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旬阳市石门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和气象公共服务工作;承担动植物防疫和畜牧兽医监管工作;承担农业、林业、水利综合开发、技术推广、生产经营、土地流转等相关服务工作。 | |
住所 | 旬阳市石门镇谌家院社区一组 | |
法定代表人 | 何状 | |
开办资金 | 2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旬阳市石门镇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73万元 | 26.4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石门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严防死守紧盯防汛抗旱及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工作。一是汛期以来,镇农业站切实将防汛工作作为保障全镇农户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底线工作。强化组织保障,根据镇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建立完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日常业务;完善责任体系,建立防汛“三到人”台账,明确全镇9户防汛重点户撤离路线、转移地点和包抓责任人;强化物资保障,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备齐卫星电话、雨伞、雨衣、雨鞋、手摇报警器、手电筒、头灯、绳索、救生衣、铁铲等防汛物资,购置方便面、矿泉水等应急生活保障物资;四是强化督导抽查,分管领导、相关干部下村督导防汛工作10余次,在发布雨情预警后,对防汛重点户转移情况抽查10余次,对“神石路”施工弃渣侵占河道及时书面告知,督促清理到位,保障河道行洪畅通。二是组织修复疏通王家坪村、秧田坝村灌溉水渠3.2公里,修理畅通王家坪村、木瓜村灌溉管道1.2公里,保障连片水田400亩灌溉用水,配备汽油发电机、水泵、水管等抗旱物资。(二)强化指导做好动植物防疫和畜牧兽医监管工作。一是积极做好畜牧业生产的指导和服务,加强动物疫情的监测,及时召开动物防疫会议,组织防疫员开展动物防疫,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免疫率均达到90%以上。加强对全镇畜禽规模养殖场的指导,落实畜禽免疫,完善档案建设。扩大养殖保险覆盖面,落实育肥猪保险1000余头,母猪保险200余头;适时开展“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2次,在春末夏初之际为养殖大户发放消杀物资10余种200余份。二是组织村组干部、全体护林员对辖区内所有松林分布的小班地块都逐一进行了松材线虫病普查,普查率100%。辖区内交通沿线、旅游风景区、集镇周边、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等人员活动频繁的重点区域进行了复查和重点督查,涉木企业和使用松木制品单位进行了检查。本次普查共调查了全镇12个行政村的所有松林、普查面积2000亩、普查率达100%,未发现濒死及死亡松木。(三)积极探索做好林业工作。镇农业站坚持石门镇生态保护发展路线,深入发掘各村(社区)林果发展优势,巩固拐枣、茶叶等自有经济林业产业优势,引进碧根果、早熟柑橘等高附加值林果,探索林业致富路径。一是强化护林队伍建设,落实镇村两级林长制度,建立6个护林班159名护林员的护林队伍,护林员日常巡护+林长定期巡林,牢牢守住我镇森林安全,全年无森林火灾发生。二是落实经济林木到户管护,将6000余亩拐枣落实管护责任到户,将1000余亩茶叶落实管护责任到合作社和农户,巩固已成规模经济林木产业优势。三是建立木材砍伐审批制度,对农户自有杉树、松树等木材,落实镇级审批制度,实施间伐模式,打击私自盗伐私运木材。四是引进特色林果产业,落实付家庄村100亩碧根果产业园管护责任到村集体,依托庭院经济发展和“白薛路”绿化美化,栽植枇杷树100余株,新建楼房河村碧根果产业园300亩,新建曹家沟早熟柑橘产业园100亩。(四)多措并举促进农业发展。镇农业站以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培强”专项行动为契机,按中省市关于集体经济会议精神及镇党委、政府安排部署,明确集体经济发展目标,指导各村(社区)制定集体经济经营方案,谋划集体经济增收措施,开展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集体经济运行,切实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一是明确集体经济发展目标,指导12个村(社区)制定集体经济经营方案,明确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和时限;二是规范集体经济运行,开展集体经济合同规范清理专项行动,制定镇级集体经济合同规范清理实施方案,建立集体经济合同规范清理专班,指导各村(社区)清理合同372份,加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力度,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发展茶叶产业600亩,发展魔芋产业240亩,魔芋产业园区被命名为县级园区,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效果明显。深入到养殖场(户),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引导养殖场(户)坚持自繁自养,压缩、调整种群结构,指导养殖场(户)及时补栏,加强饲养技术管理提高养殖效益。目前全镇已建生猪万头养殖场1个,建千头场2个,发展养牛大户2户。以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的健康平稳有序发展,来带动和促进我镇以生猪养殖和林下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健康平稳发展;全镇拐枣产业12个村全面铺开,共栽植拐枣6000余亩。在抓好今年产业建园工作的同时,依托世高农机合作社继续抓好石门600亩茶叶管护工作。今年以来,农业站全体干部围绕粮食安全保障,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致力提升辖区内农户生产积极性。聚力推进粮食生产,全镇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800亩,种植玉米1.2万亩,种植水稻3000余亩,发展油菜、芝麻、大豆等油类作物6000余亩;推进耕地撂荒及“非粮非农化”整治,通过“农事直通”app,对反馈我镇563个地块2898.51亩疑似撂荒地块进行核实,补种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130余亩;落实种植保险370户1700余亩。(五)强化组织领导做好水利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坚持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四化”并举,狠抓河湖“清四乱”“十年禁渔”,清理河道垃圾1.2吨,环境质量日趋改善。我站一直不断加强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域岸线及采砂管理、执法监管。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工作推进体系。二是按时完成了护河员的招聘以及资料上报工作,并对新聘人员进行培训,明确护河员职责和工作要求,强化对护河员的日常管理与考核工作。三是加大执法监管,抓牢工作推进手段加大各级河长巡河力度。巡河中发现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处理不及时的村(社区),镇河长办以督办函、提醒函等形式反馈到村,督促落实整改。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农村“八清一改”为抓手,着力打造五美乡村,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三个一”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体系、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网格化管理机制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评比机制,选定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户153户、庭院经济示范户60户、示范院落12个、示范路12条,对全镇12个村(社区)80个组落实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网格管理,建立1个镇级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评审小组、12个村级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评审小组,评选出镇级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户10户。二是统筹推进庭院经济,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庭院经济发展结合,建设景观花坛600余米,栽植枇杷树100余棵,改造畜禽圈舍100余个,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药园、小果园、小养殖园”等庭院经济“五小园”200余个,打造以白薛路、石家院子、瓦窑岭为代表的人居环境-庭院经济示范院落12个。三是有力推进厕所革命,楼房河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完成改厕200座。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我镇山势狭小,河沟众多,近年来降雨量大增,防汛形势严峻,9户22人受洪水威胁。2.镇域森林覆盖面积达85%以上,多以乔、灌木为主,枯叶堆积,森林火灾隐患大。3.近年来外来物种种类增多,严重危害粮食生产安全。整改措施1.严格落实防汛三到户责任,加强气象服务,预报及时,措施落实及时,接到预警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有条件的户落实避灾搬迁。2.增强护林员管理培训,严格落实责任,加强巡山,完善紧急事件上报处置流程。3.落实统防统治,组织群众召开现场会,农技人员现场指导,按照时间节点统一防治,防止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四、下步工作打算一是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持续强化干部群众耕地保护意识,全面推进撂荒地综合整治,杜绝“撂荒地”,严控“非粮化”,不折不扣将耕地保护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二是聚力做强产业文章,持续挖掘镇域内产业发展优势,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延长产业链,做强生产供应链,以产业增收,以产业兴农,加快推进我镇产业振兴步伐;三是强化饮水安全保障,持续开展饮水安全敲门入户大排查,强化水源地管理,落实饮水管护责任,聚焦分散供水、季节性缺水、“神石路”建设沿线供水受影响农户,谋划项目,筹集资金,分类制定饮水保障措施,确保全镇农户饮水安全有保障;四是聚焦重点项目建设,聚焦龙套湾农旅产业园、碧根果产业园、黑猪养殖场、付家庄农旅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紧盯项目建设各个环节,做好跟踪服务,确保项目高效推进;五是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坚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不断创新发展模式,结合重点项目建设和辖区内产业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促进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六是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坚持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加大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宣传力度,发挥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完善评比机制,全面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改善我镇农村人居环境;七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林长制”“河长制”双发力,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我镇“绿水青山”的坚强守护者,推进生态石门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