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县> 富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富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06 16:05
单位名称 富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农村养老保险费的汇集、存储、运营管理;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变更和退保手续的办理;保险费领取人员的资格审定。
住所 富县茶坊镇正街
法定代表人 张彦成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7万元 25.8万元
网上名称 富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我单位遵守《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各项业务工作开展情况。按照养老保险经办规定,我中心积极与财政部门对接,做好基金预算和资金申请,确保社保资金足额到账,准时发放。截止目前全县参保居民共76586人,参保率99.30%,其中参保缴费42287人,待遇领取23215人,共计发放基础养老金3926.68万元,发放个人账户养老金16640人166.19万元;办理退保503人,退保金额49.97万元;办理死亡终止手续682人,发放丧葬费54.56万元;办理关系转移35人,转移保费9.36万元;发放特殊人群工龄补助1891人,共计201.64万元;发放退伍军人195财补518人次,共计发放54.56万元。发放2022年60岁以上失地农民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825人,发放生活补贴资金96.93万元;认定符合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36人,发放补贴27.2万元。制定社保方案10个,涉及土地面积1268.25亩,征收被征地农民社保费1301.62万元。为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知晓率,激发广大城乡居民参保缴费热情,一是组织各乡镇、村组利用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多种途径线上线下大力宣传缴费和待遇领取政策,使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缴费政策宣传到户、到人,调动群众参保缴费积极性。二是先后开展了缴费政策集中宣传和居保政策进社区(村组)活动,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品、现场咨询等方式,积极宣传社保卡用卡事项、电子社保卡申领流程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待遇领取政策。现场共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发放宣传品4000余件,解答群众关切问题500余条。通过手把手教缴费程序,帮助参保居民通过网上缴费;面对面算待遇明白账,大力宣传居民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长得”政策,鼓励和引导参保群众选择较高档次缴费,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代缴政策,积极与县乡村振兴局、县低保办、残联对接数据,全面核实特困人员身份,进行系统内身份标注,在启动2023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保费缴纳前完成标注一二级残疾775人,三四级低保对象483人,三四级特困人员27人,低保对象2330人,特困人员19人,退伍军人6人,确保特困人员保留100元最低缴费档次和后续代缴政策得到落实。为杜绝养老金多领、冒领、重复领取现象发生,保障社保基金发放安全,根据省市县工作安排,从1月开始对60岁以上已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进行待遇资格认定,通过建立“县经办中心人员包乡镇,乡镇社保所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服务机制,利用微信群、广播等形式加大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宣传工作,针对孤寡、残疾、重病和操作有困难等人群,主动进村入户提供上门服务,逐人销号。今年以来共完成待遇资格认证23343人,认证率99.8%,对超期未认证的44人进行暂停发放,防止冒领现象发生。扎实开展暂停人员清理工作,每月将系统内暂停人员数据反馈各乡镇,按照暂停原因分类处理。对未年检认证原因造成账户暂停的督促做好年检认证,重新恢复发放并做好补发,共清理未年检暂停人员3911人;对领取人死亡的督促亲属尽快办理手续做好账户退保、丧葬费发放等工作,并对账户进行终止处理,共清理未认证暂停3497人,死亡暂停414人;封存超过3个月暂停账户24个,解封封存账户47个。一是加强数据比对,与公安、民政、残联、计生、司法等部门沟通对接,通过信息共享、数据对比,共同做好参保人员生存信息核查工作,每月进行一次数据比对,对疑似死亡人员,反馈乡镇进行再次核实;二是主动协调乡镇、司法所、公安部门跟踪推进,县纪委驻县人社局纪检监察组对案件进行协查督办,形成打击违规违法行为的工作合力。今年以来共追回死亡冒领养老金12人14016.11元,重复领取养老金1人12166.5元,违规多领4人8525元,服刑人员违规领取3人3650.1元。核查省、市反馈各类数据100条,自查疑似数据118条,其中在居保已终止在企业仍正常发放3条,未享受待遇人员信息变更74条,享受待遇人员信息变更2条,死亡原因暂停待遇人员恢复补发1条,疑似生存状态异常违规领取待遇20条,与机关养老保险重复参保113条。1.开展警示教育,召开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学习会,通报社保领域典型案例4例,通过分析案发原因,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引以为戒,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把防控社保基金风险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防止类似案件发生。2.通过张贴打击违法违规领取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公告,宣传打击违法违规领取社会养老保险有关政策,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引导群众认识欺诈侵占养老保险基全违法行为的严重性,提高全民维护社保基金安全的主动性。3.开展经办内控制度贯彻落实情况专项整治,制定了《经办内控制度贯彻落实情况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组织召开了动员会议,按照既定步骤和时间节点,紧紧围绕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重点业务内部控制、基金财务内部控制、人员管理内部控制、内控管理监督、问题整改“回头看”6个方面深入开展自查整改。为求整改做实做细、取得实效,我中心进一步细化任务清单,落实整改责任人,明确时限要求,分阶段实施,分类建立台账,对自查出的问题做到立行立改,基金内控水平进一步提升。为了全面提升社保卡管理服务能力和应用水平,加快推进电子社保卡的签发工作,我中心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各种渠道大力推广“电子社保卡”。一是利用全县组织举办2023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活动之机,组织工作人员现场进行宣传,现场发放宣传政策宣传单1500余张,宣传我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政策和社会保障卡、电子社保卡申领流程。二是充分利用微信群、朋友圈、微信公账号发布申领电子社保卡操作流程及其应用功能、安全用卡常识,广泛发动干部职工动员亲友激活电子社保卡,营造良好的电子社保卡宣传氛围。截止目前,全县电子社保卡共签发88160张,签发率56.25%,全市排名第三。先后研究制定了《富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风险控制制度》《风险应急处理预案》《富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富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权限管理办法》《基金会计岗位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服务大厅对《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及重点岗位职责上墙接受群众监督,保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有章可依、规范运行。二、取得社会效益优化服务流程和窗口布局,结合“一件事一次办”工作要求,认真梳理12项便民服务事项流程上墙,精简办事环节,全面推行“互联网+居保”一网通办模式,依托县政务服务中心在12个乡镇设立的基层便民服务站,设置“综合受理”窗口,形成了“整体联动、数据互通、高效便捷”的全网通办模式。今年以来,通过政务网办结业务1569件,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积极引导群众通过陕西养老保险APP,实现简易事项“不见面服务”和“零跑腿服务”业务经办,打造群众参保登记、保费缴纳、待遇申领、资格认证、权益查询“五个不出村”。为了提高群众对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知晓率,在以往定期、定点等常规性宣传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推进养老保险服务走出去,开展“社保政策宣传进社区、进村组”活动,组织工作人员在广场、社区、村组等人流集中地进行现场政策宣讲10余次,面对面为广大居民答疑解惑,通过发放宣传品、清算待遇“明白账”等形式,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使养老保险政策深入民心。在服务大厅配备社保业务自助查询机一台,查询机可以线上办理城乡居民、城镇职工、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待遇查询、参保记录打印,社保卡、就业失业登记、人事人才、劳动监察等53项社保业务,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三、存在问题经办系统信息未实现与就业、失业、劳动关系数据共享,外部与公安、民政等部门数据共享不完善,运用不充分。因信息不能共享,导致死亡冒领、重复领取、判刑期间仍然领取社保待遇现象时有发生,冒领资金追回难度较大。我县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缴费集体经济补助未开展,在增加城乡居民个人账户积累、调动参保缴费积极性方面作用发挥不足。四、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政策宣传,坚持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模式,精准宣传“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居保政策,面对面帮参保人算好经济账、明白账,使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真正认识到个人获得养老保险的基本前提是参保并承担缴费义务,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鼓励参保人提档缴费,增加个人账户积累。2.提升经办服务质量,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拓展服务手段,简化办事环节,疏解服务群众堵点难点,打造新时代“五型”社保,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3.加强基金监督管理。进一步梳理排查经办风险隐患,完善落实风险管理制度办法,加快稽核数字化转型,全面开展死亡冒领、重复领取、服刑人员违规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等疑点数据核查,切实化解基金安全风险,维护参保群众权益。4.研究制定集体经济补助办法,鼓励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参保人员进行缴费补助,增加个人账户积累。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