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行政审批服务保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工作提供网络技术支撑和后勤保障服务,承担审批服务数据统计、分析工作;负责服务大厅审批服务平台和宝塔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及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软件升级、技术培训和日常维护工作;负责服务大厅后勤保障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新区为民服务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宗世尧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4万元 | 38.1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行政审批服务保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行政审批服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1、完成了《宝塔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编制工作,实现了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化管理。按照中、省、市关于行政许可清单化管理工作要求,对照2022版事项清单,结合实际工作,编制完成了《宝塔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共梳理确定我区行政许可事项263项,对49项行政职权作新的调整,其中:新增3项,修改许可事项名称1项;减少4项;根据我区实际调整主管部门和实施机关的41项。同时按照《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认真做好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认领和划转工作的函》文件要求,在事项梳理平台中完成了对区级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认领和部门划转工作,确保依法设定在我区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2、完成了“一件事一次办”的落地应用。起草并印发了《关于印发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工作方案的通知》等相关文件,依托政务服务平台设置了一件事一次办专栏,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一件事一次办”综合受理窗口。目前,全省推行的15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中除新生儿、企业准营、扶残助困3个事项以外,其余12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已全部在延安政务服务网上线运行,使用“一件事一次办”系统共办理了审批业务57件。3、完成了委托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将个体户登记、卫生健康、食品经营、民生保障等共计7项行政审批事项委托至乡镇、街办负责实施。由于网络、账号限制等实际工作,目前完成了所有乡镇街办个体工商户登记、小餐饮经营许可等4项行政许可事项下放工作。4、全力做好重点项目服务保障工作。成立了“重点项目建设手续办理包抓工作专班”,对85个重点项目实行“专班专人专责”抓项目工作机制,进行“清单制+预警制”管理,坚持提前介入、主动对接,开辟绿色通道、提供“预约+无休服务”,开展审批下工地、进企业、送上门等活动,全力保障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见效。此外,大力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实施“多评合一”评审,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今年共办理项目建设相关事项480余件,其中政府投资类项目102件,企业投资项目备案18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42件,建设工程施工许可89件等,办结项目投资额81.5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3.47%。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完成了行政审批“纾难解困”大讨论活动。深入查摆了分管科室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全体会议讨论、与法律顾问咨询,目前所有问题均已完成整改。同时及时与省局各处室、技术部以及各兄弟县区业务人员及时对接解决工作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和疑问,确保审批业务不出问题,不出纰漏,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2、实行“您动嘴、我来办、当场办结”的工作模式。在商事登记中不需要申请人提供申请材料,只需要带着身份证,口述开办个体户和企业的各项登记信息,由工作人员负责填写表格、上传资料,协助其完成实名认证,并提供注册登记、公章刻制、税务、社保和预约银行开户等全链条专业化服务。3、持续推进跨市(区)通办。联合宝鸡市凤县行行政审批服务保障中心推出商事登记类1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市办理”,与蒲城县行行政审批服务保障中心推出商事登记类、市场服务类共109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市办理”,进一步延伸了服务触角,切实方便两地企业群众就近办理业务。4、深入推进“信易批”落实应用。将“信用”和行政审批相结合,开通“绿色通道”,推行“信用+秒批”、“信用+容缺”、“信用+告知承诺”的审批方式,让守信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快更方便。建设了金延安、吾悦广场等8个“信易批”街区,通过实行“打包受理、集中审批、统一办结”的审批模式,让守信主体享受信用红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信用动能”。今年五一前夕,通过为延安1938“信易批”街区实行“信用+”审批模式,提供提前介入、批前指导服务,让街区商户在五一黄金周来临前顺利开业。5、开展上门服务、集中办证活动。针对入驻商户多、办件量大的商业综合体,我局推出了上门答疑解惑、现场办公、集中办证服务举措,把窗口“开”在家门口,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今年以来,我局工作人员多次前往红星美凯龙商场、向阳沟批发市场等,现场帮助商户完成业务办理,切实做到了让群众办事省心又省力。6、大力推广“不见面审批”。在医师、护士执业注册、营业性演出、商事登记等事项过程中,引导企业群众网上办、掌上办,通过全程网办、电子证照、快递邮寄等形式,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切实提升企业办事体验。7、建立电话回访和审批档案审查机制。由监督监察科每月对办事企业群众进行电话回访,严格审核各业务科室的审批档案,及时了解工作人员在审批过程中的依法办事情况和服务态度,及时纠偏,确保审批服务行为文明、服务方式便民、事项办理规范。三、存在问题1、信息共享不到位。目前,陕西省政务服务网与各部门(单位)审批专网数据信息壁垒未打通,共享网络未建立,难以实现资源共享,致使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事项的二次录入,工作量大幅增加。2、信用体系不完善。目前,工商、金融、税务系统的信用体系已建成,但行业间信用信息始终存在分割和共享不及时的问题,影响了审批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无法完成与审批平台的数据对接,在审批平台办理业务时,不能直接辨别该企业和个人是否为诚信企业和个人,使得“信易批”作用发挥受限。四、整改措施1、制定行政许可实施规范和行政备案事项清单。根据市级行政许可实施规范和办事指南,以《宝塔区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2023版)为基础,依法严格制定我区行政许可实施规范和办事指南,逐项明确事项名称、设定实施依据等基本要素。将行政备案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事项平台统一管理,并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行网上办理、一网通办。2、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提升便利度。按照“实际需要、宜放则放”的原则,探索更多行政审批事项下放至乡镇街办。对已委托下放至乡镇街办的事项,建立健全放权赋权“回头看”长效机制,推动乡镇、街办加强承接能力建设,确保下放权力“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3、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贯穿融入审批服务全流程,严把行政审批关口和法律底线,积极推动制度常态化效应发挥,构建更加严密的行政审批监督体系,努力打造依法审批的安全锁和防火墙,助推延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4、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破解政务服务“兜底难”难题。充分发挥政务大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作用,构建线上评价、线下评价、社会各界综合点评的“好差评”体系,形成评价、核实、整改、反馈、复核、监督全流程衔接,推进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提升。5、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咨询引导、帮办代办等服务流程,持续提供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绿色通道等便民举措,精心打造张思德志愿服务品牌,建立全能型志愿服务队伍,优化大厅进驻事项,推动更多事项实现跨部门、跨层级集成化联办,全面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