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志丹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执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决策部署,推进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承担县属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业绩考核、产权变动核准和备案管理职责;会同财政部门对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基金进行管理;文化产业年度统计考核工作。 | |
住所 | 志丹县社会事业大楼412 | |
法定代表人 | 刘军伟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志丹县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48万元 | 4.0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志丹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政策宣传培训,提升服务能力。以《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揽,不断加强业务学习,认真履职尽责。一是坚持政策宣传服务常态化。开展了志丹县文化产业政策“进企业、送政策、强服务”宣传月活动,组织税务、统计、行政审批等相关单位常态化上门向企业进行政策宣传、交流探讨,县文产办每月至少一次与文化企业调度交流、点对点服务;为了更加有效服务文化企业,专门收集整理了截止至今年9月的中省市县有关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扶持政策,并编印了《文化产业政策资料汇编》、《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宣传册》等2000余份,确保各级优惠扶持政策及时准确宣传到位。二是创新宣传服务手段。除了开展线下文化产业专题宣传培训,我们充分利用志丹文化产业公众号、微信、微博、融媒体、图片、短视频讲解等融媒体平台积极宣传推送了文化产业政策和信息动态,同步宣传展示了志丹文化旅游资源和志丹县文化企业风采;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我办及时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文化产业的内容进行了深学悟透和精心策划宣传,专门与县委讲师团联合制作微视频《我把二十大讲给你听》宣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文化产业部署,同时通过深入企业宣传和志丹宣传、志丹文化产业交流微信群、志丹文化产业公众号、志丹县融媒体平台等媒介平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行了全面有效宣传,切实将文化企业以及文化产业经营者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不断增强全社会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二)加大市场主体培育,提升规模质量。一是多调研勤走访。今年以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袁小强带领文旅、统计、文产办等相关单位先后多次深入志丹县山丹红艳文化传媒公司、志丹县新华书店、志丹县惠丰商贸有限公司等6家规上文化企业和志丹县洛河人家等重点培育文化企业走访调研,县文产办坚持每月至少对企业调研联系一次,及时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全力助企纾困、提升信心。二是培育重点文化企业。对陕西洛河人家文化旅游开发实业有限公司、志丹县洛河情网络有限公司(网红“陕北霞姐”)等重点培育企业进行跟踪服务,通过多次上门宣传引导和积极协调,成功使网红“陕北霞姐”在志丹当地注册上述企业,为做到精准有效服务,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小强亲自主持3次服务文化企业协调座谈会,县统计、税务、文产等全程跟踪服务,力争尽快培育成为规上文化企业。三是全力助企纾困。首先加大资金奖扶兑现协调力度,面对财政困难压力,县文产办先后多次向县政府主要领导、县分管领导、县财政局等汇报协调,通过努力不懈的争取,最终将新入库企业奖励资金今年全部兑现到位,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根据项目进度已在有序兑现,充分发挥好扶持资金和政策的杠杆撬动作用;其次全面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想企业之所想、谋企业之所谋,为企业创造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如:随时将关注到有关企业发展的利好消息动态给企业及时宣传知晓,利用党史学习教育机会,号召动员全县各部门单位和驻志企业到新华书店购买党史学习教育相关资料,根据省市出台关于迎接二十大优秀电影展播活动通知精神,制定出台文件动员全县党员干部职工积极观看优秀展播电影等,千方百计助力企业发展;最后是加快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机制的完善。为了使全县文化产业发展有更加科学有效的政策机制保障,我县在2019年已出台的《志丹县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基础上,结合当前政策发展形势,正在进一步研究制定完善全县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主动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和“助攻手”,竭力为全县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广阔舞台,全面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三)强化项目策划包装,提升项目带动力。一是将“文化旅游提升”摆上全县发展战略位置,未来五年将打造“文化旅游十亿级产业集群、全国亲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全省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基地”;成立了文化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实施“产业升级、景区提升、产品创新”三大工程,加快推进猫巷峡谷、永宁山基础设施、长征文化公园等项目,落实专班专人负责。二是抓住以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建设长征长城国家公园为契机,紧盯省市文化产业项目专项资金扶持政策方向,认真做好项目规划编制工作,建立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搞好项目储备和包装升级,切实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三是积极做好项目推介申报工作。根据申报类别,结合我县红色革命文化和当地的传统美食民俗文化特点,将已策划包装好19个文化产业项目中志丹猫巷峡谷、志丹县文化艺术中心的舞蹈《致富果》、大型陕北信天游歌舞剧《兰花花》、志丹县赤都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志丹县永宁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农耕红色文旅融合)》、陕西洛河人家文化旅游开发实业有限公司的《志丹县洛河人家美食民俗建设》等项目向省市文化产业项目库成功申报,并且《致富果》、《兰花花》项目得到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项目奖扶资金50万元。同时,不断完善和优化文化产业项目储备库,充分发挥项目建设的引擎带动作用。(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力。(五)积极开展文化产业活动,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六)加强统筹协调,全力完成考核任务。。二、存在问题尽管文化产业做为一项朝阳产业正在我县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在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发展中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文化产业基础差底子薄。目前全县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广告装饰、文化传媒、网吧、文化艺术培训等低端行业,缺乏大型龙头企业,新业态产业举步维艰,文化企业整体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二是文化产业体制机制不顺。县文化产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还存在主体责任夯的不实、推进措施不力、工作合力不足等问题,工作缺乏手段和措施,难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三是产业政策体系不健全。县上还尚未编制形成文化产业中远期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各项配套政策还不健全,各级财政对县区文化产业投入力度上相对较低,文化产业配套政策和奖励激励措施效果不显,文化产业发展进程缓慢。四是完成考核任务艰巨。今年市上给我县下达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17%。由于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加之陕西宏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经营不善、产品单一等因素,公司发展举步维艰,而且今年企业处于停业状态,导致全县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缓慢,难以完成增速。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方面,要精学悟透、深刻领会、思考践行,切实担当起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时代责任。二是不断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不断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加大对已入库规上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指导动员企业借助各级优惠扶持政策机遇,加强与统计、行政审批、税务等部门联系,精心做好培育企业跟踪服务工作。加强市场调研,积极与陕西红都千盈志丹分公司、陕西洛河人家文化旅游开发实业有限公司、志丹县洛河情网络有限公司(网红“陕北霞姐”)等作为重点拟培育入库企业。三是加大项目策划包装力度。精心策划包装项目建设,以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建设长征长城国家公园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积极引导推进文化与旅游、农业、科技、体育深度融合,继续大力推进红色文化、黄土文化、民族文化、边塞文化等为主的项目开发建设。积极指导企业策划包装精品文化产业项目,储备更多的高质量文化产业项目,聚焦成熟度高、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进行全程服务,全力帮助企业在项目建设、融资方面争取省市资金政策的更多支持。借助国内举办的各种大型文旅产业招商引资推介活动,鼓励更多企业积极参与、交流共进;同时,通过打造优质项目吸引更多外来企业来志投资,助推我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四是全力完成考核目标任务。把市县目标考核作为全年一项重要工作紧抓不懈,紧盯考核各项指标,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细化优化工作措施,使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达到目标,培育规上新入库企业1户,推动1—2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通过招商推介引来投资,力争2—3个项目得到省市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支持,积极培育省市级“十百千工程”高成长型文化企业。同时积极做好与上级部门协调沟通,全力完成文化产业考核目标任务,努力争先进位。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