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咸阳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08 08:49
单位名称 咸阳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做好市级机关事业单位事务的管理工作。拟订实施机关事务政策、制度,确定机关后勤服务项目、标准,推进办公用房配置使用,清理违规占用办公用房,开展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大宗办公设施购买初审、调配
住所 咸阳市秦都区渭阳中路6号市政府大楼六层
法定代表人 李立战
开办资金 1110.0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90.01万元 1296.6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政府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全面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工作,现报告如下。一、工作完成情况(一)聚焦全周期公务用车管理,集约节约促协同。将全市3265辆公务用车纳入信息平台,统筹财政保障车辆“统一调度”和执法执勤车辆“一键执法”,对超速、未审批出车、定位离线等实时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定期约谈通报。印发《咸阳市公务用车跨区域跨层级调度联勤保障暂行办法》,设立公务用车调度平台14个,打破界限统筹使用,探索建立了“市级总调度平台+县市区”的跨层级调度模式。积极推广同区域合并派车、顺风车等方式,合理调配集中统管公务用车,保障公务出行需求。持续完善编制管理、保障经费、处置配备、调度派遣、运行保障和监督管理“六统一、六制度(细则)”,建立“一车一档”,不断做深做实公务用车“配置—运行—维修—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二)聚焦全场景闲置资产处置,优化整合强共享。申请开通国管局公物仓信息平台(地方版),为106家市级单位开设资产录入账户,开辟线上查询统计、在线调剂等10项功能,入仓闲置资产4类184件,原值102.2万元。印发《咸阳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管理办法》,细化了资产入仓、调拨、借用、退仓等工作流程。采取统管共用、需求差异调剂、多渠道对接需求等方式,先后跨层级调剂资产11件,向市级单位和临时机构出借资产60件,节约资产购置经费35万余元。(三)聚焦全要素办公用房管理,规范配置重统筹。持续强化“四统一”管理,对各单位年度维修改造计划逐一实地查看、从严把控,坚决禁止实施不必要的维修或更换项目,共审批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租用、大中维修及改造项目37个、7万平方米。对因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因素影响不适宜办公的房产,进行公开招租,年租赁收入262.32万元。开展违规使用办公用房监督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建立问题清单推动整改落实。(四)聚焦全链条公共机构节能,争创示范蓄动能。市县两级768家单位建成节约型机关(占全市单位总数90.67%),78家公共机构创建为省级节水型单位,连续三年新能源汽车更新占年度更新总量的30%以上。渭城中学新建教学楼实现建筑综合节能率55.14%,获批三星级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认证。市税务局等3家单位被国管局评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建立“三表一布”和“四项制度”,推动反食品浪费工作走深走实。(五)聚焦全方位服务保障工作,热情周到创品牌。突出用真心、行匠心、无私心的“三心”管理模式,全力做好市政府机关餐厅的承接工作。高质量保障第十八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等市级重大活动顺利举办。建立“周例会、月通报、季点评”安全评估机制,多形式开展驾驶人员知识测试、岗位练兵,去年市级公务用车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狠抓“两个专项建设”,对标走在前、作示范的要求,守正创新、有为进取,探索出“346”公务出行新模式和公物仓建设“四个坚持”新路径,受到国管局、省中心高度肯定。目前,公务用车专项领域建设和公物仓创新试点均已通过国管局复评验收,我中心被国管局授予“公物仓创新试点单位”称号。二是忠诚践行“两个更好服务”,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创新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立足现有资产,“小步快跑”推动集中统一管理,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得到跨越式提升。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机制体制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市县两级机关事务部门存在机构性质不统一,职能不对应,人才缺乏等问题,新时代新要求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难以高效落实。二是保障资源与服务需求不相适应。“小而全”的后勤保障模式导致硬件设施小散旧,会议室、停车场、餐饮等资源难以整合共享,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四、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打算聚焦资产管理这个重要基础,在提高管理效能、提升保障能力上谋思路、抓落实、见成效。一是当好国有资产“大管家”。建立健全办公用房档案,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办公用房权属登记;严格办公用房修缮、租用等事项审批,加强安全排查整改,加大闲置房产调剂力度,提升办公用房配置效率;持续完善公物仓物资归集、调剂、借用、处置等业务流程,推进市本级实体仓建设,发挥好公物仓共享共用效能。二是当好勤俭办事“示范员”。统筹推进节约型机关、节水型单位、无废机关等“九项创建”;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推动更多能源费用托管等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落地;紧扣食品采购、储存、加工、消费以及厨余垃圾处理等全过程、全环节,完善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推进“光盘行动”。三是当好后勤保障“服务队”。探索建立市级部门和县域之间跨区域调度模式,一处申办、全程服务、全网联动,推动一般公务用车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共用;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实行管办分离,推动机关餐饮市场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围绕市级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不断完善服务保障方案,推动任务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全力打造机关运行保障“金名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