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泾阳县> 泾阳县残疾人服务中心

泾阳县残疾人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1 10:42
单位名称 泾阳县残疾人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就业和托养服务工作。负责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 ;求职登记、培训等工作;做好用人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认定工作。
住所 泾阳县泾干大街63号民政局一楼
法定代表人 陈雷刚
开办资金 8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泾阳县残疾人联合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4万元 84.0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结合残疾人动态调查和全县持证残疾人实际康复服务需求,依托第三方机构:陕西隽泽灼华医疗服务有限公司、陕西宏福易家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泾阳县精神病院三家机构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全县10416名持证残疾人进行评估筛查,筛查率100%,对有康复需求的9841名残疾人实施签约服务,服务率达到95%以上,群众满意率达到100%。2、实施精神病免费服药工作。投资27万元,按照每人1000元标准,对270名精神病患者实施免费服药补助,县残联康复科联合泾阳精神病医院医生服务团队,深入各乡镇,由资深精神专科医生根据不同患者病情,结合患者监护人讲述的实际情况,为每位精神残疾患者开具处方,进村入户上门为精神病患者发放免费药品。3、大力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本着全面、有效、方便治疗的原则,残疾儿童可采取住院治疗和上门服务不同形式进行及时救治。泾阳县残联与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咸阳市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咸阳特殊教育学校、彩虹医院、华侨医院和泾阳县医院康复科等签订了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合作协议,对全县0-14周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孤独症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全覆盖,审批24名儿童分别到儿童康复合作机构进行康复救助;转介48名残疾儿童到市级以上医院进行康复训练,使残疾儿童能得到及时、有效、个性化、专业化康复救助服务。4、精准实施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今年落实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适配货币化补贴政策,鼓励市场及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参与残疾人辅具评估、适配等服务。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依托“互联网+辅助技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方式,变被动服务为个人自主选择,将以往以项目为主的阶段化适配服务变为以需求为主的常态化综合服务。全年完成辅助器具货币化适配补贴共10万元。5、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有序推进。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按比例就业、自主创业、居家就业提升残疾人就业水平。充分利用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为全县就业年龄段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建立工作台账424人次。委托第三方培训机构,共培训残疾人357名,并为他们联系争取8万余元的手工编织、棒球加工订单,帮助贫困残疾人实现增收。培训采用教学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让学员直观地了解实用技术和经济效益,提高残疾人对增加收入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培训让残疾人学习并掌握一门技能,从而能灵活运用以及创业就业。培训后使残疾人拓宽了眼界,增强了动手能力,也丰富了残疾人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促进残疾人灵活就业增收致富。在公园北广场、咸阳市体育场组织残疾人专场就业招聘会,19名残疾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推荐6名残疾人参加市残联举办的盲人按摩培训。盲人按摩店扶持发放资金1万元。帮助32名残疾人实现多种形式就业,资助鼓励6名残疾人自主创业,发放资金3万元。联合税务部门完成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任务,做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年审认定工作,审核认定5家企业,安置残疾人13人。多措并举积极推动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数据比对、信息共享,全面摸清6名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培训需求,建立“一人一策”档案,实施“一对一”帮扶,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推荐不少于三个市场岗位,提高帮扶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社会效益情况。一年来,在全体同志的努力下,我中心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效如下:对全县10416名持证残疾人进行评估筛查,筛查率100%,对有康复需求的9841名残疾人实施签约服务,服务率达到95%以上,群众满意率达到100%。投资27万元,按照每人1000元标准,对270名精神病患者实施免费服药补助。审批24名儿童分别到儿童康复合作机构进行康复救助;转介48名残疾儿童到市级以上医院进行康复训练。全年完成辅助器具货币化适配补贴共10万元。委托第三方培训机构,共培训残疾人357名,并为他们联系争取8万余元的手工编织、棒球加工订单,帮助贫困残疾人实现增收。帮助32名残疾人实现多种形式就业,资助鼓励6名残疾人自主创业,发放资金3万元。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年审认定工作,审核认定5家企业,安置残疾人13人。为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和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使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帮助残疾人家庭减轻负担,更好的融入社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虽然我中心在2023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整体工作成员的能力素质还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不能放松。二是在项目实施中,要有前瞻性,有区别的、个性化的托养计划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整改措施:为扎实完成好各项目,在下一步服务过程中项目团队将继续坚持全面发展,补偿缺陷,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一是继续加强项目团队成员自身业务能力学习,用扎实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加强对服务对象家庭回访,了解在自然家庭中的生活状况;并及时给予生活和精神方面的支持总之,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使得心智障碍者快乐的融入社会,提高心智障碍人士的生活质量!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完成残疾人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完成实名制系统、就业创业系统录入工作。帮助8名残疾人创业就业。二、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的申报工作,确保当月办证,次月享受补贴。三、完成80名政府购买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