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山阳县行政审批技术保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行政审批工作提供规范、高效、便利的技术保障服务;对进入行政审批程序的审批项目现场联合踏勘、集中图审、听证论证、技术审查、联合验收及提供网络技术保障等。 | |
住所 | 山阳县北新街中段县政府西隔壁 | |
法定代表人 | 刘正锋 | |
开办资金 | 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山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76万元 | 5.0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山阳县行政审批技术保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山阳县行政审批技术保障中心严格执行行政审批服务勘验(评审)工作相关规定,加强内部管理,紧紧围绕提高行政审批技术保障服务为目标开展工作。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狠抓规范化建设“做事先立规”,技术保障中心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全面规范勘验(评审)各个工作环节。制定了《山阳县行政审批技术保障中心勘验(评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明确了事项名称、勘验种类、办结时限等关键内容和勘验(评审)的法律依据,逐项制定了相对应的勘验(评审)标准,保证了勘验(评审)工作有法可依,勘验(评审)标准清晰明确,实现勘验(评审)事项规范化。印发了《山阳县技术保障中心勘验(评审)工作规范(试行)》《技术保障中心勘验(评审)工作组织程序(试行)》,制作了《勘验(评审)工作流程图》《技术保障中心工作人员纪律规定》《山阳县行政审批技术保障中心勘验(评审)工作“六不准”廉政纪律》,明确了开展勘验(评审)工作的思路、要求,确定了勘验类型对应的工作标准、程序,实现勘验(评审)事项流程规范化。设计统一、规范的《勘验(评审)报告》,对涉及的勘验事项进行汇总,统一报告首页样式,统一勘验(评审)标准模板,优化了原勘验表单形势复杂、种类繁多的情况,实现勘验(评审)报告规范化。(二)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学习以“三个年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为民办事、为企业服务意识,坚持从打造营商环境示范县多做贡献的高度来开展工作。不断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宗旨教育,使每个干部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代表山阳形象”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始终保持对政治理论和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并且向单位各部门、各股室以及其他职能划转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学习和交流,通过扎实的业务知识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了全年“无差错”。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严格依法行政、公道办事,始终把提供优质服务放在首位,做好勘前服务,耐心解答各项业务咨询。全年共接待各种咨询近300人次,对前来办事的企业群众做到了使其带着疑问来、装着答案走,怀着焦虑来、带着满意走,实现了全年“无纠纷、无投诉”。(三)创新勘验方法,提高勘验效率针对“现场勘验多跑路、耗时长、成本高”问题,通过认真调研、参考学习,不断挖掘潜力,积极探索勘验新模式,推行“实地+远程”两种勘验形式进行勘验。对于首次勘验中整改难度小、易于辨认整改情况的项目,实施告知承诺制,不再现场复勘,减少了环节,节省了时间,节约了行政成本。对于现场踏勘点多分布散、勘验距离远、交通不畅、时间冲突等问题,实行预约远程复勘。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勘验实现了工作人员与勘验现场的“隔空对接”,运用全过程影像记录、实时定位等,既保证了勘验质量,又方便了企业和群众,真正实现了复核“不见面”,踏勘“零距离”,“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实现“并联审批、联合勘验”,避免出现重复勘验,提高踏勘效率,压缩审批时限,提升了企业群众办事便捷度。“实地+远程”勘验的新模式,以为民服务为根本,群众满意为目标,大大提升了审批效率,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其中“远程踏勘零距离,审批服务再增速”被商洛日报报道。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技术保障中心以“便民、高效、廉洁、规范”为宗旨,严把现场勘验关,提升勘验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优化勘验流程,严格勘验标准,2023年共受理业务事项722件,出勘验现场达1564场次,远程网络复勘532余次,联合勘验70余次,技术审查30余次,专家评审32次。完成勘验许可722件,其中食品经营许可类与药品经营许可类684件,幼儿园扩班、人力资源服务、职业培训学校设立、劳务派遣、动物诊疗、农药经营、繁育野生动物等其他许可类54件,总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9.9%。三、存在问题一是工作创新不够,对工作的最优踏勘方法方式上探索不足。二是沟通协调能力不够,处理一些与其他部门工作关系时还不能得心应手,导致个别工作节奏较为缓慢,踏勘时限压缩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技术力量较薄弱,专业人员及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改进措施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努力增强学习时间的连续性和学习内容的连贯性,注重以学促做,使自身的理论知识更加系统化、全面化;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落到实际中去。二是强化创新意识,提高业务能力。加强工作创新能力,不断总结和完善经验,保持工作活力。要勇于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开展工作,把工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三是改进工作作风,创立务实效能。在实际工作中力戒浮夸作风,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寡诺重行,使作风得到根本转变。同时,敢于面对监督,自觉遵守各项制度,用制度规范工作,督促工作作风转变,使工作朝着务实、高效方向发展。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提高勘验效率。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培训、创新方法,提高勘验效率,缩短勘验时间。继续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强化对勘验标准、方法的学习和执行,确保勘验质量。二是推进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探索线上踏勘技术,创新勘验技术、方法,提高勘验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勘验服务的高效化和便民化。三是加强部门沟通配合。要进一步细化技术保障中心和相关部门联合勘验(评审)的工作程序,做好与相关审批参与部门的沟通、协商、协同工作。四是提升群众满意度。以企业和群众为中心,进一步减材料、压环节,优化服务流程,扎扎实实地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以有温度的服务,得到企业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技术保障中心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正视、改正工作中存在的存在的问题、力求高效地完成勘验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