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志丹县> 志丹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志丹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3-08 10:10
单位名称 志丹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单位用工提供服务。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执行;检查用工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受理对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
住所 志丹县人力资源市场
法定代表人 杨张龙
开办资金 32.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志丹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万元 3.3万元
网上名称 志丹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我单位遵守《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抓实三个“层面”,实行立体治理。一是全面安排部署,确保“根治欠薪”目标明确。按照中央和省、市“根治欠薪”工作要求,我们先后出台了《2021年度志丹县根治欠薪年度计划》《志丹县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试行办法》《关于加强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和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根据部门职责分解细化各单位的目标任务,确保“根治欠薪”工作有的放矢。二是注重任务落实,力促“根治欠薪”有序推进。通过定期调度、专项督查,全面掌握“根治欠薪”工作的进展情况,并采取召开专题会等方式,及时研究解决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推动“根治欠薪”工作严格按既定计划推进。三是抓实部门协作,形成“根治欠薪强大合力。县根治欠薪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监督职能,多次召集住建、交通、水务等行业主管部门召开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题会议,形成了多部门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二)突出三条“主线”,拓宽治理渠道。一是坚守日常监管“底线”。落实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发挥劳动保障监察职能;发挥人社部门监督监察职能,着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二是筑牢依法治理“红线”。始终保持“根治欠薪的高压态势,多次组织检察、财政、公安、司法、工会等部门开展欠薪排查处置联合行动,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清欠、人力资源市场整顿、禁止使用童工、劳动合同的签订、根治欠薪行动等5项专项检查,共对800多家用人单位进行检查,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343件,截止目前立案查处并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2起,为22余名农民工追回工资91.8万元。三是畅通投诉举报“快线”。依托专用投拆举报热线6622404及“12345”热线、根治欠薪平台等多种渠道,广泛受理群众投诉举报。2021年共接待来访群1148人次(其中政策咨询221人次,举报投诉927人次),共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218起(其中根治欠薪平台152起、12345热线15起、上级交办案件3起、纪委巡视案件1起、信访案件5起、来访案件35起、两网化案件7起),目前已办结210起,结案率96%。帮助927名劳动者讨回被拖欠工资2275万元,有效的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紧盯三大“重点”,严格风险防控。一是主攻工程建设“据点”。严格贯彻执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重点对全县工程建设项目推行维权信息公示牌、用工实名制、工资专用账户、按月足额支付工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八项制度,有效规范了全县在建工程项目的农民工工资支付,及时整改了一处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管理不规范、薪资支付不及时的问题。二是力堵行业监管“漏点”。结合工作实际,对石油、住建、水务、交通、教育、电力等欠薪较多部门提前打了“预防针”,各单位进一步强化行业监管,限期办结欠薪案件,完成指定工作任务。截至2021年11月底,对2385余家用人单位进行了2021年度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和劳动保障定期监察检查。三是严抓实管,全面清零。按照“项目全覆盖、制度全落实、资料标准化”的要求,针对发现问题,及时督促限期改进,所有工程全部实现了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工资保证金、总包代发、设立维权公示牌等八项制度百分百全覆盖。同时,根据省、市工作安排及相关文件要求,精心组织,认真摸排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纳情况,截至目前,我县工资保证金缴存单位共62家,工资保证金600余万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