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咸阳市>
永寿县环境监察大队
永寿县环境监察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3-11 09:54
单位名称
永寿县环境监察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维护生态环境提供监理保障。污染防治监理;生态环境监理;农村环境监理;排污收费管理。
住所
永寿县西兰大街北段
法定代表人
杨航博
开办资金
7.4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环境保护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7万元
4.06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1、落实日常执法监管。我分局执法大队执法系统录入人员8人,调离1人(安西朋),在岗人员共计11人,截至目前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1030余人次,检查企业390余家次,开展专项执法检查10余项,派遣执法人员参加省部级环保监督帮扶工作4次、办理行政处罚案卷12件、落实省部级环保督办问题整改70余项。2、参与省环境监督帮扶检查。我分局执法大队2023年派遣执法人员参加省级组织的关中地区交叉监督帮扶检查4次,参加执法大练兵执法比武1次.3、办理行政处罚案卷。2023年截至目前,我分局共立案查处违法行为17起,下发决定书12起,共计罚款56.54万元,其中查封扣押案卷1起移送公安行政拘留1起实施销案程序1起,移交其他部门案卷1起案件已全部上传至陕西省环境违法案件规范办理系统。4、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结合日常环境监管、部门联合检查、“双随机”抽查、各类专项执法行动等,持续开展大练兵执法活动,以执法大练兵为平台,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6月中旬开始,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参与执法大练兵综合练习知识竞赛、队列训练、移动执法终端规范适用、非现场监管执法、案件办理、案件评审等活动,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水平。5、开展专项执法行动。2023年开展了工业炉窑、入河排污口排查、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挥发性有机物及活性炭专项、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加油站执法检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固危废检查等专项执法检查。6、加强“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按照双随机抽取文件咸环发〔2022〕101号要求,重点污染源与一般污染源1:5比例抽取,2023年共检查一般污染源78家,重点污染源10家,并按规定在陕西省环境保护随机抽查管理系统进行了公示。7、信访投诉办理。2023年,通过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咸阳市马上就办管理平台、网络舆情、政府转办渠道,咸阳市环境违法问题随手拍系统,共受理群众信访投诉30起,其中,水污染4起,大气污染9起,噪声污染1起,畜禽粪便处置不规范16起,已全部办理完成,并进行了回复。8、环保督察督办。2023年环保部监督帮扶检查及关中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棒读检查共督办我县14家企业71项问题,其中立行立改问题37项、限期整改20项,重点查处及跟踪督办问题14项,已办理行政处罚案卷6起。二、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2023年,我大队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借鉴往年经验,在加强日常环境监管的基础上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全年共处理环境违法行为12件,共计缴纳罚款114.54万元(包含2022年罚款:秦航机械案卷缴纳23万元、永寿县金狮化工有限公司分期缴纳5万元、永寿县银泰钢结构有限公司分期缴纳罚款30万元)。三、存在问题1、环境执法力度仍需加强。在现场执法检查、新建项目督查以及重点排污企业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执行不全面、不到位的问题。对环境违法案件的后续督查力度不足,导致部分违法企业未能整改。2、部分环境监察执法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环境监察机构的职责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对辖区污染源的监管存在着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处理不到位的现象,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四、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调整内设机构职能,优化人员结构,充分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同时,组织全体执法人员认真学习新的环保各类法律法规,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强化队伍能力建设,提高执法能力素质。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加大现场环境执法力度。以日常监管和专项执法为基础,紧盯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强对企业的日常巡查和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环境违法行为,确保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切实履行环保主体责任。2、提升环境执法队伍素质。通过开展定期的业务培训、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加强执法队伍的纪律教育和作风建设,确保执法公正、廉洁、高效。3、加强部门协作和联动。与相关部门建立更加紧密的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和效果。4、强化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及时公开环境执法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增强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