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宜川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发布时间: 2024-03-11 09:18
单位名称 宜川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民和社会其他成员提供培训和服务。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学历教育;农业科技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住所 宜川县朝阳小区12号楼4单元301室
法定代表人 吴冬霞
开办资金 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万元 7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校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1、按照高素质农民培育要求,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结合本县实情,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坚持“一个理念”。把“谁来种地,怎样种地”这个理念作为培育工作的总思路、总目标,贯穿到培育实际工作中去,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本着要求每一位学员在农业产业发展工作中,从产业的规模、产业的效益、示范带动,技能本领等方面为目标。通过进村入户摸底走访,实地考察,村委会出具证明层层筛选,最终确定生产经营型初级高素质农民培训对象150名。2023年度我校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150人,开设苹果产业培训班,完成生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150人。累计220学时,其中理论课60学时,实训课80学时,自学70学时,考试10学时。学员考试合格率达100%,资格认定105人,认定合格率100%。云上智农评价率达到100%。2、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560人,设置苹果、食用菌、粮油、花椒和电商5个专业11个班,已全部开班培训1期,培训560人次。(二)乡村振兴产业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全县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把乡村产业振兴培训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人才支撑,以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开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以全力推进苹果、香菇、花椒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提升种养大户、致富带头人的创新开展能力和生产服务能力为宗旨,在全县范围内分层次、按类型、依产业大力开展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农户从业水平,服务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管理需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助农增收。今年我校开展苹果、花椒、食用菌、电商等培训共计17场次,1200余人次,为我县苹果更新换代、花椒提质增效、食用菌生产推广等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三)如意花椒固土保水项目我校到渭南、商洛、安康、黄陵、志丹等地深入考察,结合如意花椒固土保水示范点实验结果在调研报告中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技术人员先后到集义镇项目片区开展技术指导8次。8月30日我校组织花椒专家进行了测产,每亩花椒增产35.5%。一种坡耕地固土保水方法专利: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6月29日发出的决定,我校组织专家深入讨论,按照决定提出的问题对文件进行了重新梳理,形成正式的复审材料。8月7日收到复审请求受理通知书、案件编号:1F605911,目前等待进一步审理中。一种坡耕地固土保水方法版权:8月24日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颁发的作品登记证书,登记号:国作登字-2023-A-0018377(四)田间学校建设为了充分发挥以农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的田间学校优势,加快培育一批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服务好产业农民,提升能力与延伸服务衔接,培育适应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我校2023年在辛户村建设了一所集智慧教学、远程视频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农民田间学校场所。能够集教学、实训、科研、示范、服务一体化的实训基地。有规范、先进、齐全、完善的教室、设备、基地、制度,满足参训学员实训需求。每年培育高素质农民二百到三百名,建立了终身学习制度,定期进行后续培训,持续做好高素质农民技能的巩固提升。为周边农户开展技术服务,能够引领带动周边农户500户以上。二、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1、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根据我县产业状况,通过调研掌握农民培训需求,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一是围绕粮食、苹果、食用菌、电商、花椒等产业培训,培训采取分班、分类、分期的方式组织开展全生产周期技术培训;二是围绕广大妇女开设巾帼电商培训,充分发挥妇女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增收致富能力。2、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培训课程分为综合素养课、专业技能课、能力拓展课三类,按专业实际分段实施,一般不少于一个完整生产周期,是学员专业人技能和综合素养全面提升。3、突出三项重点工作。一是突出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围绕粮油稳产保供任务开设粮油培训班;二是突出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围绕我县现代农业重点产业链,开展苹果、食用菌、花椒产业技能培训;三是突出广大妇女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实现增收致富,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半边天”力量,开设巾帼电商培训班。4、开展两个专项行动。一是粮食油料种植大户培训行动。在英旺乡、交里乡大豆、玉米种植重点区域,重点围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加大指导服务和培训力度,确保各项技术到田入户,提升粮油作物综合发展能力。二是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行动。以行政村为单位,面向农民开展素质素养提升试点培训,培训时长为半天,培训内容为综合素质素养课程,培训形式采取现场培训与线上培训相结合方式进行。5、开展多种形式培育。利用农闲时间,结合农时季节和生产环节,采取理论教学(课堂教学、线上学习)、现场教学(实习实训)、案例观摩交流、技术帮扶、跟踪服务、考试考核、资格认定等多种形式系统全面开展教育培训。6、提供人才支撑。培训聚焦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为稳粮扩油提供人才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培育适应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人才支撑。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及下一步打算。(一)存在问题乡村振兴产业培训延伸不足。对产业的深加工(如:食用菌的开发食用、苹果的储存加工、花椒的储存烘干等)缺乏应有的力度和系统全面的规划。(二)下一步打算1、完成2023年560名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2、与省农广校对接,积极争取标准化建设项目,提升改善培训条件;3、安上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亩,试验种植粮食新品种16个、蔬菜新品种21个,遴选推广新品种3个以及相关生产资料和配套设施。4、乡村振兴产业培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乡村振兴苹果、花椒、菌类等主导产业,生产、储存、加工、销售等方面培训500人次。5、积极争取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300名,围绕粮食、苹果、食用菌、花椒、电商等产业开展培训,采用分类、分班、分期的方式开展全生产周期培训。6、继续监测花椒固土保水数据,全面推广花椒固土保水技术,加快专利申请进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