随访6100人次,2型糖尿病随访560人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293人次。(2)0-6岁儿童健康管理。通过儿童系统管理,做到了《村级出生月报表》、《儿童系统保健卡名册》、《儿童系统管理记录簿》、《儿童健康检查记录卡》之间的一一对应,做到“一人一卡一编号”实现本辖区及流动儿童生长发育保健及健康体检的及时通知和随访,督促在册儿童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儿童保健体检,对家长进行儿童保健指导。2023年我辖区0-6岁儿童590人,0-3岁儿童221人,儿童健康体检526人,在辖区幼儿园开展健康知识讲座2次。(3)老年人体检及健康管理工作。通过问诊及老年人健康状态自评了解其基本健康状况、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等常见症状、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并通过每年一次免费健康体检中体格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腹部B超等辅助检查来综合判定老年人健康状况。全年开展6次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认知和情感等健康指导。2023年我辖区共有老年人2306人,规范化管理的老年人1877人,管理率81.4%,参加免费健康体检老年人1877人。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较少,不能专业的开展公共卫生项目服务。改进措施:加强公卫人员招聘力度。2.低价药物品种仍不能满足实际临床用药,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用药需求。改进措施:在现有的2家药品配送企业中标药品目录内组织我院临床医师根据疾病种类筛选符合基层可用的医保目录内药品,以保证群众用药。四、2024年工作打算(一)打造特色科室。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根据全国基层中医馆建设工作精神,大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国粹精髓,开设中医保健科、疼痛科,开展小针刀、针灸、理疗等项目,打造中医特色专科,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二)继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做好各类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继续加大物资储备,加强人员培训,把各项防控措施常态化。(三)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家庭医生团队,以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为导向,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如量体制定个体化健康方案等,对辖区重点人群进行签约服务,积极探索完善家庭医生服务绩效考核,做实有效指标、有效签约、有效服务,以提高群众满意度。(四)认真执行落实省市县各级卫生工作精神和县卫健局分配的其它各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610428000333有效期:自2020年4月20日至2025年4月19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绩效和受奖惩情况:无诉讼投诉情况: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