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咸阳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4-03-11 10:10
单位名称 咸阳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全市城市建设档案工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服务。城建档案的收集、保管;对各县区市及驻咸各单位城建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并对有关城建档案法规的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住所 咸阳市渭阳西路59号
法定代表人 秦霞
开办资金 157.5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4.94万元 346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我馆在市住建局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以提高城建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为目标,以档案基础建设、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城建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为目标,对照年初目标任务,现将我馆全年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省市信息一体化工作情况。一是为贯彻落实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全省城乡建设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启用陕西省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通知》文件精神,精准掌握全市城建档案馆(室)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推动我市城建档案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按照工作安排,于3中旬至4月上旬对我市各县区城建档案馆(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在检查中对人员配备、经费、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性文件进行了现场指导与解读。二是4月19日至21日长武县住建局业务骨干一行四人莅临我馆进行交流学习。6月14日旬邑县住建局建设档案馆、旬邑县建设和抗震工程质量监测中心业务骨干一行9人莅临我馆进行交流学习。学习市城建档案馆的业务流程、归档规范、数字化档案制作、智慧管库建设情况。通过交流学习,为县区城建档案工作创新了工作思路,拓展了工作方法。三是11月14日至16日参加陕西省城市建设教育与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中心举办的业务培训班,培训班一行业交流座谈会、学员交流及现场参观形式等形式。在交流发言环节,我馆作为全省示范单位就智慧化馆库设施和信息一体化建设作了发言交流,赢得在场同行的一致认可。通过此次培训会,进一步提高了城建档案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城建档案事业为城市建设工作大局服务。2、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一是为更好的落实营商环境政策,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在工程竣工档案接收方面,实行事前告知,在项目竣工档案移交不全时实行容缺+承诺制,对正常办理档案移交手续的项目,实行马上办即办,建设单位最多跑一趟。6月初已全面完成工程电子文件在线流转系统与市工改系统对接工作,该系统实现工程竣工档案在工改系统一次信息上报,各相关审批部门对上报的信息即可实现资源共享。7月15日正式上线运行。二是为深入开展“能力作风提升年及营商环境促进年”活动,重心下沉,针对部分建设单位对城建档案归档规范、工作流程和业务归档清单不熟悉的情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转变档案业务指导方式,强化服务效能建设,结合日常工作中档案移交存在的问题,馆领导带领业务人员对起点科技产业园、地铁一号线三期项目进行多次上门面对面、手把手业务指导。针对在收集整理和归档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从源头做好服务,抓实抓好档案资源建设,不断提升城建档案工作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3、档案移交接收工作。积极做好对外服务,在城建档案资料的利用上,今年共为前来我馆咨询查阅档案的单位及群众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图纸等真实可靠档案资料。共接待前来查阅档案人430次,其中电话咨询197人次,为211人提供查阅内容及拍照复印,查阅档案数共计4000余卷。参加联合验收项目59个,市政项目验收18个。共接收竣工档案95个项目,接收并上传数据光盘190张,声像光盘190张,纸质档案9464卷。截止目前新馆搬迁档案上架共136747卷。4、增加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按照劳动人事部、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的《关于颁布地方各级档案馆人员编制标准的通知》(国档联发【1985】2号)要求,馆藏档案在1万卷以上的,编制数7人,每增加5000卷,编制数增加一人。而我馆馆藏资料已达15万余卷,编制数应该为35人以上。但现有编制8人和实际在岗人员16人(其中4人借调),远远不能满足档案管理的需要。1月份向市委组织部递交了《关于2023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计划的报告》,于今年8月通过公开招聘事业单位招考录用新晋档案专业人员一名。5、积极配合局扬尘治理督导检查工作。按照市住建局下发的《关于开展咸阳市建设工程扬尘治理督导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提高建设工地扬尘治理水平,持续推进我市大气质量改善进位。我馆积极配合村镇科对督导的世城滨江、城投时代小学、城投时代三期一标段、城投时代三期二标段项目、金域咸阳、古渡新家园一标、古渡新家园二标等9个在建工地及乾县韩国NAM新能源高端材料生产线项目、康泰社区项目等在建工地进行扬尘管控治理督导检查,检查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主要围绕6个100%要求和扬尘管控“10”条措施,在检查过程中对《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进行现场宣传,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发了整改通知单,要求限期整改到位。6、加强档案库房安全工作。确保库房能及时除湿、通风,给每个库房配备了除湿除尘一体机,做好温湿度记录,防止纸质档案霉变及风化;为做好档案防虫、防潮管理工作,今年购置了一台除尘消毒一体机。对年久的电源、线路、开关插头进行及时更换;今年重新配备了防火防毒面具和灭火毯,在重要节假日前都对库房安全进行大检查,确保档案安全无隐患。6月9日,在第16个“国际档案日”,为积极响应“安全生产月”活动要求,提高干部职工消防意识和应急技能,确保大家在突发火灾事故时,能冷静面对现实状况,及时采取科学的应急措施,实现有效自救,确保档案工作人员在档案库房及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特邀请宣安消防特级讲师程辉为大家进行消防知识讲座并进行消防现场演练。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城建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提升“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观念。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严格落实档案安全责任,坚持底线思维,筑牢档案安全防护网。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全年来共接待前来查阅档案人数430人次,其中电话咨询197次,为211人提供查阅内容及拍照复印,查阅档案卷数共计4000余卷。共接收竣工档案95个项目,接收并上传数据光盘190张,声像光盘190张,纸质档案9464卷。截止目前新馆搬迁档案上架共136747卷。给城市建设、管理、更新、民事诉讼等提供了大量结构、水、暖、电图纸及前期审批相关可靠的一手资料,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三、存在困难和问题数字化档案管理水平凾待提高。根据陕西省住建厅《印发<关于加强全省城乡建设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要求“分阶段实现城建档案由传统档案向数字化档案升级,直至发展到智慧档案,是城建档案事业发展的方向。”文件中明确了目标“到2021年底,各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城建档案馆、室)完成建立“互联网+城建档案”的信息化平台,即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和业务系统。”目前在数字化档案技术方面处于努力爬坡过坎阶段。另外,县市住建局城建档案管理及建设单位普遍存在设施条件差,人员不配备,资料管理混乱,导致档案资料移交不齐全、不完整,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有待培训提高管理水平。整改措施一是建设城建档案一体化管理平台,加强各县区城建档案管理,实现市县城建档案管理及业务系统信息共享。二是继续做好档案搬迁工作,确保库存档案的安全、规范存放。三是加大建设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今年计划培训一至两次对全市建设单位及五方责任主体进行城建档案法律法规、归档规范及在线流转进行培训。五、2024年计划一是继续做好档案搬迁工作,确保库存档案的安全、规范存放,每季度计划上架一万卷。二是建设城建档案一体化管理平台,在已完成3个县区的安装基础上,继续逐步落实9个县区软件安装,实现市县城建档案管理及业务系统信息共享。三是建设工程档案电子文件在线流转在工改系统进入正式运行阶段,实现建设工程竣工档案与工改平台上传资料共享。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