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旬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旬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是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开拓新局的重要举措,是盘活基层、打牢基础的重要改革,是新形式下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以综合利用阵地资源为基础支撑;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工作导向。 | |
住所 | 旬邑县阳光大道商业水街 | |
法定代表人 | 罗鹏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旬邑县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19万元 | 4.5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坚持把“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使命任务,紧紧围绕“12383”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体系,不断加强阵地建设、建强志愿队伍、塑造品牌项目、创新活动载体、大力推广平台和健全保障机制,扎实开展了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使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阵地建设,持续提升文明实践辐射力。按照打造文明实践“十百千万”体系要求,聚焦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五有”阵地建设标准,全县在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实践所、184个实践站三级阵地全覆盖的基础上,提升打造了职田镇等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和城关街道东关社区等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职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分别成功创建为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示范所;整合打造了以县体育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县文化馆、张俊彪文学艺术馆、县博物馆、泰塔文化园为核心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以交通安全主题广场、“119”消防主题广场、廉洁文化广场、科技科普广场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县级命名了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点),马栏革命旧址、马家堡关中特区旧址实践基地首批被命名的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马栏革命旧址实践基地成功创建为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有力提升了全县文明实践场所阵地辐射带动力。(二)建强志愿队伍,持续提升文明实践引领力。按照建设数量充足、活力充沛的志愿服务队伍要求,聚焦志愿服务队伍配备,进一步加强了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配置“8+3”志愿服务队伍(“8”即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八支常备志愿服务队伍,“3”即红色同心、惠民连心、文化养心三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每个镇所配置10支志愿服务队伍、村站结合自身特色配置2支以上特色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全县拥有400余支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伍来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乡土文化人才、农村党员干部、社区志愿者、产业带头人、科技能人、“五老”人员、退休文化工作者、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志愿者达9000余人;聘任了旬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少先队校外辅导员”12名,旬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24名,县委党校讲师段朋恩同志被聘任为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有效地激发了志愿服务队伍的活力。同时,成功举办了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暨志愿服务工作培训班、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专题培训,以及10个镇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题培训会,提高了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了全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引领力。(三)塑造品牌项目,持续提升文明实践吸引力。坚持以品牌培育为目标,立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先后培育了“先锋引领举旗帜”“传承基因聚民心”“助学支教育新人”“提神振气兴文化”“移风易俗展形象”“法制教育扬正气”“扶贫帮困解民忧”“守护健康心连心”“马栏新号角”“安‘心’家·暖童心”“城市啄木鸟”等13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其中接地气、有特色的“马栏新号角”志愿服务品牌,吹响了全县新时代志愿服务“集结号”。镇所、村(社区)站培育了“情系夕阳·同沐阳光”“一老一小”等多个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大幅提升了文明实践项目品牌吸引力。(四)创新活动载体,持续提升文明实践感染力。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服务宗旨,按照“规范化管理、常态化开展”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了“马栏新号角”“习语润咸·邑言益行”“平安创建”宣传宣讲活动;举办了“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暨庆“七一”主题演讲大赛、“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网上知识答题,为推动旬邑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利用节日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了首届全民阅读文化节、全民运动会、旬邑县2023年群众文化节暨“清凉旬邑”夏季纳凉节系列活动,“考后学生心理调适”“捡烟头换礼品”“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节日”系列文明实践活动,营造了浓厚宣传氛围。以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为契机,举办了“旬邑县‘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开展了“高考志愿填报”“科技活动周”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掀起了志愿服务活动热潮。今年以来,围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科学普及、卫生环保、文明劝导、爱心助考等内容,累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28.3万人,推动全社会形成了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五)全力推广平台,持续提升文明实践影响力。坚持实施文明实践线上融合行动,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云服务平台理论教育、文化引导、科技科普、健身体育、卫生健康“五大服务平台”,动态发布供需信息,采取“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模式,为群众提供“点单式”服务,促进了文明实践工作高效运行;大力推广“旬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微信公众号、“德善古豳”视频号等线上宣传平台,公众号发布稿件311篇、视频号51个;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和工作实效,扩大宣传覆盖面,中省级媒体发表稿件38篇、市级媒体发表稿件74篇,全面提升了全县文明实践宣传影响力。二、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一)筑牢思想文化阵地。按照打造文明实践“十百千万”体系要求,全县在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实践所、184个实践站三级阵地全覆盖的基础上,提升打造了职田镇等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和城关街道东关社区等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有力提升了全县文明实践场所阵地辐射带动力,进一步筑牢了思想文化阵地。(二)推动志愿服务全面发展。聚焦志愿服务队伍配备,全县拥有400余支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达9000余人,聘任了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少先队校外辅导员”12名,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24名,县委党校讲师段朋恩同志被聘任为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举办了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暨志愿服务工作培训班、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专题培训,以及10个镇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题培训会,有效地激发了志愿服务队伍的活力。(三)促进保障机制长效化。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时对镇办月开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情况进行总结通报,县考核办将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各级各部门严格对照年度文明实践活动计划,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思考,精心部署,党委领导亲自抓、带头做,确保文明实践各项任务有力有序推进,有效促进了文明实践工作保障机制长效化。三、存在问题虽然我们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实践,但在项目创新、融合推进、活动载体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由于个别项目在提质增效上做得不够全面、创新不够大胆,组织号召力还不够强、群众参与度还不够高、成效还不够明显,还需及时总结经验,以形成强大的品牌示范效应。二是由于文明实践工作涉及面广,既要探索“媒体融合+文明实践”工作模式,又要灵活运用融媒体矩阵等技术手段,在推动“两个中心”融合发展上做的还不够好。三是由于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还较为单一、利用传统手段较多,在挖掘地方特色和活动更加多元化、更具针对性上还需进一步强化。四、整改措施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主要将采取以下几点措施,加以整改:一是突破创新不够大胆的局限,全面在项目提质增效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组织号召力、提高群众参与度,逐步提升项目,及时总结经验,最大限度发挥品牌示范效应。二是探索实践“媒体融合+文明实践”工作模式,扎实学习融媒体矩阵等技术手段,积极推动“两个中心”融合发展,全力推进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三是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不断拓宽文明实践活动载体,注重围绕群众生产生活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文明实践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五、下一步打算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把建强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首要任务,持续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以“马栏新号角”品牌为统领,扎实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是聚焦首要任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语润咸·邑言益行”品牌项目为统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宣讲师为抓手,充分发挥三级阵地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广泛开展宣传宣讲活动。二是明确主攻方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以留守和困境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生活困难人员等群体为重点,经常开展上门慰问、关心关爱等活动;依托社区党建、综治维稳等网格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及时回应网民关切,用主流思想舆论凝聚人心。三是牢记职责使命,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扎实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推荐评选和学习宣传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破除天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形成新风正气。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