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凌示范区> 杨凌示范区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

杨凌示范区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3-08 14:19
单位名称 杨凌示范区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示范区档案局职能,指导、协调杨陵区、管委会各部门档案工作,开展档案业务咨询服务,集中统一管理示范区各类档案资料,负责管委会各部门档案资料的接收。征集、整理及档案的开放、展览、陈列、编纂出版工作。
住所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新桥路6号政务大厦216室
法定代表人 柴小刚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24.66万元 1416.19万元
网上名称 杨凌示范区档案馆.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杨凌示范区档案馆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是继续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我馆努力克服现有馆库设施落后、存储能力不足的困难,采取倒库、增加搁架等措施,优化拓展存储空间,积极主动做好档案接收工作。2023年共接收文书档案129盒8422件,接收会计档案659本、账簿179本、报表39本,代住建局接收管理城建档案556盒709册、光盘44盒。同时,重视重大活动档案的收集工作,协调职能部门,主动开展杨凌农高会、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等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不断丰富档案馆藏。二是深入开展档案业务指导和服务工作。主动为各单位提供档案业务指导,采取上门指导和电话咨询等方式,帮助各单位解决档案收集、整理和保管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升各单位档案管理水平;档案接收工作中,严把收集整理、报送和验收等环节,对关键内容进行业务指导,与档案人员进行交流,及时了解服务对象需求,促使档案人员不断总结探索业务指导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工作水平。提升服务意识,优化档案利用程序和环节,全年共接待档案查借阅309人次,查阅各类档案2291件,复印文件资料8589页。三是扎实开展档案年度检查工作。第三季度,对示范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双管单位的档案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调研和业务指导,共检查指导30多家单位,事前印发检查通知,事后印发检查结果通报,督促协调有关单位补足档案工作短板,提升管理水平,确保档案安全。同时,督促指导杨陵区档案局馆完成杨陵区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年度检查工作。四是认真做好档案宣传和科研工作。将档案宣传融入工作日常,利用业务指导和年度检查等机会,为档案人员面对面宣传档案法规和知识。抓住关键节点开展档案宣传,今年首次跨县区开展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协调联系周至县、武功县档案部门,在三地联合开展档案文化宣传巡展,向三地群众宣传普及档案知识和地域文化。协调区属部门和单位征订《陕西档案》杂志,完成年度征订任务。重视档案科研工作,联合区内两所高校,主动开展2023年度省档案局科技项目申报工作,共申报科技项目3项,省档案局批准立项2项。一名工作人员被省档案局评为年度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五是大力实施地方志鉴书目编纂工作。发挥档案与地方志合署办公优势,档案与史志资料互相补充、互为促进。编纂并印刷了《杨凌示范区2022年大事记》;编纂并出版印刷了2022卷、2013卷《杨凌示范区年鉴》,完成了2023卷《年鉴》的出版工作,2012卷《年鉴》编纂完成并按内部用书印刷留存;协同展览局完成了《杨凌农高会志》初稿的编纂。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档案存史资政功能更加突出。有效的宣传推广、资源和利用体系建设等工作的开展,区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各单位档案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档案业务规范化法治化建设稳步推进。社会公众对档案工作的知晓率也有较大提升,来馆咨询办事人数增多,档案编研资料和查阅利用工作为单位办公、房产办理、司法诉讼等事项提供了支撑和依据,实现了档案的社会利用价值。二是地方志鉴编纂和宣传推广成效显现。志鉴书籍的推广和读志用志活动的开展,地方志工作知晓度和影响力得到提升。年内编纂和印刷出版的志鉴和《大事记》等书籍资料及时发放各单位参阅,为相关单位开展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2023年12月,我单位编纂的《杨凌示范区年鉴(2021)》被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评为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二等年鉴,被省地方志办公室评为优秀成果(年鉴类)一等年鉴。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的问题,一是档案新馆未能投用,现有馆库基础设施差,严重制约了工作的推进。二是受机构人员条件限制,无法充分发挥局馆的相关职能;三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馆藏档案没有全部实现数字化加工处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不到位,档案接收、保管和查阅利用效率不高。四是馆藏结构不合理,文书、纸质、机关公务活动的档案占比过大。针对上述问题,我馆将在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和省档案馆的领导支持下,积极争取支持和政策倾斜,努力提高人员、经费等方面的保障;主动争取协调职能部门加快档案新馆建设,集中力量尽快解决馆舍面积不足、功能老化、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同时,利用好线上线下资源和继续教育培训等途径,做好档案业务培训,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全方位做好档案业务工作。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在工作机制、经费投入、人员保障等方面持续加强保障,筑牢依法履职的各项工作基础。二是全力推进档案新馆后续建设,完善软硬件设施,尽快完成内部装修和设施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三是进一步做好档案资源建设,加大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档案收集力度,丰富和优化馆藏,逐步形成基本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需求的档案资源。四是深入推动档案法治化建设,积极开展档案法规学习和宣传,增强档案法治意识和执法能力,提升档案法治化水平。五是配合新馆建设,健全完善信息化相关设施和标准规范,使信息化工作实现突破。六是推进档案队伍建设,积极利用多种资源,加大档案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职责,为服务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12月,我单位编纂的《杨凌示范区年鉴(2021)》被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评为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二等年鉴,被省地方志办公室评为优秀成果(年鉴类)一等年鉴。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