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塔区> 延安市宝塔区组织信息管理中心

延安市宝塔区组织信息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1 14:43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组织信息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面推进全区党建工作科学水平。指导全区党组织建设工作;做好党建示范点的创评检查,考核验收。
住所 宝塔区南关街39号人大6楼
法定代表人 李海荣
开办资金 5.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延安市宝塔区委组织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94万元 3.9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组织信息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区委组织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服务中心大局,落细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一是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扎实开展“四联共建、振兴乡村”活动,全区98个村庄利用资源优势结对联合发展,26个城中村与社区实现治理联促,49个企业公司对口帮联村庄,14个乡镇统筹带动107个村抱团发展。建立完善党员区级领导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29名党员区级领导每人带头包抓1个基层党建示范点、1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个社区党组织和1个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建联系点。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排查确定20个整顿对象,夯实“5+1”整顿措施,落实整顿措施60条,解决软弱涣散等突出问题48个。二是建强乡村振兴干部队伍。研究出台《宝塔区村党组织书记管理监督办法》,健全“一肩挑”村干部“选、育、管、奖、考、惩”全链条管理机制。扎实开展村“两委”班子成员届中分析研判,调整推进乡村振兴不合格不胜任的村党组织书记6名、村支部委员14名。研究制定《村党组织后备力量监督管理办法》,落实乡镇包片领导、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优秀离任村干部“一对一”帮带责任,动态储备村级后备力量651名。持续向“五类村”选派第一书记107名,出台《宝塔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指引》,指导驻村帮扶工作。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和区乡村振兴局开展专项督导检查3次、视频查岗2次,约谈第一书记3名。举办全区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村党组织书记“学思想强党性、谋发展促振兴”专题培训班、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培训班。三是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全区划分村级网格1633个,推选1769名村“两委”成员、村小组长、村内党员干部等担任网格员。联合区民政局印发《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推进为基层减负增效。四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将发展村集体经济纳入乡镇(街道)目标责任考核中,出台了考核办法,以增速增量为重点,年底进行实地考核。以“典型示范带动”促进发展,积极推行资源开发型、产业带动型等“十种模式”,编制“十种模式”典型案例。五是大力推进红色村庄建设。实施“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行动,推进南泥湾村、蟠龙村、冯庄村、柳林村、川口村5个中央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建设,南泥湾村已经省级评估验收。(二)突出靶向治理,持续深化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一是优化网格治理架构,健全基层组织体系。着力构建“社区大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调整优化一级网格369个、二级网格846个,成立网格党组织156个、小区党支部235个、楼栋党小组527个、党员中心户898个。二是抓实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组织乡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社区党总支书记赴上海、西安、铜川学习城市党建经验做法、提升能力本领。分片区召开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场学习观摩会,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工作经验。持续深化“双报到”工作,先后有67个市直机关党组织4099名市级在职党员、51个区级机关单位3420名区级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动员1026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下沉网格。三是推进社区阵地建设,持续完善基础保障。实施党群服务中心三年提升行动按照“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模式,建成小区党群服务站78个,增加服务面积8570平方米。四是加强山体沟道治理,聚焦办好民生实事。制定出台《党建引领山体沟道治理的实施意见》,按照“一沟一策、一户一策”的办法,落实落细网格化管理,推行“村社联动”“党员包联”“以房管人”“四方管护”等机制,建立居民议事点、网格议事室等平台。同时,选派32名山体沟道治理“第一书记”,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山体沟道治理水平。五是强化物业党建联建,不断优化服务品质。坚持“一小区一办法”,通过“大托小”、组建自管会、国企兜底、社区兜底等方式,推动62个“三无”小区基本物业服务覆盖,成立5个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135个业主委员会、5个物业管理委员会。(三)聚焦全面过硬,统筹推进非公党建实现提质增效一是聚焦覆盖认真摸排。按照省市“两个覆盖”摸底排查工作要求,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截止11月,全区建立党建工作台账非公企业1232户,单独组建党组织103户,无党员231户,党组织覆盖率为81.25%;社会组织166户,单独组建党组织31个,无党员社会组织26个,党组织覆盖率84.33%,全区共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272名,群团组织实现应建尽建,党的工作覆盖率达到100%。二是聚焦薄弱补齐短板。印发《关于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十六条措施》,从压实工作责任、提升“两个覆盖”、强化队伍建设、搭建服务平台四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新增41个“宝塔·红新驿家”服务站点,新建3个新业态党组织,发展2名党员,撰写的《关于延安市宝塔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思考》调研报告被推荐至中组部。三是聚焦实效培育典型。创新开展2023年度两新组织党组织活动计划,以“必选+自选”形式丰富党建活动内容、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提升党建工作实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先后培育延安新材料产业园党总支、新城农批城党总支、治平楼宇党委等党建示范,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党建工作整体提升。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是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0个,调整推进乡村振兴不合格不胜任、群众意见大的村党组织书记6名、村支部委员14名,举办了村党组织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专题培训会3次,持续提升村干部乡村振兴能力水平,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持续开展“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行动,全面推进5个中央红色村试点村建设,南泥湾村已经省级验收。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增加至156个,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67个。二是全面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健全完善了“社区大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优化调整治理网格,实现网格(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将党的工作延伸到基层治理“末梢”。建成小区党群服务站78个,增加服务面积8570平方米,解决了社区资源短缺、场地有限等难题,推行党群服务中心“全岗通”,做到一人在岗、事项通办,通过打造志愿服务、居民说事、养老敬老、文娱活动等服务项目,不断提升服务居民水平。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六方共治”机制,搭建“居民议事点”“网格议事室”“小院议事汇”等议事协商平台,推动各方力量服务社区建设,共同协商解决小区治理难题。三是持续落实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重点任务。印发了《关于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十六条措施》,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提质增效。新增41个“宝塔·红新驿家”服务站点,新建新业态党组织3个,发展党员2名。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先后培育延安新材料产业园党总支、新城农批城党总支、治平楼宇党委等党建示范,示范带动党建工作整体提升。三、存在问题:一是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还有差距。按照要求,各村均按照每村不少于2人的标准储备了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但部分村还存在重储备轻培养现象,给后备力量交任务压担子不够。二是社区(小区)治理支撑体系还不完善。“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二元治理结构,导致居民诉求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日益突出,虽然建立了(网格)小区党支部,但小区党组织的职责功能没有规范性文件指导,参与小区治理主要依靠党员个人作用发挥和事后介入,小区党组织在领导小区治理时还存在“名不正言不顺”的问题。三是“两新”党建工作推进不够有力。区委“两新工委”力量不足,乡镇(街道)和行业主管部门对“两新领域”党建责任压得不实、推进力度不大,工作成效不佳。特别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履行“管行业必须管党建、管业务必须管党建”职责不够到位,对“小个专”和外卖行业党建抓得不实。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着力在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上取得新提升。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工作理念,坚持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督促基层党组织书记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二是着力在筑牢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上再上新台阶。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严密组织体系,激发党员队伍活力,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做好标准化建设、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四篇文章”,打好乡村振兴主动仗。持续提升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深化街道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组织体系,做实网格化管理,推进联动体系建设、物业党建联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不断完善区域统筹、融合联动、共驻共建、协调发展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三是着力在典型培育示范引领上实现新突破。按照“抓点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在各工作领域精心打造一批能学习、可复制的党建示范点,切实发挥示范引导、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场会观摩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培育进度,以党建品牌效应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强化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领域典型培育工作力度,持续提高“两个覆盖”质量,不断提升“五星级”党组织党建示范效应。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