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山阳县> 山阳县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

山阳县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1 09:57
单位名称 山阳县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野生动物;全县野生动植物资源、天然林资源的调查监测、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编制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住所 山阳县城关镇塔垭70号
法定代表人 刘先余
开办资金 0.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山阳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71万元 2.75万元
网上名称 山阳县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市县林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上级业务对口单位的精心指导下,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完成情况总结如下:开展的业务活动情况(一)扎实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暨主题教育活动。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二十大报告,将主题教育贯穿于全年学习教育活动全过程,做到有学习笔记、剖析材料、心得体会、整改清单、工作计划等。(二)不断提升护林队伍履职尽责能力,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一是严格护林员选续聘。2023年1月聘用护林员1968名,其中原天保护林员240人,生态护林员1728名。严格按照选聘程序规范操作,健全了档案资料。二是切实做好全国护林员联动系统管理。在系统里录入了天保护林员信息、责任区、护林员培训情况等,加强了对新聘护林员的岗前培训,全面增强了护林员的巡护履职尽责能力。三是全面开展全体护林员APP在线巡护。采取业务、行政双向结合的方法,不断提高护林员的上线率,其中小河口镇、法官镇护林员上线率长期较高,并一度达到100%。截止12月初,全县护林员上线率平均达到了90%以上,最低的镇上线率也达到80%以上,全市排名持续第二。四是强化护林员考核管理。印发了《山阳县生态护林员考核奖惩管理办法》(山政林函〔2023〕8号)、《山阳县林业局关于切实加强护林员管理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通知》(山政林发〔2023〕4号),进一步完善了护林员各项管理制度及工作考核办法。对高坝、银花等3个镇办发生森林资源破坏的失职护林员进行了查处督办,共处罚管护补助和绩效3人1200元,辞退换聘护林员3人。五是及时兑付管护费,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本年度共兑付护林员管护费1055万元,其中脱贫人口生态护林员1729人管护补助910万元,天保工程生态护林员240人145万元。六是配发了生态护林员标志。全县制作印有“生态卫士”的护林员标识马甲和帽子2300套,护林员每人1套。七是购买了意外保险。共筹资15万元为天保工程、脱贫人口两批生态护林员购置意外保险1968份,落实了护林履职尽责的安全保障。八是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全县林业用地面积474.4944万亩(其中乔木林地425.3997万亩、灌木林地27.2834万亩、其他林地21.4518万亩,竹林0.3595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9.55%,乔木林覆盖率80.28%,森林蓄积量695.8297万立方米,巡护管理量大面广,难度较大。共划分管护责任区1968个,林地林木资源均得到有效保护。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一)积极开展生态补偿兑现工作。一是制定印发年度兑现实施方案。根据省市文件精神,拟定了2023年生态效益补偿兑现实施方案。二是开展农户信息修改完善。衔接镇办完成2022年度生态补偿兑现失败户信息修改及再次发放工作。三是完成了本年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兑付。2023年度,上级下达山阳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计划面积213.43万亩资金2542.68万元,其中国家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计划135.89万亩资金2174.24万元,省级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计划面积77.54万亩资金368.44万元。按照《陕西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付办法》(陕林发〔2022〕37号),截止2023年8月底,我县国家和省级生态补偿兑现全部到位,共兑现本年度国家和省级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213.43万亩、资金2542.68万元;共涉及全县18个镇办142个行政村,其中国家级兑现面积135.89万亩、资金2174.24万元,涉及全县14个镇办85个村社,省级兑现84.50万亩、368.44万元,涉及全县15个镇办59个村社。全县受益农户4.3万户16.5万人,其中脱贫户1.3万户4.7万人,补偿面积42.4万亩资金676.98万元,户均增收591元。(二)工程项目实施完成情况。一是完成了项目检查审计。2019-2022年度实施的工程项目全面开展了自查。2021年度的造林封育项目已经通过省级复查;2020年和2022年度的造林和封育项目县审计局进行了审计。二是实施了野生动植物监测项目。共安装102台红外相机,监控系统运营正常,已开展了人工辅助调查及竣工验收,完成了野生动物救助设备及物资采购。三是完成了外来入侵物种的普查和资料标本上报。共完成外业普查线路101条,踏查线路长度1110公里,踏查面积33.3万亩,采集标本75件,普查外来入侵物种17种。按时间节点普查报告等相关资料已经上报市森防站,普查成果已经市级评审确认通过。四是开展了2023年度人工造林招标工作。完成了2023年度商洛市秦岭中段(南麓)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山阳县2023年1000亩人工造乔木林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目前已开工建设。(三)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一是多途径广泛宣传政策。在秦岭生态保护和第十届野生动物保护日和爱鸟周宣传教育活动中,共出动工作人员8人,宣传车辆2辆,发放宣传彩页和野生动物保护倡议书6000余份。筹集资29.5万元资金,以全县出租车顶LED屏为宣传载体,全面开展了野生动物禁食、古树名木保护、森林防火等内容的全年滚动式宣传,有效提高了全民防护意识。在城区12个小区住宅楼电梯口100多个点位利用LED显示屏开展公益广告宣传,广泛宣传了天然林和野生动物保护政策。二是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救助活动。全年共救助共25起,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2起、金雕1起。三是加强了野猪狩猎管理。召开了狩猎队伍建设及防控野猪危害培训会,并积极与行政审批局对接,理顺了狩猎队员狩猎证的办理程序,共受理申请与办理狩猎证30人30本。四是积极派遣开展野猪危害防控。向提出申请的11个镇办15个村社派遣狩猎服务15单,共猎获野猪28头,均已实行了无害化处置。五是处理网信野猪危害投诉案件调查回复工作。先后调查处理野猪糟害庄稼等网上投诉和信访案件共11起,通过宣传政策、思想疏导等工作安抚了受害群众情绪。六是积极探索野猪危害投保路径。主动联系,与保险公司协商开发野猪危害保险产品项目,力求寻找投保价位合理、受害理赔可靠的保险公司,购买致害保险,保障群众利益,有了积极的进展。。(四)积极完成县局领导交办的各项中心任务。一是认真开展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多次深入丰东新区社区开展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入户排查摸底,认真登记填写23号楼住户信息,为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联系包抓漫川关镇。按照县主管局安排,深入包抓的漫川镇开展森林防火、墓地治理、森林资源管理检查、林长制督查、护林员APP上线巡护出勤,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三是实施了西泉榔榆古树保护和法马路边坡绿化工作。按照县检察院《司法建议书》和县主管局安排,及时制定方案,对西泉村两棵榔榆古树实施工程保护措施,对法马路边坡裸露地进行了绿化,并邀请县检察院派员实地察看古树保护和边坡生态治理效果,全部予以销号。四是组织职工积极参加有益活动。4月份参加了县机关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举办庆五一信合杯职工运动会;6月份单位职工积极报名参加了“提作风能力,建清廉机关”的演讲比赛;9月份参加了“5G移动杯”篮球联谊比赛有益的活动。五是参与并完成了全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定期深入统一划定的卫生责任区开展大扫除活动,确保责任区环境整洁卫生。六是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巩固衔接乡村振兴。按照县委统一要求,驻村人员选派政策标准,共同选派合乎标准的3名同志,常年派驻晏坪河村,协助村两委会发展集体产业。三、存在的问题1.单位办公人员呈老龄化趋势,日常办公及业务对接上人员缺乏。2.生态补偿无专项经费支持,办公经费紧张。改进措施1.及时向林业局主要领导做好汇报,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干部力量确保工作稳步推进。2.严控经费开支,多与上级业务部门沟通增加经费渠道。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认真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以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为依托,以违法案件查处为抓手,确保全县森林资源安全。加强护林员动态管理。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护林员联动系统上线率,逐月发放生态护林员管护补助,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护林员考核及新年度的选续聘工作。(二)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抓紧实施2023年人工造林项目实施。按照招标进度,规范准时做好现场技术交底、合同签订、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及档案建设管理,为项目的竣工审计奠定基础。(三)持续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与野猪危害防控。坚持保护宣传不间断、生境监督无死角、违法打击不漏网、危害防控出实招,达到野生动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野猪危害得到理赔。(四)认真搞好各项中心工作。做好驻村帮扶与乡村振兴工作、联系包抓漫川关镇各项林业工作,积极督促林长制政策落实,扎实搞好森林防火工作。(五)抓好天保职工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精神文明等各项目标落实到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