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战国魏长城文物管理所

宜君县战国魏长城文物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4-03-11 09:37
单位名称 宜君县战国魏长城文物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长城保护管理、规划、项目、资金等相关工作,加强对长城文保员的管理;负责组织、指导考古、科研、保管、鉴定等业务工作。
住所 宜君县万寿路27号
法定代表人 郭延平
开办资金 2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宜君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万元 7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战国魏长城文物管理所.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所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加大战国魏长城保护力度。一是协助长城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开展各项工作;二是配合各级政府开展的长城执法检查和项目评审工作,为长城保护工作做好服务。三是走出去向其他省市长城保护工作做的好的省份进行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四是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了县、镇(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我所代文管会分别与各乡镇(街办)签订了《2023年度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文物管理所与各文保员签订了《田野文物安全保护协议书》。五是积极开展文物安全检查活动,坚持日常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联合执法检查相结合。重点对全县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24次安全巡查,对存在问题的文保单位发放了整改通知书,并责令限期整改。六是建立文保员微信群管理制度,要求文保员定期对所看护的文保单位进行巡查并在群里上报巡查情况。(二)做好战国魏长城遗址的日常管护工作。一是要求各文保员对各自管护的墩台进行定期巡查,并将巡查照片发到文保员群里。二是定期清理墩台周边的杂草并对下水道进行疏通,确保遗址在汛期的安全。三是对战国魏长城遗址的护栏进行了维修刷新,杂草进行了清理,对六号墩台广场的土墙进行修补,对下水道盖板进行了更换,确保文物安全。(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爱我中华、护我长城”的保护氛围。一是丰富宣传载体。坚持办好“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等活动,在全县开展了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宜君战国魏长城保护万人签名”活动和长城保护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的“五进”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探索建立了与中、小学课程相衔接的教育机制,聘请长城专家学者进课堂,使青少年能够理解和掌握一定的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形成全社会了解宜君长城、支持参与保护、“人人争当长城卫士”的全民氛围。(四)积极申报项目,助力文物设施建设。一是长城本体病害处理及环境整治工程已完成,主要是对本体上的树木杂草适当清理,修通排水,步道、围栏等补修更换、整治周边环境。二是宜君战国魏长城遗址公园项目,已列入省级“十四五”相关项目储备库可支持项目清单。为了使此项目和省上关于长城保护利用规划中的其它项目得到科学合理、顺利支持,2023年4月我们邀请了省遗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对宜君县战国魏长城进行了调研,从专业的角度为我们提出战国魏长城保护利用和项目规划建议,目前正在实施中。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有效发挥长城教育职能,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宣传宜君古长城就是宣传宜君,通过全面深入持续的舆论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爱我中华,护我长城”的文化自觉,树立“人人知晓,人人有责”的保护意识,不断凝聚起爱我家园、护我长城的正能量。不仅学习了宜君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也增进了保护文物的意识和责任感。(二)通过各类培训,提高全民保护文物意识。3月份,举办群众文保员培训会2次,发出信息26条,其中省文物局官方网站发布6条,市级发布1条,县级网站发布20条。积极开展了文保员、参观群众、企事业单位、学校四个方面的满意度调查,共发出1000份调查问卷,收问卷200余份,满意度90%以上。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文保员的思想认识,增长了法律法规知识,提升了全民保护文物的意识。(三)保护文化遗产,促进当地经济繁荣。通过对战国魏长城的保护,形成了以“文物旅游、休闲度假、民宿体验”为特色的三产融合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促惠民的新路子,实现了当地农民从传统的小农经济向大农业、民宿经济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三、存在问题一是专业人才匮乏。文物保护工作政策性强、专业性强、技术要求严格,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的策划论证不仅需要超前的思维进行大胆创新,更需要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文化作为支撑,区县一级在文物价值挖掘及活化利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协调推进难。长城遗址分布距离长、不集中,保护工作难度大,涉及到的村组以及群众利益较多,矛盾复杂。同时大部分遗址及周边均为基本农田保护范围,项目落地的推进协调难度较大。三是建设资金不足。宜君县受产业现状和经济体量制约,县级财力十分有限,能够投入和配套的资金长期不足,导致在策划包装文化公园相关项目方面有心无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省市相关支持政策的争取。长城遗址公园在示范引领方面仍需继续充实完善相关内容和设施,进一步加快长城景区扩建步伐,但资金缺口较大。四、整改措施对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目标要求,结合我县魏长城遗址保护工作实际,我们建议设立市级工作专班,负责推进和协调我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一)聘请专业团队力量。在吃透上级政策意图的基础上,聘请专业技术力量认真开展实地考察和广泛调研,对清单中的项目重新进行论证修改,确保清单内项目的科学性、专业性、前瞻性。(二)广泛开展学术研讨交流。加强与省考古研究院、省文化遗产研究院、西北大学合作,对宜君县战国魏长城遗址保护、文化内涵开展深入进行探讨和研究,向市政府形成咨政报告供决策参考。(三)积极整合争取中省政策支持。以深化魏长城遗址保护和利用为重点,瞄准国土空间利用、文物保护修复、文旅业态创新等领域,全力争取相关政策及资金,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四)加大文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相关专业人才,同时委托高校和文博科研单位对我市文博人才进行定期培训、学习交流和挂职锻炼,不断提升我市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水平。五、2024年度工作计划(一)继续做好战国魏长城安全保护工作。对文保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工作热情,加大各自文物点的安全巡查和检查力度,及时整改隐患,确保文物安全无事故。(二)提升战国魏长城教育功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讲解服务水平,更好的发挥宣传教育作用。(三)加强文物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适时召开消防安全培训会,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消防演练,并学习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和相关知识,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四)积极落实战国魏长城保护项目。积极跟进尽快落地实施,完成战国魏长城偏桥段本体保护工程的省级验收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