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节能监察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节能提供监察保障。节能行政执法技术支持;节能技术指导、培训;节能技术咨询;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用能单位节能监测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正阳路9号 | |
法定代表人 | 靳淑玲 | |
开办资金 | 44.7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铜川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4.52万元 | 78.4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活动(一)坚持双控目标导向。一是明确工作目标。组织召开全市节能监察工作会,部署全年节能监察工作,安排各区县园区监察任务,确定市、区(县)、园区工作目标;二是调控双控进度。统筹考虑“十四五”节能双控目标,提前介入拟引进项目,测算了隆基12GW电池、陕物流60万吨再生铝等10余个重点项目的用能需求和能耗强度,以及对完成全市节能双控目标的影响,为项目顺利落地提供了保障;三是落实能耗减量任务。按照省发改委《关于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2023年能耗双控目标任务的通知》(陕发改环资〔2023〕1643号)要求,拟定了我市10-12月份规上工业燃料用能压减任务清单,采取有效措施,超额完成压减任务。(二)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一是先后开展3次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调研,掌握企业需求,发现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完成了全市2023年一季度、上半年和三季度能源消费情况调研分析报告;二是开展全市碳排放情况调研,各区县节能监察队伍建设、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人员配备及工作开展情况专项调研,并撰写相关调研报告2篇。(三)强化企业用能管理。一是监督企业合法合规用能。梳理摸排了年用能1000吨标准煤以上存量企业、洗煤企业和新建、拟建项目节能审查手续办理情况,督促应办未办节能审查手续的存量企业和在建、拟建项目完善节能手续,积极协助重点项目节能审查报告获批。积极协助海越能源年产1.2万吨锂材料一体化、未来造、国际智能冷链等项目节能审查报告获批,协助铭帝铝业年产10万吨建筑铝合金型材、天成保温新型保温材料生产线等4户企业的能效评价报告获得省发改委批准;二是加强企业用能监测。帮助4户新进重点用能单位完成监测设备安装、调试,对22户能耗在线监测企业的数据上传率、数据质量等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分析,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确保上传数据及时准确。(四)严格节能执法监察。一是突出工业监察。对我市声威特种水泥、满意水泥、药王山水泥等部分“两高”企业开展了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淘汰落后工艺设备、能源计量和统计等政策、规范执行情况专项监察;二是重视事后监察。开展了2020-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情况和违规“两高”项目能效评价整改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梳理了2个省级审批项目、4个省级能效评价项目、11个市级审批项目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三是持续节电监察。先后联合市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国家电网铜川供电公司和各区县节能(监察)中心,对18家公共机构和宾馆、商场、超市等单位开展了冬、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专项监察。(五)持续遏制“两高”发展。一是印发《铜川市重点用能单位名单(2023年版)》,建立铜川市“两高”企业能源消费和能效水平台账,定期监测“两高”企业能源消费和能效水平变化趋势,及时做好调控工作;二是印发《关于开展2021-2022年度能源审计工作的通知》,督促8户“两高”及重点用能企业编制2021年—2022年度能源审计报告,并邀请专家组织评审,指导企业不断挖掘节能潜力,提升能效水平;三是督促“两高”对标国家《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持续开展节能技改工作。(六)稳妥推进达峰工作。一是筹备召开了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印发会议通知、《“双碳”及能耗双控政策汇编》、《材料汇编》,提交会议审议通过了《铜川市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铜川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二是按照会议要求,修订、印发《铜川市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三是完成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铜川市碳达峰目标及路径研究》的后续费用支付工作。(七)广泛开展节能宣传。一是节能宣传周期间,围绕“节能降碳你我同行”主题,牵头组织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园区,通过节能宣传进区县、进园区、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等活动,采取视频、微信、短信、海报、彩页、宣传品等一系列形式多样、重点突出的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绿色低碳理念。二是积极利用世界水日、全国生态日、宪法宣传日等活动,广泛宣传节能政策。(八)扎实培训业务技能。一是组织召开全市“双碳”暨节能业务知识培训会,传达学习中省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政策,邀请专家讲解“双碳”及能耗双控政策、企业能源统计等业务知识;二是结合“三个年”活动,按照委党组“领导干部上讲台”要求,中心领导带头讲课,向各区县、园区发改局(经发局)、部分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人员解读节能政策和基础业务知识;三是组织人员参加了2023年全省第一期能源统计工作培训会、全省新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接入端系统建设培训会、全国能源管理与节能审查培训班等培训活动;四是利用一线检查调研机会,一对一讲解沟通,有效提升了区县、园区、企业的节能降碳意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紧密围绕国家优化产业结构等产业导向,我中心充分发挥技术支撑和引导作用,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节能宣传和培训广泛化,节能低碳理念深入到社区、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三、存在问题主要是专业能力不足。节能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目前全市节能队伍基本都属于半路出家,学习节能知识系统性不足,加之区县节能监察人员流动较快,业务培训不足,专业性监察监测受到一定制约。四、改进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中心将在以下方面努力整改:一是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上各种相关节能培训,并邀请国内外知名节能领域专家来铜川授课。二是调回外借人员,积极开展业务工作。五、2024年工作计划优化能耗双控目标管理。坚持节能优先,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加强能耗双控政策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衔接。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印发《铜川市重点用能单位名单(2024版)》。推动省级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督促新接入单位按要求及时建立能耗监测端系统,实时向省级在线监测系统传输数据。严格落实节能审查制度。对全市年用能1000吨标煤以上存量企业和2024年在建、拟建项目节能审查手续进行摸排,建立工作台账。以《陕西省“两高”项目管理暂行目录(2022年版)》、《“两高”项目用能管理若干政策措施》为标准,建立节能审查制度落实清单,严格遏制“两高”项目盲目批复建设,督促应办未办节能审查手续的合规项目单位完善节能手续。(四)精准分析研判节能形势。扎实有序推进节能工作,加强高质量发展用能保障,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不定期对全市年用能1000吨标煤以上企业开展调研,分析各企业用能趋势,研判全市节能形势,完成能源消费形势分析报告。(五)加大节能监察执法力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发改产业〔2021〕1464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改委第44号令)等节能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组织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耗限额执行情况、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填报情况、公共建筑冬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等专项节能监察执法,切实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监察专项任务。(六)深入开展节能宣传和培训教育。依托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体,多渠道宣传各类节能典型事迹和新变化、新成效,积极开展节能培训教育,提高公众节能意识,营造全社会合力推进节能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探索将节能监察执法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推动企业落实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发挥节能监察的督促约束作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