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永寿县环境监测站

永寿县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4-03-11 09:54
单位名称 永寿县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及时准确、全面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环境管理,规划污染防治提供依据。环境监测站在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性环境监测任务和做好公益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委托,开展对外监测和技术服务。
住所 永寿县西兰大街北段
法定代表人 曹锋涛
开办资金 258.4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生态环境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1.68万元 273.9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站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各项活动,现将2023年度各项业务活动汇报如下:一、业务开展1、紧密配合,全面完成空气自动站建设及运维保障工作。为了确保自动站稳定良好的运行,出具监测数据有效,我站确定专人负责8个空气自动站的管理,具体为空气自动站运维保障、协调对接、数据管理、监视监控、数据分析工作,按时完成了日报、周报、月报、年报数据的统计、汇总、上报.2、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确保监测任务全面完成。按照市、县2023年环境监测方案,一是分别于2月、7月完成了西沟水源地39项水质常规项监测工作,各项数据全部达标,监测报表上报市局,并在永寿县政府网站进行了信息公开。6月开始每月两次开展泗沟、凤凰桥出境断面水质监测,按照监测结果,提前预判,尽全力确保出境断面水质达标,并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县局。二是督促店头、常宁、渠子、永平、甘井镇政府开展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水质自行监测工作,5月、11月,对除永平(永平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因管路损坏长期不能正常运行)外的6个污水处理设施采集水样,开展水质监督性监测工作,在生态农村监测业务系统填报监测数据并编制最终的检查报告。三是分别于1月、3月、7月、11月完成了每季一次的县城区四个类别的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10月完成了105个点位的区域声环境和21个点位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夜间监测,并将监测报表进行审核、上报。四是对已核发排污许可证企业自行监测情况进行抽测,指导、督促企业完成自行监测信息的公开,对永寿县中医院等8家企业开展自行监测检查,针对检查结果,编制自行监测检查报告,上报市局;配合省厅开展的自行监测帮扶检查行动,我站对辖区汉德兴等9家企业进行了预检查,与检查组一起对华浩轩开展了现场帮扶检查;配合市站对泰尔热力、鲁泰防水开展了环保设施、自行监测结果现场检查。五是分别于6月、11月对永寿县污水处理厂开展在线仪器设备比对监测工作。六是先后对我县阿果安娜果业有限公司等3家重点涉水、泰尔热力等5家重点涉气、1家涉土企业和1家风险管控企业开展年度执法监测,将执法监测结果进行系统公示并编写执法监测报告上报市局。于10月、12月配合省厅秋冬大气污染防治执法监测专项行动检查组对秦航机械等3家企业开展了现场执法监测。七是每季度刊发一期永寿县环保简报,抄送至县分管领导、县大气指挥部办公室及其成员单位,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八是每季度对我县2个省控、6个市控空气自动站周边环境、警示牌上墙、扶梯等基础设施配备情况进行现场排查,确保空气自动站的正常运行。九是配合省厅开展辐射点位现场核查工作,剔除不符合要求的点位,对选取的点位重新进行勘察、确认。十是配合市一河一策一图团队、管理股、大队开展入河排污口泾河干流检查,对排污口的周边实际情况进行核查,并对最终确认的入河排污口定期开展监督性监测。十一是按照生态详查工作要求,我站于10月分两组对分布于5个乡镇的10个图斑进行现场核实,并将核实后的信息及时按要求上报。十二是对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分布、监测情况进行核实、督促。十三是按要求开展3个点位小微水体现场核实、确认,并对最终确认点位开展水质分析,监测数据已上报市站。十四是配合市站开展“胡家矿井水污染泾河事件”永寿境内水质样品采集、分析、监控。十五是从7月开始,监测站有10人参加了省厅组织的为期7周的监测网络答题活动,最终助力咸阳市荣获全省第二的成绩。3、提前谋划,做好质量体系运行工作。一是进行全面盘查,按照2023年初制定的各项计划,逐项对照,查漏补缺,并对运行档案进行整理归档。二是严格落实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期间核查、维护计划等仪器管理制度,确保在用仪器出具监测数据准确、可靠、有效。三是每季度安排人员对各实验室的内务和安全进行检查,确保实验室干净、整洁、安全。四是按照内审、管理评审要求,对我站涉及的2个科室11个岗位开展内审、管理评审,确保各项工作按照体系文件的要求开展。4、多形式,全过程落实实验室运行质量管理。为确保监测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我站着重质量管理落实,每一次监测实验均采取质控措施,通过自控样、现场平行样控制、实验室平行样控制、实验室空白控制等质控措施确保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此外,我站23年开展了多次人员监督,人员比对、平行样测定、密码样考核,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管理,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检测能力和分析能力。5、精心准备,确保能力验证考核顺利通过。2023年度我站共参加了3次5个项目的能力验证考核,每次考核前先对项目所需的试剂、环境条件、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并针对性的开展盲样分析演练,演练多次均达标后再分析考核样。我站于5月参加了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的水质粪大肠菌群和电导率2个项目的能力考核,9月、10月参加了省站组织的总硬度、化学需氧量、氨氮能力验证考核,均取得了满意的考核结果。6、全力以赴,完成了资质认定项目复评审与扩项工作。2023年我站对已获得资质的项目开展复评审并在此基础上新扩展11个分析项目。为此,我站通过修订体系文件、开展人员培训、改善实验条件、采购仪器设备、开展方法标准查新、标准宣贯、方法验证等系列工作,确保2023年复评审与扩项工作顺利完成。我站顺利通过了现场评审工作,取得了申报项目的资质认定证书。7、积极备战,确保上岗证考核顺利通过。2023年度监测人员上岗证报考通知下发后,我站立即制定培训计划,按照计划对基础理论等共性考核目标进行讲座式集中培训,实验操作等个性目标采取“一对一,传帮带”的方式进行强化练兵,难点问题采取查标准、看考题、研方法等座谈式培训。最终,我站此次监测人员上岗证报考项目全部通过。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开展各项监测任务,及时掌握辖区了水质、噪声、污染源等污染现状,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撑,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保障公众健康。通过各项监测任务,及时发现可能对公众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通过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有助于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3、增强环保意识。组织开展的环保设施对公众开放活动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有助于公众了解当地环境质量状况,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参与度。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监测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监测人员都是身兼多个项目的分析,对每个项目的完成度很高,但是分析结果有时不太准确,仍需进一步加强练习,确保日常监测项目可以准确完成分析。四、整改措施开展监测项目专项大练兵。对于存在疑点、难点的监测项目,通过人员间比对、仪器比对等不同方式,大量实验,有序推进,确保监测人员可以全面掌握。五、下一年工作计划1、早做准备,确保2024年上岗证考核顺利通过。2024年,我们将重新制定上岗证考核计划,以辖区企业污染源特点结合全市绩效评估方案确定报考项目,再按照个人实际岗位进行分配,确保后续质量管理一岗双证的要求。趁早进行岗位大练兵,确保顺利通过年度上岗证的考核。2、统筹推进,确保我站体系有序运行。一是严格落实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要求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检定/校准、期间核查等均按时开展,确保在用仪器设备、玻璃器皿均符合要求。二是按时开展实验室内审、管评工作,通过此项制度对我站体系文件的运行情况进行自检,不断改进,确保我站体系运行通畅。三是按照年初计划,确保体系运行过程中实验室安全、内务、人员、质量监督等常规工作落到实处。3、紧密配和,确保监测任务全面完成。一是积极协调,按时完成西沟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并及时按照市局要求在县政府网站进行公示。二是及时掌握我县辖区重点排污企业的达标情况,并完成每个重点排污企业至少每年一次的执法性监测任务,并随时抽测。三是持续做好2个省控,6个市控空气自动站的运行保障,确保其监测数据有效。四是做好功能区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及区域噪声的及时开展。五是按要求每半年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开展一次监督性监测。4、提前谋划,做好体系文件换版工作。随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23)的发布实施,2024年度我站将在现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格式》的基础上,结合新准则的要求,重新编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格式》,确保体系文件更加符合我站的实际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