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县> 富县教学研究室

富县教学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4-03-08 09:34
单位名称 富县教学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各级学校招生师资培训。
住所 富县城关小学后院
法定代表人 袁永胜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06万元 8.47万元
网上名称 富县教学研究室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我单位遵守《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富县教学研究室在县教科体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教研中心的精心指导下,全面发挥“研究、指导、管理、服务、引领”的工作职能,以稳步提高全县教育质量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以课堂教学大赛、教育教学视导和教师培训为抓手,加强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研究,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有力推动了我县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按照年度计划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就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主要工作。1.坚持常态化学习。一是系统学习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二十大”以来教育方面的相关内容,继续学习近年来中、省、市出台的“双减”和“五项管理”等有关教育发展改革的政策文件。二是扎实开展定时定点定人定主题研修活动,全体人员每周推荐上传分享群文章一篇,每周一例会安排1名教研员组织开展主题研讨活动。三是组织全体教研员对新课标开展了多轮次的讨论学习,通过学中思,思中悟,悟中行,知行合一,推进学科融合,全面提高教研员的专业理论水平。2.以培训助成长,助推教师专业发展。一是开展集中培训。利用暑期邀请多位全国优秀教师、省级名师从师德师风建设、班级建设、教育惩戒、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管理、教师专业技能等方面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累计开展9天,培训18场次,参训人数达1400余人。同时组织37名校园长后备人才外出宝鸡进行综合能力提升研修学习。二是积极开展“走出去”活动。先后外派4名教研员参与了国培省培项目,返回后开展了室本反馈研讨活动。三是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活动。对2022年、2023年特岗教师及学校中层领导约180人进行了3天10场次的岗前培训,对172名县级课堂教学大赛参赛教师、教研员、学校管理人员分两场进行了微型课培训,对幼儿园专业技能大赛参赛教师及各园园长、中层、骨干教师280人进行了1天2场次的专业技能提升专题培训。四是积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云教研”网络教研、2023年全省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与能力提升研讨、延安教研大讲堂系列讲座、延安市中小学思政课大练兵、中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阅读交流等线上培训活动。3.通过过程指导,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一是对初级中学、羊泉中学、吉子现中心小学、富北实验学校、寺仙中心小学、北教场小学、交道中心小学、直罗中心小学进行教学视导,累计听评课240余节,面对面指导教师130余人,送教20余节,针对各校存在的问题,召开反馈会议,印发视导反馈报告,提出了改进意见,限期整改。二是开展“双减”调研。按照国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安排,对城关小学、茶坊小学进行“双减”专项工作突击抽查,就“双减”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召开了专题反馈会议,不断助推全县“双减”工作按阶段有序推进。三是扎实开展城乡结对帮扶工作。13名教研员参与结对帮扶工作,各包抓教研员开展听、评、议、研相关活动25次,指导教师明确方向、拓宽思路、改进方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4、统筹安排,做好教学质量监测工作。安排开展全县初中、小学教学质量调研工作,对小学三、六年级,初中七年级共15个科目进行了教学质量监测,采取异校交叉监考的形式,实行网上统一阅卷,对全县教学质量现状进行了摸底,并对质量监测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落实改进措施。积极开展中考备考工作,总结中考得失,及时召开分析总结会议,科学制定备考方案,扎实开展各环节步骤过程指导,为下一步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方向。5、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秉承“问题即课题”,坚持问题导向,制订了《富县课题研究阶段实施要求》,从教育教学热点和难点问题出发开展课题研究。先后组织申报立项省级课题4个,市级规划课题6个、微型课题103个,截至目前已顺利结题省级课题2个,市级规划课题4个、微型课题102个,通过研究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课题研究工作在规范化、高质量化中稳步推进。二、取得成效。1.组织各类竞赛,发展教师优势特长。开展了2023年富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能手评选活动,通过14天的校级比赛上报推荐参赛教师107名,4月14日对参赛教师进行了资格审查,4月19日,组织开展了参赛教师培训会,4月21日召开专题工作会议,4月23日县级赛教在5个赛点同时进行,参赛教师通过备课,上课,说课,答辩环节展开比拼,评委组现场打分并进行点评,择优选拔向市级推荐22人,20人获市级教学能手,53人获县级教学能手荣誉。组织参加了延安市第二届STEM教育教学竞赛活动,全市15名获奖教师中我县有3人获奖。开展了全县幼儿园保育员大赛、幼儿园教师技能大赛、课堂教学大赛等活动,累计60人参加了县级比赛,获得县级荣誉36人,市级荣誉7人,省级荣誉2人。组织开展了延安市优秀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及“我的教育故事”大赛活动,累计报送参赛作品报送389件,获奖件数是153件,其中一等奖23件,二等奖45件,三等奖85件。2.多措并举、突出本土特色。一是为了进一步优化片区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本土优质学校、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印发了《富县联片教研工作实施方案》,9个联片教研组累计开展相关联片教研活动20余次,片区内各校在理念碰撞与信息共享中扬长避短,有力促进了各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二是在全县择优选拔聘用了25名兼职教研员,补充了现有专职教研员学科性短缺现状。三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小学英语教师对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理解,积极探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组织全县小学英语教师开展了“鄜州之秋”英语教学观摩交流活动,通过城乡优秀教师的4节示范课、4场微报告和现场交流,有效提升我县城乡英语教师的专业技能。三、存在问题。1.学习方面。支部及教研室安排的学习活动,全体人员能够很好地参加,但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系统性不够。主动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不强,对学习的知识掌握的不够系统、全面,理解的还不够深刻和透彻,通过学习能力提升效果不明显。2.教研员配备方面。高中无教研员,中教组6人(语、数、英、物理、道德与法治、美术各1人)、小教组3人(数学、英语、科学各1人)、学前组2人,教研员存在严重的学科性短缺。3.教研经费方面。教研室要承担现办公地点的物业,水电气,日常办公,教师培训、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支出,存在经费严重短缺问题。四、工作打算。1.加强学习。结合单位实际完善常态化学习机制,高效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每周一的专业知识研讨活动,把学习的成效转化为能力的提升,切实提升全体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技能水平。2.争取经费投入和教研员配备。一方面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经费投入,另一方面多方筹措,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开展。争取教研员的配备,在配备不到位的情况下,不断提升现有教研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充分发挥遴选兼职教研员作用,多措并举弥补教研员短缺问题。教研工作永远在路上,接下来我室将继续扎实开展教科研各项工作,为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贡献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