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现代农业科学研究,促进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前瞻性战略、基础性、应用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科技示范和科技服务;土地、滩涂、草地等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新农村建设、沼气工程建设等农业规划;农产品加工技术标准、规范的编制,农、果苗木基地建设标准和设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的编制研究。农业项目咨询。 | |
住所 | 西安市太白北路95号 | |
法定代表人 | 马国际 | |
开办资金 | 874.4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补贴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83.11万元 | 1184.52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院 | 从业人数 8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强省的起步之年。在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在省农业农村厅的领导和关怀支持下,我院围绕省农业农村厅的中心工作,聚焦“国家产业集群、农业生态治理、数字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人居环境整治、面源污染治理”等农业重点工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核心、以“凝心聚力敢做善为”为要求,有效推进规范管理、业务提升、资质换证等工作有序开展,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一、注重基础建设,提升服务工作保障力(一)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规范管理。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陕西省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院会议制度》《省级农业财政专项项目管理办法》《陕西省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院2023年业务指标及考核办法》《陕西省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院职工考取国家执(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制定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对《陕西省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院公务用车管理使用办法》进行了修订,有效夯实了我院规范化管理的根基。(二)狠抓队伍建设,筑牢发展基础。一是召开了“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业务发展”工作研讨会,就如何进一步拓展业务、建立专家库、激发专技术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等问题进行交流,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夯实基础。二是做好专业技术及注册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积极参加省委组织部专题研修班等线上线下培训。三是新招录2名专业技术人员,选拔1名科级干部,优化结构,充实队伍。(三)加强财务内控,杜绝财务风险。一是进一步加强财务内控和内控自评工作,完成我院2022年内控报告、2024年部门预算、资产清查等工作。重点争取了新车购置、西北园艺期刊出版发行等4个省级专项。二是对省审计厅2022年大数据筛查涉及疑点、问题答复、2021年度预算执行及财务收支情况审计核查,梳理财务风险,提出解决办法,杜绝问题发生。三是化解了6年来(2017-2022)所涉及的房产税、土地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的涉税风险。(四)加强业务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强合同管理。明确权限、优化流程,确保审批规范高效。二是加强资质管理。对基础信息梳理收集,为资质延续做积极准备。目前我院工程设计专业资质农林行业(农业工程)甲级资质延续已获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有效期至2028年12月22),为开拓业务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继续加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农业农村分会、省畜牧业协会、省勘察协会、省工程咨询协会。完成省畜牧业协会成立十周年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申报工作,一名个人和单位获突出贡献奖。(五)建立专家智库,提升成果质量。一是成立我院专家智库,拓展人才资源做大做强项目平台。二是及时高质高效地完成了全院业务成果审核。完成审核项目材料45项。二、注重业务质量,提升品牌形象影响力2023年我院共完成建议书、可研、规划、初设、实施方案、施工图设计六大类项目近百余项。(一)做实公益职能,挖掘科研潜力。一是制定《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监测评估实施方案》,开展全省9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季度数据审核及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二是选派技术骨干开展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前两批认定答辩、第三批中期评估,第四批申报评审。三是协助厅社会事业处开展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升相关调研。组织8家单位16名专业人员,编制《农村人居环境村庄清洁要求》标准已发布实施。四是组织8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所在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同志赴安徽、湖南两省5市多县学习调研。五是编制完成陕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方案等7个文件。其中《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打好产业发展绿色基础开启蔬菜增产增效新征程》《陕西省太白县:壮大绿色农业“五大体系”擦亮秦岭高山绿色蔬菜“金名片”》,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二)突出经营优势,优化业务布局。一是重点规划类。承担编制的国家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陕西省生猪产业集群建设方案》《陕西省蔬菜产业集群建设方案》2个产业集群,渭南市富平县、西安市阎良区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蓝田县洩湖镇、城固县龙头镇、紫阳县焕古镇3个产业强镇,获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复创建,预计争取中央财政资金达6亿元,撬动产业发展配套资金、社会资本投入达75.5亿元以上。编制的富平等5县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方案获农业农村部公示批复。三原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蒲城、柞水2两县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方案,眉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方案,咸阳农投2万亩数字高标准农田,潼关黄河流域面源污染治理等一大批重点涉农项目的实施申报,为我省各级农业部门争取资金400多亿元,树立了我院的品牌效应。二是区域规划类。编制完成《陕西省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淳化等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丹凤县葡萄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方案,留坝等7县设施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方案。三是工程设计类。完成农业部西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建设,延川苹果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白水等2县2024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汉滨等9县(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汉阴县等2县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场等17个初步设计;陈仓等7县(市、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咸阳农投高标准农田服务中心等8个施工图设计;宁陕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定边县2024年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吴起等2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建设等14个实施方案。四是可研类。完成紫阳县国家数字种植业创新应用基地,陕西省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中心建设,宝鸡市千阳县奶山羊品种性能测定能力提升,大荔等2区县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场、紫阳县钱鱼钢鳅繁育及资源保护建设等共12个可研报告。(三)拓展全新业务,搭建交流平台。将西北园艺期刊纳入我院业务范围。一是以基层科研工作者园艺科研成果为重点进行选稿,全年共发布实用技术信息370余项,为本院发布业务宣传信息10期次。二是在国内首发陕西华圣现代农业研究院副院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客座教授撰写的“苹果古优特栽培法”。三是积极与延安市果业中心合作,连续两年为参与“鸿雁”人才培育计划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成果发布平台。四是与咸阳秦原中医农业研究所合作,开办“中医农业”专栏。五是对老客户进行摸排梳理。发展潜力老客户、开拓新客户新资源。三、强化思想建设,提升高质量发展引领力(一)强化组织建设,构筑战斗堡垒。一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定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方案、主题教育学习方案,开展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二是组织完成预备党员转正、发展对象转预备、积极分子备案。充实了党员队伍、强化了支部堡垒作用。三是加强支部建设,积极创建“五星级党支部”。(二)加强廉政建设,推进作风转变。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报告一手册”,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院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党规党纪伴我行”主题征文活动,节假日期间纠治“四风”警示教育、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赴陕西交控集团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家风馆开展“党规党纪伴我行”主题党日活动,筑牢廉洁底线。(三)持续驻村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推动帮扶村安全维稳、一亩田建设、茶园管理、防汛防滑排查、乡风文明培育等工作。今年向帮扶村资助3万元用于乡村建设,全院捐款1万余元解决村民医疗资金不足。全年累计在832平台、帮扶村采购米面油等消费7万余元。县政府授予2名帮扶干部“2022年度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对我院长期以来的帮扶工作表示感谢。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以党的高质量建设为引领,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加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狠抓廉政建设,党建业务同谋划、同部署,人才能力、成果质量双促进、双提升,推进“五星级党支部”创建。形成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二)强化主业拓展业务。主动融入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强省大局。及时对接、积极谋划国家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产业园、国家产业强镇、重点农业规划设计、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高标准农田设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绿色发展先行区、乡村振兴示范县、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及创新引领基地、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等项目,打造精品工程,树立行业标杆,力争明年业务收入有新突破。(三)强化综合管理和服务意识。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有关制度标准。二是强化服务意识,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做好咨询资质换证。四是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全年安全生产。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工程咨询甲级中国工程咨询协会2025.01.20工程设计甲级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8.12.22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