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治沟造地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

宜川县治沟造地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3-08 10:16
单位名称 宜川县治沟造地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治沟造地工作提供协调和服务。协调申报治沟造地工程项目,负责技术质量监督检查及项目验收工作。
住所 宜川县丹州镇西大街
法定代表人 冯旭柏
开办资金 3.5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国土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8万元 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自然资源局及市治沟造地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我办以治沟造地作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大力挖掘土地资源,切实增加耕地面积,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有力贡献。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一、治沟造地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一)项目前期批复情况2012年6月延安市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陕政函〔2012〕114号)批准项目立项建设。2012年9月陕西省延安市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国土资函〔2012〕734号)将延安市治沟造地列入全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2013年11月22日,原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同意陕西省延安市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国土资函〔2013〕914号),批准实施陕西省延安市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二)项目实施情况宜川县治沟造地项目批复后,我单位积极组织开展前期的项目立项、设计评审、招投标等相关工作。重大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资金指标由市财政直接下达至县区财政;工程款拨付严格执行“报账制”,按工程进度统一报批、拨付;项目完工后,及时进行财务决算审计,同时利用电子监督平台管理资金,资金使用管理规范,保证了资金运行的安全。整体项目实施过程中执行了项目公告制、合同制、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审计制等六项制度,项目建设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截止目前,我办共实施治沟造地子项目8个,共涉及5个乡镇,71个行政村,于2019年10月全部完成建设任务,2020年10月通过省级整体验收。子项目完成建设规模1873.35公顷,高标准农田面积1423.52公顷,新增耕地611.64公顷,完成投资16540.51万元。全面完成了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建设任务,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产能,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应有贡献。(三)项目后期管护工作及群众满意度项目建设后的管护主体明确。项目完工后进行了资产移交,签订了管护协议,明确了管护责任主体。项目区设立了标志牌,建成后的耕地纳入了基本农田保护范围。整治后的土地资产为项目区行政村增加了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提高了土地质量和等级,不仅有效增加了高标准农田面积,而且使耕地更加集中连片,建成的沟坝地地势平坦宽阔、水肥条件好、蓄水保墒,耕地质量等级明显提高,耕地产能得到大大提高。实地调研,工程实施后种植玉米亩均可增产200公斤以上,1亩沟坝地产量相当于5-7亩坡耕地产量,年均增产粮食8.4万吨,真正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项目区群众对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满意度较高。(四)治沟造地项目新增耕地报备入库情况2023年根据省市工作安排及《延安市治沟造地项目新增耕地报备入库情况的通报》有关要求,我办对存在水毁、撂荒等问题的877.17亩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进行了修复和重新平整。完成了市上下达我县的6个子项目,总计2769.30亩新增耕地报备入库工作,目前6个子项目均已进入市级审核阶段。二、治沟造地项目实现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防洪抗灾能力逐步增强。治沟造地工程是以小流城为单元,在综合考虑流域地形、面积、降水和径流等自然因素的基础上而实施的工程措施,做到了田、坝、路、林、渠、排水相配套,形成了安全、稳定、高效的自然灾害防御系统。(二)退耕还林成果进一步巩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项目区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促进了项目开挖坡面植被快速恢复和生态保护,退耕还林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三)山水林田湖得到综合治理,绿水、青山、良田生态有机体逐步形成。治沟造地工程的实施,有效落实了山、水、林、田、路、坝为一体的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治理,进一步提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绿水青山随处可见,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三、存在问题项目建设后的管护问题。项目完工后进行了资产移交,签订了管护协议,明确了管护责任主体。虽然管护主体基本明确,但某些项目区所在区域乡(镇)分管领导或村主要领导不够重视,在他们的责权范围内未安排资金,由于没有运行管护资金,缺乏专职管理人员,加上耕地基础设施是公共产品,村民很少有足够的动力去自觉维护,少不了受到人为和自然的损坏,使农田不能使用到正常年限,降低了工程投资效益。四、整改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各主体责任意识。为了切实搞好建后管护工作,在项目区广泛动员、深入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墙报专栏形式大力宣传工程管护的重大意义。让项目区干部群众都要爱护设施,积极自觉地参与项目的后期管理工作。五、下一步打算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尊重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久久为功,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压实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决不突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