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甘泉县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执法监督保障。监督和保护土地法规执行情况;受委托查处违法案件。 | |
住所 | 甘泉县国土局办公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李小春 | |
开办资金 | 36.8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甘泉县国土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万元 | 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各项工作(一)加强土地、矿产卫片执法工作。2023年自然资源部共下发我县卫片图斑共245个,监测面积1600.42亩,其中耕地面积326.26亩。大队按照部有关要求,经内外业认真核查,其中42宗为合法建设用地,监测面积267.24亩,耕地面积119.73亩;非粮化违法5宗(不计入违法比例)监测面积29.99亩,其中耕地31.05亩;非农化违法27宗(计入违法比例,有2宗为重复下发),监测面积180.04亩,其中耕地31.05亩;立案4宗,目前均已结案;141宗为其他用地,监测面积1123.15亩,其中耕地面积160.24亩;其余30宗正在核查当中,扣减省级、国家级重点项目后,我县违法比例为5.35%,控制在了15%的问责红线之下。(二)加强违法查处力度。大队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全力打击各类用地违法行为。一是加大对违法用地的查处,截止12月上旬共计受理国土违法案件16宗,已结案15宗。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34万元,全年累计处罚到位6857.45万元。二是加大对违法开采的查处,共叫停违法采石5处。收缴盗采工具26件,恢复地貌面积1824平方米,补植绿化苗木三百余株。(三)强化日常动态巡查。动态巡查工作是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违法行为发生的最有效手段。为不断提高动态巡查效果,年初大队拓宽了巡查范围,提高了巡查频率,健全了巡查台帐,加大了动态巡查力度。至12月份,大队开展巡回检查41次,通过巡查共发现各类违法线索28条,下发停工通知书19份,及时制止16处。同时,积极组织和协调各乡镇国土所开展巡查工作,对当场发现的问题,符合政策的尽快依法报批,不符合政策的就地依法制止解决,将土地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既降低了违法者的损失,又将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切实有效地维护了国土、矿产资源秩序。(四)加大部门联合执法力度。结合土地、矿产执法部门联动机制的要求,我们主动争取政府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以互相电、函的形式,按照“既查事又查人”相结合原则,开展部门联合执法,合力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取得了很好地执法效果,有效打击了国土违法违规行为。一年来,建议对涉及土地违法责任人行政处分7起,落实党政纪处分问责5人,给予诫勉3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1宗,申请强制执行标的134万元并已经执行到位。(五)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用地氛围。在“6·25”全国土地日组织工作人员上街设立宣传点,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问题60余人,大力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营造良好的用地环境。(六)上级交办工作。一是完成铁路协调征迁87户,均已顺利完成兑付工作,兑付金额7643万余元,且征迁过程中未发生对抗和上访事件,圆满完成了局里交办的工作任务;二是配合完成耕地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2020年以来,土地例行督察共反馈我县66个问题,已通过完成整改问题38个,未整改到位的28个,完成比例58%。例行督察共立案8宗,结案8宗,结案率100%,没收建筑物面积51.96万平方米。其余未整改到位正在督促相关单位积极整改中。三是从4月19日开始,联合乡镇府、辖区派出所重点对桥镇乡、下寺湾镇、石门镇进行“打击盗掘土龙骨专项巡查”21次,巡查、封堵盗洞22处,查没盗采工具22件,有力地震慑了盗掘分子,保护了古生物化石资源,消除了生态、社会安全隐患。二、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大队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关要求,与桥镇乡干部及村两委成立扶贫工作队。大队按照乡政府年初的产业布局,帮助柳落峪村上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弓棚28棚(贝贝南瓜),地膜玉米二百七十亩;帮助村上种植道路绿化树木一百余株,目前单位已投入帮扶资金一万余元。按照乡村振兴局统一安排部署,于8月份进行包村调整,大队由柳落峪村调整到刘老庄村:一是制定单位年度包扶工作计划和个人包扶工作计划。二是安排一名年轻党员任刘老庄第一书记,一名经验丰富的干部任驻村工作队员,驻村队员吃、住村上,严格按照县上四支队伍管理办法进行日常管理,配合乡、村开展帮扶工作。三是队长、副队长分别入村调研3次,要求包扶人与包扶对象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并督促包扶责任人落实工作,研究制定相应包扶措施5条。四是大队于8月份开始按照乡村振兴局统一调整,包扶村由桥镇乡柳落峪调整为刘老庄村,单位在职干部5人为驻村大队帮扶工作组成员,严格按照各级有关要求,认真开展各项工作。五是多方筹措,投入帮扶资金一万余元。六是帮助引导、提供就业信息7人次。三、党建和精神文明工作。一是全体干部通过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责任担当进一步增强。购买《谈治国理政》3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3册,组织集中学习8次,全体干部认真诵读,深刻领会;二是大队党员积极参加局总支的各项活动,于6月30日参加重走长征路活动,深切体会革命先辈创业的艰辛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三是党员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实现全覆盖,每人学习均按期达到50课时以上,党员小书包、党建云平台按期完成学习;四是充分利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并调动全队干部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很好的完成了2023年全年各项工作。四、党风廉政工作。一年来,大队认真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各级党委、纪委的决策部署,始终牢记“三个务必”“两个永远在路上”,坚决贯彻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以坚决的态度、扎实的举措、过硬的作风,高质量高效率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工作,不断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干事氛围,为“清廉甘泉”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团结引领自然资源监察干部听党话、跟党走,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贡献智慧和力量。一年来组织集中学习12次,个人学习人均30学时。二是抓好教育警示。开展专题辅导3次,观看案件警示和廉政教育专题片5部,撰写廉政心得体会2篇,增强党员干部廉政意识和风险意识。教育干部遵守各类党纪法规,知敬畏、守底线、不逾越。坚持日常提醒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坚持逢重大节、假日开放假会廉政提醒,从细微处着手,推进廉政建设常态化。三是落实主体责任。大队把党风廉政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各项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构建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年初成立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一年来召开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工作会议4次,“三重一大”会议2次,监察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重大问题、重大决策、重点工作部署更加民主、科学、高效。坚持“逢会必廉”,做到抓早抓小,建立廉政档案7份。班子成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2份,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夯实班子“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制订各室工作职责牌5块,廉洁宣传牌4块。建立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清单,涉及执法领域3大类6项。制订班子成员主体责任清单一份,分别从岗位职责、正面清单、负面清单三个方面进行细致梳理。五、认真做好信访工作。一是认真受理登记群众来信来访。二是狠抓规范信访管理,对来信来访实行严格的首问责任制,对各类信访案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及时加以处理。六、强化安全生产促发展。大队坚决落实自然资源系统安全工作有关部署要求,切实有效预防和减少土地监察执法各类安全事故。首先是明确工作责任。我大队制订了明确的工作分工,认真贯彻落实甘泉县安全管理委员会的决策、部署、指示,坚持将安全工作与查违工作同时部署,适时组织开展并参加安全生产大检查,协调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工作。一是狠抓公车安全管理,要求公车使用人员严格执行公车管理制度,定期对执法车辆进行保养维护,在特殊天气、特殊路况杜绝高速、违规行驶。二是加强全体干部的安全生产意识,对办公水、电、门窗细致管理,对插座、插板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一年来,大队未发生安全事故。七、创文工作。大队积极响应市、县创文办的号召,一是在每周星期五开展清理楼道杂物、牛皮癣以及清洁环境卫生等活动。二是开展篮球比赛、文体表演、资源+林业局教培团建等活动。三是开展利用街道、学校、广场等阵地,开展好家风家训宣传教育。四是做好单位环境卫生、车辆乱停放整治、文明劝导等各项工作。以上就是国土资源监察大队2023年以来取得的成绩。成绩固然喜人,但自然资源监察事业前进之路任重道远。接下来的工作中,大队上下将不负各级期望,不断提高履职能力,高质量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