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殡葬管理处

铜川市殡葬管理处

发布时间: 2024-03-07 16:39
单位名称 铜川市殡葬管理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殡葬事宜,提供殡仪服务,推进殡葬改革。殡葬改革与殡葬法规宣传·殡葬执法检查·遗体处置、火化及殡葬礼仪服务·骨灰安葬、安放、丧葬用品服务·墓碑制作
住所 铜川市王益区大同路15号
法定代表人 程达勇
开办资金 110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差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14.29万元 1068.3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开展的业务活动:(一)全年完成非税总收入575万余元,公墓共销售墓穴161个,火化1781余具遗体。(二)严守市内1小时接运遗体的承诺。坚持360天24小时接运火化遗体,严格接尸、火化程序,实现了火化业务无争议、零差错、无事故。(三)加强公墓管理,坚持依法经营。公墓严格遵守“三确认”工作程序,承诺并履行1周内安葬。全年市级公益性公墓销售147个,安葬119具骨灰,其中节地生态免费安葬8具;骨灰公墓销售6个,安葬81具骨灰。(四)完善服务项目。规范完善了礼仪主持、礼仪车队、灵堂守护、跟踪服务等项目。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升服务质量。继续坚持业务回访制度,在醒目位置配备了意见箱,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开会研究讨论,妥善调整完善。(五)营造良好氛围。印制、发放传单,大力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殡葬救助政策和信息,提高群众对殡葬政策的知晓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六)安全生产贯穿始终。认真开展班前班后大检查,保证安全生产,各科室每天安排专人负责班前班后设施设备的检查,保证每项业务的正常开展。(七)精神文明建设。年初制定了《铜川市殡葬管理处精神文明建设2023年工作计划》,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科室目标考核中。认真开展各项创建工作,端午节为黄堡安村留守老人和老党员送去粽子、绿豆糕等;每周前往包抓社区王益区王家河东风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周末卫生日、垃圾分类等志愿者活动;在单位开展文明用语、礼貌服务等文明创建工作。美化环境,为丧属提供良好的治丧环境,为了有一个使亡者安息、生者宽慰的良好环境,坚持每周四开展卫生大扫除,处里可绿化美化的地方全部种上了树木花卉,做到了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给人以愉悦的感受。二、取得的主要的社会经济效益效益(一)实现殡葬救助全覆盖。全年累计殡葬救助54人,发放救助金88878元(其中低保51人,发放救助金84054元;优抚1人,发放救助金1712元;特困2人,发放救助金3112元)。公墓补助90人,发放补助金90000元。两项合计178878元。(二)农历十月一期间,我处共免费送出鲜花4万支,售卖平价手捧花600余盆,短信、微信推送文明祭祀信息60余万条。三、存在的问题(一)理论学习上不够深入。对理论学习的自觉性还不强,没有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特别是在深化学习上,体现在记笔记、写心得、谈体会多,融入思想、融入工作、指导实践少,研究水平还不高。(二)业务工作上缺乏开拓精神。在为民、利民、惠民创新服务上还没有完全打开思路,缺乏敢于打破常规开拓创新的勇气,便民服务创新活动形式单一。(三)党建工作与日常业务融合度不够。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突出,党员联系群众制度落实不到位。四、改进措施加强理论学习。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业务培训、自主学习、外出交流学习参观和每周三的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开展业务知识交流等方式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五、2024年工作计划(一)丰富殡仪服务项目。从满足群众需求出发,各科室在各自业务基础上创特色、创亮点,不断丰富殡仪服务项目,创新殡葬服务方式,满足群众差异化需求。(二)践行“为民利民惠民”的服务宗旨。积极推进老区殡仪馆改造提升,配合市局做好新耀殡仪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努力促进铜川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