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甘泉县农村能源建设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村能源建设提供管理和服务。农村能源应用技术开发、推广及技术培训;做好能源技术,农村常规能源技术、农村常规能源节能技术;农村常规能源设备的推广。 | |
住所 | 甘泉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 |
法定代表人 | 牛延兵 | |
开办资金 | 39.1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甘泉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43万元 | 63.56万元 | |
网上名称 | 甘泉县农村能源建设办公室.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能源办、县农业农村局的关怀指导下,认真落实省、市、县农村能源环保工作会议精神,以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村节能减排为目标,充分发挥农村能源环保职能作用,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全县农村能源环保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现将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单位业务工作(一)宣传培训。组织单位业务骨干深入各乡镇(街道办)开展沼气安全使用宣传、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宣传、外来入侵植物识别宣传。累计悬挂宣传横幅18条,发放宣传彩页3000余张、宣传水杯1000个、宣传抽纸3000盒、宣传围裙1000个。(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统筹。组织协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成员单位完成农业面源污染、三大保卫战等各项工作。各有关部门单位已分别上报二、三、四季度本单位业务范畴数据,同时提供了佐证资料。(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印发《2023年甘泉县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实施方案》(甘农发〔2023〕38号),督导农户做到产生农业生产废弃物要及时清理,不得堆放在田间地头、道路旁,可以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定期安排清运并集中处置。(四)废旧农膜、反光膜回收利用。制定《废旧农膜回收扶持方案》(甘农发〔2023〕12号)、《甘泉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实施方案》(甘农发〔2023〕83号),建立起废旧农膜村回收点48处,镇转运点6处,根据各乡镇、街道上报数据核算,今年全县将完成地膜回收31.81吨,棚膜回收226.49吨,地布回收4.08吨,反光膜回收6.05吨,全县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8.98%,反光膜回收率达到92.93%。(五)沼气安全生产工作。坚持早安排、早部署,深入各乡镇、街道签订《甘泉县沼气安全生产及使用管理责任书》、《甘泉县规模化大型沼气安全生产及使用管理责任书》,要求各乡镇街道按照属地管理职责,落实专人,全面抓好沼气安全生产,利用周例会等工作形式,安排各村组全力做好沼气安全巡查,对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现场处置,坚决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截止目前全县未发生一起沼气安全事故。(六)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工作。按照《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农膜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陕农办发〔2021〕196号文件要求,选定桥镇乡闫家湾村为典型地块,按照梅花点法进行了样品采集、样品制备、样品测量,样品测量结果已上报市能源办,同时完善农膜残留监测数据库。桥镇乡闫家湾村每亩地膜残留量是12.17307克。每年每亩地膜铺设量是5公斤(5000克)。测算出桥镇乡闫家湾村地膜残留系数是0.0001%。(七)外来入侵植物普查工作。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及市、县农业农村局安排部署,制定了入侵植物普查线路、普查目标、普查范围及对象,结合主要地理环境特点、生境分布特征等要素制定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普查工作方案,设置5条普查路线,通过实地踏查全县共发现14种外来入侵植物,这些发现为我县下一步科学防控外来入侵植物,建设和谐生态系统,保护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建立了农业外来入侵植物资料档案,构建了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数据库。二、其他工作(一)党建工作。我办坚持贯彻落实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文件和会议精神,把党建工作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个人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并组织全体干部参加了农业农村党委组织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提升作风能力知识测试。二是开展“双报到”志愿活动。我办全体党员均在东台社区开展了“双报到、双评议”活动,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健全党建机制。认真落实支部“三会一课”、党费收缴等各项制度和工作任务,及时完成党支部工作手册,督促党员完成学习笔记,要求党员网评、党建信息上报等工作。截至目前,党支部共召开党支部会议8次、支部书记讲党课4次,按时按要求完成网评文章8篇。(二)党风廉政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原则。分解细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逐级夯实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把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深入学习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全会和省市县纪委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樊福旺案“以案促改”工作,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提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三)意识形态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我办印发了《关于2023年干部岗位责任制的通知》对年度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坚持“一把手”带头,主任具体负责,其他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细化了任务分工,靠实了工作责任。二是通过支部书记讲党课、班组政治理论学习等,以领导班子带头学推动学,重点对中央一号文件、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等进行了学习研讨,强化了干部对重要指示精神的认识。三是利用好学习强国、陕西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开启集体学习新模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加强专业学习、政策研究和知识更新,积极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供稿。四是开展主题党日、举办“七一”活动,在展望未来中激发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切实将学习力转变为思想力,将思想力转化为行动力,坚持用指导实践、攻坚克难。(四)主题教育。根据农党委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我办积极将主题教育与平时业务工作相结合,与中心工作相结合,通过助农秋收、送门上学、微信交流分享等方式,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力量促进工作推进。单位全体干部分别撰写心得体会,并做好了学习笔记,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于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五)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根据农党委关于印发《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工作方案》《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方案》《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农党发〔2023〕2号)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我办制定了《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一是设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及单项工作考核办法,坚持把作风建设贯穿到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严格落实奖惩机制,完善干部选拔考核评价体系。二是以思想教育强化作风建设,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开展“以案促改”专项会议,以反面典型为鉴,扎实开展警示教育,强化干部作风能力建设。三是把调查研究、解决问题贯穿“三个年”活动,对乡镇进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督查指导,组织召开了农村沼气安全及废旧农膜回收工作推进会。四是开展了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谈心谈话、征求意见、满意度测评、“五型干部”整治及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一系列工作,帮助我办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改进工作作风。(六)营商环境突破年。根据农党委关于印发《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工作方案》《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方案》《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农党发〔2023〕2号)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我办制定了《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方案》,大力推进职能转变,大力推进工作作风转变,建立了工作台账。积极构建规范、透明的服务体系,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对群众和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达到100%。(七)平安建设工作。积极宣传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建设,坚持把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创建与单位业务工作相促进、共提升。积极进村入户宣传“九率一度”,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居民认识。三、存在的问题(一)资金严重短缺。我单位属于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无预算外资金来源,日常下乡、宣传、项目争取、招商引资等工作中资金严重短缺,严重制约着日常工作的开展。(二)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广、专业性强,干部业务专业知识不足,需要专业性技术人才引入及组织干部学习培训。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宣传培训。指导各乡镇、街道办能源站对户用沼气、养殖小区沼气、规模化大型沼气进行安全使用培训;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媒体途径、科技下乡等手段,宣传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重大意义。(二)统筹协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成员单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县能源办),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完成上传下达及能源环保日常工作及三大保卫战工作。(三)推进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指导蔬菜、果业园区建立废旧农膜、残枝、套袋、农药包装袋等非正规垃圾集中回收点,要求乡镇建立集中转运点并定期集中处理。(四)加强废旧农膜、反光膜回收利用。按照废旧农膜、反光膜“村回收、镇集中、县转运”模式,进一步完善回收机制,激发农民积极参与捡拾回收,从源头保证废弃农膜、反光膜的回收利用。(五)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普查工作。继续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部署持续做好普查质量控制、数据汇交等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