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山阳县电子商务和对外经济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县电子商务发展应用及中小企业服务相关工作。 | |
住所 | 山阳县文化艺术中心C栋三楼 | |
法定代表人 | 查涛 | |
开办资金 | 6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山阳县经济贸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51万元 | 26.2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山阳县电子商务和对外经济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的主要业务活动(一)打造品牌,持续壮大网货规模。依托中药材、核桃、板栗、食用菌、茶叶等优势产业,实施了县域公共品牌建设工程。同时,发挥电商信息精准的优势,及时将产品线上销售情况反馈企业,引导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网货品类,以销售大数据引导企业生产,增强生产针对性,减少产品积压,促进了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倒逼了扶贫产业壮大,为巩固脱贫成效、实现乡村振兴夯实了坚定的产业基础。(二)扩大销售,力促农特产品上行。组织电商企业利用平台优势,对接国内一级批发市场,开展大宗农产品交易,减少了中间环节,促进了农户增收。组织各重点电商企业与淘宝、京东、苏宁、邮乐网等各电商平台深度合作,开设网店、特产馆,拓宽网络销售渠道。(三)统筹推进,扎实开展消费帮扶。继续组织落实《山阳县消费帮扶奖励补贴办法》。积极对接北京、南京、西安等地对口帮扶资源,组织开展农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商场、进超市,在超市设专柜、市场设摊位“四进两设”活动,拓展消费渠道,增加农产品线下销量。(四)强化培训,助力电商创新创业。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巾帼脱贫行动”,支持和指导返乡大学生、青年农民工、大学生村官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通过电商创业就业,灵活就业创业,激发“双创”活力,有效地带动了贫困户和脱贫群众投身电商创业就业的热情。(五)健全业态,狠抓服务体系建设。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牵头,发挥电商协会、网货供应商联盟等单位和企业的技术、渠道资源优势,指导各类合作社、传统企业开展线上转型,建立了电商帮扶服务体系。(六)党旗引领,非公党建有声有色。巩固完善五星级党组织创建成果,按照建强新组织、发展新业态、打造新引擎的总体思路,持续推进“红网三亮”行动,引导电商中心党员为企业提供沟通协调、政策咨询等“保姆式”服务,电商服务平台党员为小微企业提供“孵化式”服务,行业协会党员开展带头经营、带领群众致富“带富式”服务,电商工作站党员为群众提供“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的“代办式”服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一)品牌打造,壮大网货规模。授权使用企业25家,开发网货产品158个,其中优势网货40多种。同时,发挥电商信息精准的优势,及时将产品线上销售情况反馈企业,引导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网货品类,以销售大数据引导企业生产,增强生产针对性,减少产品积压,促进了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倒逼了扶贫产业壮大,为巩固脱贫成效、实现乡村振兴夯实了坚定的产业基础。(二)销售扩大,促农特产品上行。先后开展直播带货30余场次,累计销售农产品200余万元。预计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11亿元,网络销售额1.9亿元,其中农产品销售额1.2亿元。(三)统筹推进,开展消费帮扶。为27家企业兑付奖补资金300万元。积极对接北京、南京、西安等地对口帮扶资源,组织开展农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商场、进超市,在超市设专柜、市场设摊位“四进两设”活动,拓展消费渠道,增加农产品线下销量。目前,山阳天麻、九眼莲、核桃3种产品获国家地标产品认定,认定扶贫产品262个,24家企业入驻832平台,上架商品46个。帮扶产品销售1.8亿元。(四)人才培训,助力电商创新创业。共举办了18期线上线下培训班,培训学员1400多人次,孵化电商企业25家,电商产业链带动创业就业2100人。(五)业态健全,服务体系建设。新建电商服务站点38个,总数达到123个,持续为其中提供代买代卖、快递收发、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各种便民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继续实施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建设县级物流中心1个、镇二级物流分仓21个,添置邮车37辆,开辟邮路4条810公里,全县快递物流直达120个村,服务辐射覆盖100%行政村。(六)党建工作。实施“三百四千”工程,孵化人才创新创业、培育头雁带富领飞,促进党的建设与电商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了电商企业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三、存在的问题一是电商专业人才紧缺。随着电子商务的推广和普及,产品开发、运营管理、推广营销等方面的实战人才、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日益紧缺;二是物流成本较高。县内快递物流行业呈现“散、乱、小”现象,处于自发式发展阶段,缺乏统一规范的物流快递发展指导政策。我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物流成本高,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快递渠道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三是网货品牌影响力不够。我县农产品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不够,缺乏有影响力的县域公共品牌拳头产品,在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和营销服务体系建设上还需下大力气。四、改进措施针对以上存在的三个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加强人才培训工作,协调组织部、妇联、团委、人设部门,多方争取培训资金,多形式培训线上、线下结合。二是加强三级物流体系升级改造工作,结合第二批示范县项目,着力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争取达到物流全面完善覆盖。三是加强网货品牌宣传,多搞一些线下促销、线上直播活动。组织电商龙头企业对经济发展较好的兄弟县区学习交流、转变思想达到及时更换包装,从而解决商品销售问题。加快执行标准建设,争取多方宣传推介资金投入,计划2024年在线下、线上、线下“原味山阳”品牌宣传活动,特别是在电视、网络、直播等平台多方面推广。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农产品上行,带动群众增收。继续完善农产品上行供应链体系和营销服务体系,大力拓展网销渠道。二是扩大公共品牌推介,提升网货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源味山阳”县域公共品牌标准体系、生产加工体系、质量监督和追溯体系推广,扩大品牌宣传,不断提升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消费者信任度、溢价能力,带动产业发展和效益提升。三是加强电商人才培养,蓄积电商人才力量。坚持不懈开展电商培训,以电商企业负责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大学生等为重点,紧抓当下电商新趋势、新模式,以短视频制作、帐号运营、直播带货为重点,着力实施技能提升培训。四是加强网络站点建设,提升电商服务能力。整合县域物流资源,推进民营快递物流体系整合,畅通上行下行双向物流渠道,进一步完善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下大力气解决物流配送成本高的问题。加强对服务站点负责人的业务培训和运营管理,切实发挥服务站点代买代卖、快递收发、信息服务、基础金融等服务功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度被商洛市商务局评为“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