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甘泉县> 甘泉县以工代赈办公室

甘泉县以工代赈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3-11 11:19
单位名称 甘泉县以工代赈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以工代赈提供管理和服务。制定以工代赈发展规划,编制年度计划;组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工程管理工作。
住所 甘泉县政府大院南四楼
法定代表人 高步玲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甘泉县经济发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15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工作开展情况(一)以工代赈项目计划完成投资情况。2023年省、市发改委安排我县以工代赈项目3个,争取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511万元,省级财政衔接资金160万元,项目涉及道镇、石门、下寺湾三个乡镇,目前道镇衔接资金项目已经完工验收进入审计阶段,石门、下寺湾项目因天气停工计划4月复工。(二)科学管理、有效监督、确保工程质量。为了认真搞好2023年我县以工代赈工作,切实发挥以工代赈工程项目效益,能够真正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我们在以往以工代赈工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分析导致工程效益不好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一些薄弱环节对农村项目工程建设的“瓶颈”制约,保障了今年以工代赈工程高效、有序进行。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在计划管理上: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确保重点,注重实施”的原则,优先安排重点以重点工程配套、灌溉、人饮、道路及水土保持等工程项目。省、市计划下达后,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计划下达执行,在建设过程中依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同时强化施工单位的监管,推动以工代赈项目规范实施,真正落实到“最后一公里”。二是在资金管理上:按照省、市要求,会同财政局对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严格了资金管理渠道。在程序上,由项目建设单位与经济发展局签订项目实施责任(合同)书。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填报项目资金报账表,财政局按报账表拨付资金,由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帐务后予以报账。报账申请单,责任(合同)书,一式四份;建设单位,经济发展局,财政局,会计核算中心各一份。报账制的实行,理顺了资金拨付渠道,严格了财经纪律,从而使资金使用做到了有效管理,合理应用。三是在推广新模式上: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用于实施一批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广“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管护岗位开发”和“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资产折股量化分红”等综合赈济模式,在政策的规定下开展以工代赈项目工作,进一步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带动当地群众发展。四是在质量管理上:对已安排项目,设计预算,施工验收进行层层把关,为保障工程质量,首先从设计方案上要求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对道路改造、桥涵建设等项目由以工代赈办邀请有关单位,进行统一设计,设计实施方案经审定后,方可开工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单位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监督施工,实行施工监理制度,并做详细施工纪录。要有工程有关技术资料,项目竣工后,邀请有关单位进行工程验收,并要求有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并与项目使用单位签订后期管理责任书,以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同时采取工程质量回访制,在项目交付使用一年之内,进行工程质量回访。使工程质量明显提高,目前运二、社会经济效益我县以工代赈工作2023年度总体情况是好的,主要表现在:1、从县到乡领导的重视,措施得力,责任明确,责任到人。2、建设程序规范,所有项目都有设计施工方案,并做到每个项目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审批。3、实行报账制管理后,资金专户管理,资金无漏洞现象,资金拨付上采取直通车的办法直接拨入建设单位,杜绝了截留、挤占、挪用现象发生三、存在问题部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与当地农业、农村工作发生冲突,影响了工程的实施进度。四、下一步工作计划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将认真进行总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以工代赈政策的覆盖面和知晓率,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使我县以工代赈工作走向正规化发展的轨道,为开展以工代赈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更好的服务当地群众,更快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带动当地群众收入的同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