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研究生物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促进科技发展。微生物学研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态学研究;植物学研究;遗传学研究。 | |
住所 | 西安市西影路8号 | |
法定代表人 | 万一 | |
开办资金 | 13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科学院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16.55万元 | 1243.85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 | 从业人数 8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是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十四五发展的关键年,在陕西省科学院的领导下,我所全体职工凝神聚气、开拓发展,研究所科研竞争力持续增强、微生物资源库更具特色、三项改革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持续推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顺利实施等工作成效显著,为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完成奠定基础。一、业务基本情况(一)科研立项及经费全年各项经费收入总计3114.71万元,全年总支出2808.16万元。研究所全年科研经费1117.13万元,申请纵向科研项目24项,总经费651万元;横向课题到账经费395.73万元。(二)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学术论文共计15篇,其中SCI收录8篇;授权发明专利9件,申请国家专利25件;主持编制标准4项;立项陕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1项。(三)乡村振兴工作在紫阳县进行了蔬菜育苗和黑木耳、羊肚菌示范推广工作,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培养富硒菌菜产业带头人;开展“撩酸菜”产业技术帮扶工作,获批省卫健委立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立项。在柞水县西川村建设“部市县所四级工作队”联合的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3座,改造村集体经济15座食用菌大棚,开展羊肚菌品种对比试验和栽培示范28个大棚,通过食用菌产业实际带动当地村民34人次进园务工,参与羊肚菌产业,发放劳务费共计近2万元。(四)重大专项由本所牵头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黑木耳等食用菌共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进展顺利,获得了专家和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根据项目进度,全年向相关部门提交项目简报和相关进展12份,提交项目年度报告1份,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二、突破及成果转化(一)平台基地1.获批两个省级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本所获批了2个陕西省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分别为陕西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和陕西食用菌种质资源库。2.柞水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食用菌深加工中试生产基地建设完成研究所在柞水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完成食用菌深加工中试生产基地的建设。3.发酵技术平台升级改造完成完成了发酵技术平台细胞间改造,维修改造旧喷雾干燥塔和半制备液相自动收集系统。(二)科研亮点1.微生物资源库的特色化建设持续推进开展野外科考30余次,共采集标本1200余份;发现潜在新种50余个,潜在新纪录种54个,已发布秦岭新种3个,新记录种3个。2.天然产物功能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对人参皂苷降低餐后血糖、T2DM治疗作用及调节炎症、抗氧化和细胞凋亡活性进行相关机制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ofFunctionalFoods》、《InternationalJournalofMolecularScience》和《Foods》。首次发现雷公藤红素延缓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发现α-倒捻子素对金属β-内酰胺酶OXA-48的抑制作用,相关成果发表在《MedicinalChemistryResearch》。3.益生菌基础和应用研究取得新进展针对陕西发酵食品、紫阳撩酸菜、秦岭昆虫、动物肠道中乳酸菌和二代益生菌建立高效分离体系,获得秦岭特色益生菌菌株100余株。开展屎肠球菌在预防和治疗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应用研究,筛选获得107株益生菌。4.微生物高值化应用技术开发取得新进展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向固定化γ-CGTase-PHA纳米微球高效合成γ-环糊精的新策略,研究成果发表在《MicrobialCellFactories》。5.环境和农业微生物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低COD、高盐油酚类废水的逐级群落降解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EnvironmentalEngineeringResearch》;研究了西洋参移栽前后参根根际微生物变化与土壤性质改变的相关性,研究成果发表在《Agronomy》;研究防控西洋参连作土壤和拮抗微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WorldJournalofMicrobiologyandBiotechnology》。6.微生物菌剂开发取得新进展开发了2个富硒肥料产品;开展微生物富硒肥猕猴桃标准化栽培试验研究;开发多种功能微生物菌剂和生产工艺技术及设备,并授权相关发明专利授权1项。7.特色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开展秦巴山区羊肚菌稳产菌株的选育研究,获得稳产羊肚菌菌株2株;在商洛市柞水县示范栽培金耳6万余袋,羊肚菌80余亩;开展荞麦秸秆、荞麦叶等代用料资源研究,制定企业标准1项。开展特色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筛选获得适栽菌株5个,制定陕西省地方标准2项,出版专著1部。(三)科技成果转化1.推动三项改革试点企业“陕西科聚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健康发展。推动三项改革推动孵化的试点企业健康发展,取得了系列成绩。①春种基金完成100万元的投资;②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登记编号202361011600007351);③第一年实现产品、原料销售及技术服务50万元;④拥有独立自主3个授权发明专利,4个产品商标,完成2个发明专利的申报;⑤完成一个SOD化妆品原料的备案,及一个精华产品的前期开发;⑥与研究所签订30万的技术合作开发协议,开展低温SOD及抗氧多糖的开发工作。通过一年的努力企业已具备2024年申请高企的基本条件。2.推动研究所参加三项改革专场路演,企业横向经费取得突破组织我所“菌菇智能化远程测控管理系统”“普鲁兰多糖定向生物制造及应用”“桑黄产业化技术应用”三个项目参加专场路演活动,有效调动了科研人员积极性。与新疆天康、西安国际医学、上海万相等多家企业进行技术合作,获得企业横向经费395万元,经费额是2022年的2.4倍。三、党建工作完成情况2023年,研究所党建紧密围绕研究所中心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研究所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一)强化理论武装,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1.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召开党委会21次,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4次、交流研讨7次,开展2次集中学习。2.严格落实“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党委积极参与讨论研究所科研中心改革、“一所一品”“三项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等会议10余次,党委会深入研讨,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3.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活动。党委作了《继承发扬科学家精神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专题报告。观看了《国家脊梁—郭永怀》纪录片,也利用网站进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宣传报道。4.党建引领,聚焦科研促发展。党委积极推进重点项目的实施;协调组织召开文献分享活动10余次,加强科技人员的思想交流;解决了研究所学科建设和课题组重复设置的问题。5.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和信息宣传工作。定期召开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会议,研判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风险。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开展宣传报道100次。(二)周密安排部署,深入开展主题教育1.精心谋划准备,迅速启动开展。研究所党委及时召开党委会议制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和主题教育读书班方案。2.聚焦学以增智,丰富学习教育形式。根据必学书目,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7天时间,领学了党章、党的二十大报告等内容。邀请省委党校教授为全所党员干部讲授专题辅导报告3.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调查研究。聚焦研究所科研创新、学科发展方向、干部人才培养等突出和难点问题,开展了5个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5篇。(三)加强研究所党的组织建设1.扎实做好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研究所党委指导完成了管理党支部、离退休党支部、科研第一、第二党支部换届工作,增强了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2.积极开展活动,提升工作效率。研究所4个支部在主题教育中通过集中学习、主题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各支部先后赴遵义、延安等地开展红色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开展“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发新征程”和“党规党纪伴我行”主题征文等活动。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1+1+1”。(四)持续强化群团统战工作,凝聚发展强大合力在院党组和党委指导下,我所工会、团委先后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及时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2次,积极听取党外人士对研究所发展意见。(五)认真做好离退休工作组织离退休职工开展主题教育,为离退休送政策送温暖,组织支部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学习活动2次,较好地充实了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四、行政管理工作(一)体制机制建设为有效破解突出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所内行政事务运行,2023年,新增制度办法5项,为研究所的规范有序、高效运转提供了制度保障。(二)人才工作通过陕西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新入职硕士1名,引进博士7名,截至2023年12月,在编职工88人,硕士35人,占总人数40.91%,博士25人,占总人数28.41%,占科研人员36.76%,高级职称28人,占总人数31.82%。五、文化及廉政建设(一)文化建设加强所内文化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组织制作了科研宣传册及宣传片,研究所门户网站完成全新改版升级并正式上线运行;2023年研究所发布稿件共100篇;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大秦岭》报道了我所的野外科考工作,宣传效果显著。(二)廉政建设定期组织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1次。制定了《2023年所党委工作要点》《2023年所纪委工作要点》,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14份。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分别在“七一”为全体党员讲廉政党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