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宜川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3-08 10:19
单位名称 宜川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城市管理提供执法保障服务。承担执法队伍的建设管理,负责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执法指导、统筹协调、组织调度、监督和考核方面工作。
住所 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党湾街城管监察业务综合楼2楼
法定代表人 冯延江
开办资金 92.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宜川县城市管理执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万元 33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我队在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有序开展,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现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队伍建设,开展执法培训。为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全面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我队行政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我队从2月17日开始,开展了为期15天的行政执法培训。结合日常执法办案中存在的实体和程序方面的问题,通过理论讲解、案例模拟、典型分析执法等多种形式,围绕证据收集、办理流程、审核审批等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细致地讲解和指导,同时根据《延安市城市市容市貌管理条例》相关条例对日常工作中常见的典型案例和易错环节进行了重点讲解,就相关案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确保今后办案中避免类似情况出现。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队员的法律素养,切实增强了队员的法治观念,推动了城管执法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强市容管理,加强“十乱整治”。加强日常市容市貌管理,扎实进行“十乱整治”。累计处理清理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流动商贩、噪音扰民等各类违规行为5800余起;对“乱扔乱倒”进行整治。对城区餐饮店的泔水乱倾倒进行查处,对城管监控覆盖区域定点予以监控,对监控不能覆盖的区域采取执法人员不定时巡查方式予以监管,累计查处乱倒污水门店3家。加强与各乡镇、丹州街道办及相关单位关于建筑垃圾排查信息对接,加大对乱倒建筑垃圾行为进行查处,累计查处乱倒建筑垃圾行为28起,有效遏制了“乱倒”行为的发生;对“乱贴乱挂”、户外广告进行整治,对城区门店玻璃门广告及墙体两侧、电线杆、广告栏、楼体等处张贴(悬挂)的喷绘布、宣传海报、小广告、横幅、小商品等进行了彻底清理。累计清理各类乱贴挂5600余起、广告牌匾150个,清洗临街店面门头牌匾330家,户外广告多、烂、劣现象得到根本改善,街景立面有了明显改观;对“乱停乱放”进行整治。充分发挥“城管+交警”模式,对违规占用人行道路停放的机动车辆依法进行查处,对在人行道不按指示标牌停放的非机动车予以纠正,累计整治乱停乱放行为3800余起,机动车辆挤占人行道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加强规划执法工作。加强规划执法监督检查,保持查处违法建设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共查处违法建设22起,责令停工5起,拆除8起,责令整改1起,行政处罚8起。、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一是在餐饮油烟治理方面,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安装合格的油烟净化设备,要求210家餐饮单位安装了合格的油烟净化设备,同时对于6家1000㎡以上的餐饮单位,全部要求安装了油烟在线数据监控系统,并接入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确保达标排放。加强日常执法检查,督促餐饮单位定期对油烟处理设施清洗维护并建立台账;倡导县城区所有露天烧烤全部入室或进院经营,同时安装油烟净化设备,使用环保烧烤炉具。目前,城区烧烤炉全部入室作业,且更换为环保炉具。二是在烟花爆竹、燃杂燃非治理方面,持续加强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倡导使用电子鞭炮,对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今年以来,共查处各类燃放烟花爆竹行为30余起。加强执法检查,对露天焚烧垃圾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三是在扬尘污染治理方面,持续加强城区建筑工地扬尘监管,要求建筑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今年以来,共查处建筑工地扬尘污染2起;加强渣土运输车辆的监管,一是严格要求渣土运输车辆必须密闭运输。二是严格要求渣土运输车辆不得带泥上路。今年以来,共查处渣土运输扬尘污染1起。、加强市场管理。一是对环东路市场的日常管理,加强日常巡查检查,确保市场内秩序规范有序、文明整洁;二是积极响应国家地摊经济政策,发展户外经济、夜经济相关精神,在不影响市容和交通的情况下,在城区石沟坪广场、金瀑广场等合理位置规划设置便民临时摊点10处,加强管理,规范运营。(六)、加强“空中网线”整治。按照谁设置谁监管的原则,我队积极协调移动、联通、电信、广电、四家企业进行了实地查看,召开了规范整治城区“空中网线”工作推进会,进一步落实了任务,夯实了责任。一是完成彩虹桥存在的乱拉乱设、垂落线缆、网线杂乱等线缆乱象问题的清理整治;二是完成彩虹步道沿线存在的乱拉乱设、跨楼搭设、垂落线缆、网线杂乱剪线拔杆等线缆乱象问题的清理整治;三是联合丹州街道办、县物业办、网信中心等部门,对朝阳小区、夜月商城、工商局家属楼、国税局家属楼、老区办家属楼、人大家属楼、东方小区、湖滨花园、盛园小区等40多个小区凌乱线路突出问题的清理整治;四是要求“空中网线”责任单位加强日常线缆维修和管理,把破损的、乱搭乱设的线缆及时更换维修,杜绝老化、短路等安全隐患的产生。通过整治,有效地解决了一些空中线缆乱象问题。二、经济社会效益情况一年来,城市管理的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经济效益方面,以开展地摊经济、户外经济、夜经济为抓手,以设立便民市场为平台,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从业者的经济收入,达到了有效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二是在社会效益方面,我队认真开展了执法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执法技能,彰显法律公平,促进了城市法治化建设,为建设法治社会奠定了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三是在生态效益方面,通过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提高了空气质量,改善了人居环境。四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通过“十乱治理”、规范市场行为、“空中网线”治理等工作,全面提高了城市环境面貌,创造了宜居宜业的营商环境,为我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称赞。三、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年来,城市管理工作在全队人员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工作也从多部门分散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新的职能要求与执法队员的工作技能还存在差距,城市治理结果还不够满意,存在整治-反弹-整治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我队提出三个整改措施及工作计划:加大宣传引导,提高城市管理人人参与意愿。宣传活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目标,利用数字化城管监测平台,进社区、进校园、进经营市场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逐步形成我们的县城环境我们爱,人人爱环境,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从根本上改变各种违法违规反弹现象。2、引进专业人才,继续加强加大法律法规培训,加强制度学习,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技能,做到依法依规管理,创造整洁有序的从业环境。3、落实定人定岗定责制度,加强执法监察,加强人员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行“7.2.1”工作法,就是百分之七十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百分之二十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百分之十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灵活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方法方式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宜居宜业氛围,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