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甘泉县> 甘泉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甘泉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1 11:26
单位名称 甘泉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蔬菜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全县蔬菜生产发展规划的制定、指导、督促、检查、协调及技术培训;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工作。
住所 甘泉县农业局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王峰
开办资金 28.8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甘泉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0万元 20万元
网上名称 甘泉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1、抓发展,扩大基地规模。2023年,在桥镇、雷家沟、南义沟等村新改建设施基地1017亩;创建了桥镇村高产高效示范村、闫家沟融合发展示范村、魏家沟智慧农业示范村、南义沟三改一提示范村、杨庄科塑料大棚生产示范村5个高标准示范村。2、抓示范,提高种植效益。一是新品种试验示范。我中心在甄家湾村、柳落峪村、桥镇村等村实施新品种对比试验,重点试验示范番茄、辣椒、黄瓜、西甜瓜、贝贝南瓜等五大类102个品种。在桥镇乡柳落峪村示范大棚贝贝南瓜24亩,桥镇乡闫家湾连体拱棚试验大棚贝贝南瓜13.5亩;在石门镇梁庄村试验示范大棚贝贝南瓜15亩,南沟门村试验示范拱棚贝贝南瓜2亩,魏家沟村试验示范露地芦笋2亩,进一步为全县蔬菜种植品种更新换代起到了推动作用。在今年延安市第六届瓜菜展评会上凯旋2号辣椒、驰誉303黄瓜分获二等奖。二是新技术推广。今年在道镇纸坊村试验示范大拱棚西瓜三膜覆盖技术10亩,三膜覆盖技术可使大拱棚西瓜比正常定植的西瓜提前一个月上市,且价格相对较高,收益可观;为全县6乡镇(街道)发放黄板8万余张,高温闷棚940亩,发放滴灌1000亩,在寺沟村试验示范复合肥10亩。三是优化茬口安排。为不断培优品种,推广普及以一年两茬(越冬茬+秋延茬)种植模式。全年完成推广双茬种植示范村6个,分别是桥镇乡桥镇村二组、张家沟村、石门镇公家峪村、魏家沟村、道镇南义沟村、兰家川村;目前,已对6个村完成越冬茬蔬菜定植、幼苗期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3、抓科技,提高生产效率。一是科技装备提升。在桥镇乡桥镇、刘老庄;下寺湾镇闫家沟、下寺湾、田家沟、张家沟;石门镇和平、油粉、高哨;美水街道关家沟;道镇兰家川、东沟等村实施日光温室科技装备提升1438亩,科技装备的使用,推动了农机农艺融合,提高了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降低了劳动力。二是打造魏家沟智慧园区。在魏家沟村智慧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安装了高压喷雾打药机、智能水肥一体机、360度视频监控系统等最新设备,通过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棚掌柜),农户使用智能手机下载APP不定期监测,手机上可一键操作浇水、施肥、打药等,魏家沟智慧蔬菜园区的建设,在全县起到了示范带动效果。4、抓品牌,延长产业链条。依托“原味甘泉”公用品牌,在工业园区引进延安辣婆姨食品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建成辣椒生产线一条,投入生产后可对本地蔬菜进行分级包装、净菜加工、销售,实现产、供、销全产链建设,起到延链、补链、优链、强链作用。今年投入生产的田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育苗基地,年育苗能力达500余万株,产值400万元,保障全县优质种苗的供应。同时,引导设施蔬菜关联企业成长,支持桥镇日光温室保温被加工企业等配套产业发展。5、抓调研,做好产业决策。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工作之际,我中心积极响应号召,中心主要领导深入到田间、大棚和企业,了解菜农和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全年为群众办实事20件,完成高质量调研报告2篇。为全县蔬菜产业规划和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6、抓服务,强化技术指导。坚持开展技术指导常态化。根据蔬菜生产季节,我中心按照“举办理论培训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蔬菜种植村所有菜农进行了蔬菜管理培训,同时,我中心在魏家沟村示范悬挂“绿色小码,服务到棚”服务牌,菜农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针对性的看到预防病虫害的方法。针对灾害性天气,我中心及时发布应对措施,指导菜农做好特殊天气下的设施蔬菜管理工作。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98期,培训菜农5700余人次,全面提高了全县菜农种植水平,为蔬菜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