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

铜川市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07 16:17
单位名称 铜川市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提供服务保障。生态环境技术咨询、技术评估、先进实用技术产品推广;城市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事务性工作;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分析与研究;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管理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住所 铜川市新区齐庆路铜川市环境监测中心大楼
法定代表人 宋新战
开办资金 40.3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生态环境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4.3万元 37.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生态环境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重点业务工作一是聚焦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任务,以中央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VOCs臭氧治理、燃气锅炉低氮改造等方面为重点开展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5篇。通过分析研判,在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方面提出可行性意见措施。二是制定《排污许可提质增效工作方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排污许可证现场核查及证后管理工作。组织干部职工跟进《全国排污许可证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对企业提交的排污许可证和执行报告进行审核。全年以来共完成320次排污许可证质量审核,核查执行报告年报60余次、执行报告季报100余次,为全市排污许可证核发及证后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三是每季度对桃曲坡饮用水水源地沿线乡镇开展“以奖代补”考核,以日常巡查和季度考核成绩为依据,全年共发放以奖代补资金50万元。四是围绕全市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对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进行填报更新,指导申报单位完善项目申报内容,每月对项目进展和入库情况进行整理汇总。同时,针对全市项目申报存在问题,成立调研小组,通过多种方法深入各区县开展调研,全面了解情况,仔细分析研判存在问题,并形成调研报告,为后续项目申报提供参考依据。五是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充分利用全国低碳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等节日,为群众宣传普及各类环保知识;以全市环保工作历程为主线,拍摄了《摘掉黑帽子带上新花环—走进绿色低碳幸福新铜川》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片;组织干部职工共11人注册并加入陕北高原检察院“益心为公”公益保护志愿者队,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志愿活动。二、亮点成效一是编制了《铜川市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手册》。为全面提高全市应对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防控饮用水污染突发环境事件,通过现场摸排,调阅资料,梳理出可能存在的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类型,编制《铜川市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手册》,为全市水源地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指导。二是结合单位业务,制订了单位年度学习计划,全体职工轮流上讲台,个个当老师,极大激发了整体学习热情和潜力。2023年研究中心技术人员参加省厅举办的陕西省首届排污许可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二等奖。三、存在问题全年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上级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单位职工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单位职能定位有待进一步细化等。四、整改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加大组织培训力度,积极安排干部职工参加相关业务知识培训,每周组织干部职工互相交流学习,加强职工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五、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研究中心将完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加快推动单位各项业务整体跃升。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探索调研方向,为全市生态环境综合改善提供技术支撑;二是深挖资金项目,准确把握资金支持方向,策划包装符合《大纲》要求的各类项目;三是推进“以奖代补”考核,不断加强沮河沿线面源环境管理工作,提高水源地沿线环境质量;四是严格证后监管,严格审核排污单位提交的排污许可执行报告,指出问题并督促及时整改;五是完善工作制度,帮助干部职工实现共同进步,促进单位能力水平整体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