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甘泉县> 甘泉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甘泉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1 11:30
单位名称 甘泉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中等职业学校的国家助学金管理资助;各类贫困学生资助救助工作;中小学校“两免一补”工作。
住所 甘泉县教育局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杨世成
开办资金 4.4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甘泉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7万元 6.8万元
网上名称 甘泉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县学生资助工作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精准资助推动资助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不失学辍学,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坚强后勤保障。一、足额落实各级各类资助按照资助政策和资助程序,足额落实各级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重点对脱贫家庭和重点监测户家庭学生进行精准资助,做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无死角、全覆盖。2023年共落实学前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生活补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高中(中职)助学金等各项资助231.08125万元,受益学生4057人次;落实大学新生入学资助29人2.05万元;争取社会资助27.86万元;发放助学贷款502人539.725万元;落实大学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17人31.65万元;资助贫困教师21人23万元。(一)义务教育阶段。落实“两免一补”17987人次1178.60526万元,其中落实“一补”2363人次104.66875万元(脱贫家庭享受“一补”学生1292人次50.275万元)。1.春季学期:落实“两免一补”9245人602.227979万元,其中落实“一补”1256人55.63125万元(脱贫家庭享受“一补”学生678人26.10625万元)。2.秋季学期:落实“两免一补”8742人576.377281万元,其中落实“一补”1107人49.0375万元(脱贫家庭享受“一补”学生614人24.16875万元)。(二)高中教育阶段。落实高中免学费3152人次252.16万元;落实高中助学金900人次90.2万元(脱贫家庭学生享受最高档每生每学期1250元共计256人次32万元)。1.春季学期:落实高中免学费1495人119.6万元;落实高中助学金432人43.25万元(脱贫家庭学生享受最高档每生每学期1250元共计116人14.5万元)。2.秋季学期:落实高中免学费1657人132.56万元;落实高中助学金468人46.95万元(脱贫家庭学生享受最高档每生每学期1250元共计140人17.5万元)。(三)中职教育阶段。落实中职免学费607人次48.56万元;落实中职助学金93人次9.925万元(脱贫家庭学生享受最高挡每生每学期1250元共计52人次6.5万元)。1.春季学期:落实中职免学费168人13.44万元;落实中职助学金34人3.4万元(脱贫家庭学生享受最高挡每生每学期1250元共计10人1.25万元)。2.秋季学期:落实中职免学费439人35.12万元;落实中职助学金59人6.525万元(脱贫家庭学享受最高挡每生每学期1250元共计42人5.25万元)。(四)大学新生入学资助。落实中央彩票基金“资蕙计划”大学新生入学资助项目29人2.05万元,其中省内就读17人每人500元共计0.85万元,省外就读12人每人1000元共计1.2万元。(五)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助学贷款502笔539.725万元,其中339人通过网络远程办理了续贷,占续贷生总数的99.1%;按期回收贷款本息481笔25.13万元,回收率100%。(六)励耕计划和学费补偿。根据《延安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23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的通知》(延市教基金〔2023〕8号)文件,中央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励耕计划”资助我县贫困教师21人,每人1万元共计23万元(其中特困1人资助3万元)。根据《陕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到省内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陕教规范〔2022〕3号),为17名毕业当年在我县基层单位就业且签订3年及以上服务期高校毕业生减免学费31.65万元。二、加强对资助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管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覆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准确、资助程序规范、资金发放到位。一是开学初会同财部门对各学校(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进行检查指导。重点检查贫困学生认定是否准确,评议、公示等程序是否完善,台账是否建立完成,并对贫困学生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场指导。二是每学期配合教科体党委对各学校(幼儿园)资助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督查。主要采取查看学校(幼儿园)资助档案资料、随机拨打受助学生家长电话核实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检查上一学期以来资助资金是否足额落实到位,有无截留、挪用资助资金情况,检查资助档案资料是否完善、规范。发现问题的,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三是学期末资助中心对各学校(幼儿园)本学期资助落实情况及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督促各学校(幼儿园)遗拾补漏,完善资料。三、积极开展各项资助政策宣传政策宣传是落实好各项教育资助政策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始终将政策宣传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今年,在做好常规宣传的基础上,创新宣传途径、突出宣传重点、把握宣传节点,以学生、家长喜闻乐见的形式,对资助政策进行广泛宣传,确保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分学段进行宣传。开学伊始,要求各学校(幼儿园)利用学生报名、班级群、家长会、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本学段学生资助政策,让家长明明白白掌握自己孩子在就读学校(幼儿园)所享受的资助政策,杜绝胡子眉毛一把抓,宣传多少次家长都模模糊糊说不清楚政策的情况。按节点进行宣传。高考前夕,我们采取进校园、进班级的方法与学生面对面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高考结束后,我们利用微信公众号、上街设立宣传点的方法宣传资助政策,重点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及大学新生入学资助政策,现场接受学生和家长咨询。利用开学入校(园)核对人数时间,组织工作人员逐校(园)对教师进行资助政策讲解、培训,要求所有教师都能做到资助政策“一口清”。按照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求,逐乡镇、村组发放教育资助政策解读,重点对“四支队伍”人员进行政策宣传培训。采取学生、家长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针对资助政策宣传单枯燥无味,学生和家长不愿意认真学习的现状,我们先后印发了政策宣传纸杯、扇子、签字笔、玻璃水杯、档案袋、手提袋等多种宣传物品,既迎合了家长的心理、又宣传了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四、加强自身建设以主题教育和教育领域作风整顿为契机,组织单位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等内容,让干部职工在理论学习中汲取精神力量,从而明确工作目标,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同时,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学生资助系统培训和助学贷款政策培训,不断提高单位干部职工资助育人水平和能力。五、2024年工作打算2024年,我县学生资助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爱党爱国、积极向上、担当作为的精神,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学生资助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教育振兴。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持续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以学生资助和控辍保学为抓手,以问题整改为重点,以防返贫动态监测为主线,全面完成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推动乡村教育振兴。(二)足额落实各级各类学生资助。一是足额落实贫困幼儿生活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高中(中职)助学金、大学新生入学资助等各项资助政策;二是对脱贫家庭学生、重点监测户家庭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和孤残学生做到精准资助,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无死角、全覆盖。三是规范资助程序,细化资助申请、评议、认定、公示、发放、告知等各个环节,完善资助档案管理,全面提升学生资助规范化水平,确保学生资助公开、公平、公正。(三)加强资助政策落实情况监管。将资助政策落实情况监管贯穿学生资助工作始终,学期初会同财政部门根据资助政策逐校进行贫困学生人数核定,学期中配合教科体党委开展资助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督查,学期末对本学期资助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各学校(幼儿园)资助资金足额落实到位,资助程序规范,档案资料齐全,无克扣、截留、挪用资助资金情况发生。(四)深入开展教育资助政策宣传。创新宣传途径、突出宣传重点、把握宣传节点,以学生、家长喜闻乐见的形式,对资助政策、和资助程序等进行广泛宣传,确保宣传内容与现行政策的统一,切实提升资助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甘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