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横山区> 榆林市横山区白界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

榆林市横山区白界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

发布时间: 2024-03-06 15:36
单位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白界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病虫害及疫情的检测、预报、防治和处理工作;配合区农业农村局做好农村能源利用、农业信息的收集发布、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工作。
住所 榆林市横山区党岔镇银湾
法定代表人 王文章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榆林市横山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万元 20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白界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工作情况。(一)开展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为了筛选出适宜我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从今年五月份开始在党岔银湾试验田开展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完成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考种等各项工作。试验共设置了40个小区,分别采用等行距种植和宽窄行种植,总面积2940m2.通过研究对比40个品种的性状表现和产量结果,金凯3号、三北89属于丰产性好、抗逆性强、优质适应性广的高产品种,可大面积示范种植,九圣禾257、豫中育99属于丰产性较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稳产品种,适合进一步推广种植。(二)参与新品种技术展示示范。在波罗镇云梁村参与开展2023年横山区玉米品种试验示范,参与完成2023年陕西省玉米增密度品种筛选试验、玉米品种密度配置试验、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玉米增密度水肥一体化示范。在朱家沟参与完成48个玉米新品种展示,为我区玉米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依据。(三)开展滴灌水肥一体化试验。针对近年来气候干旱少雨,传统灌溉模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低,浇水追肥较为困难等问题,我站从5月份开始在党岔银湾试验田开展了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试验期间主要实施应用了滴灌施肥技术、田间管理技术、收获技术等。(四)加大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根据白界区域内的作物种植实际情况,在区域内重点推广优质绿色高效新技术模式。全年共出动10次,电话服务23次,解答农户在种植业方面遇到的难题11个;在农技推广平台,上报工作动态10篇,发布日志15篇,上报农情5次,回答三农有关问题3541个,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在区域内深度挖掘水稻规模种植潜力,大力推广“稻蟹”立体生态种养等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五)开展种植业专项摸底调查。为全面摸清我区域内种植业发展现状,精准掌握农业产品产量、产值总量和产业结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举措,在我站区域内开展种植业专项摸底调查工作,经调查,白界、响水、南塔、武镇、崇德、怀仁5个乡镇2022年度总种植面积223470.00亩,其中水田、水浇地种植面积41259.40亩,旱地、滩地119374.35亩、坡地等62836.25亩。2023年度总种植面积223400.41亩,其中水田、水浇地种植面积44514.36亩、旱地、滩地116362.30亩、坡地等62523.75亩。(六)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面对气候异常等原因造成的病虫害和灾害增多的情况,做好农业重大病虫害及疫情的调查,预报、防治工作,掌握本地农业病虫害发展趋势。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种粮大户交流,宣传双斑萤叶甲等病虫害的防治,普及病虫害知识,并指导经营者采取合理轮作、深耕除草、土壤消毒等健康栽培管理措施,预防农作物病虫害,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七)开展防汛抗旱保粮工作。根据局防汛抗旱工作要求,组织全站干部学习《榆林市横山区农业农村局防汛抗旱工作应急预案》,做好灾情统计组相关工作,确保我站防汛抗旱人员24小时通讯畅通,随时待命。督促所包乡镇开展灾情排查,分类指导抗旱保粮工作,做好防汛抗旱值班安排,全力保障防汛抗旱保粮工作。(八)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为了解和掌握横山区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基本情况,科学防控农业外来物种入侵。我站协助排查农业外来入侵物种进行了普查工作,详细记录了踏查点的面积、生境类型、危害对象、发生面积、治理措施等,并根据要求设立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标准样地,进行了标本制作和图像拍摄等各项工作。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我站的农技推广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1.通过开展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促进了区域内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对我区玉米新品种的宣传推广起引导、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为选拔我区高产玉米品种、确定主导品种、主栽品种和主要搭配品种奠定了基础,筛选出来的四个品种金凯3号、三北89、九圣禾257和豫中育99,产量分别为1241.6㎏/亩,1185.9㎏/亩,1074.5㎏/亩,和1029.7㎏/亩,较对照分别增产34%、23.9%、15.5%和11.8%。2.通过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由于旱灾情制约的风险,玉米种植水分利用率15%,比地面浇灌节约用水8%-10%,比喷灌节约6%-15%的用水;施肥比传统施肥节省化肥16.5%,肥料使用效率有效提升;节约劳动力50%,节电9%。3.通过开展种植业专项摸底调查,掌握种植业种植规模,指导种植业合理布局,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奠定基础,保障粮食面积稳定;通过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全面掌握区域内外来物种入侵状况,通过普查,摸清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发生面积等情况,为防控外来物种入侵提供数据支撑,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三、存在的问题。1.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对农业相关政策掌握不够,需要持续加强培训学习和业务指导。2.业务工作没有全面开展。3.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推广方法有待创新。四、整改措施1.安排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农业农村方面的业务知识培训,学习农业新政策新法规,不断把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业务知识水平。2.钻研农技推广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全面开展业务工作。3.加强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新技术的推广力度,落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助推乡村振兴。五、下一年工作计划。1.坚持党建引领 ,进行党支部阵地建设,抓好软件建设等各项工作,激发党建活力。2.搞好农技推广工作,提升农技推广水平。3.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工作制度,改变工作作风,建立一支团结、和谐、奋进的干部队伍。4.继续抓好试验田田间管理、测产等工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品种。5.抓好区域内水稻等农作物种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技术指导工作,开展农业科技宣传、培训。6.做好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站干部职工将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性,立足当下、协同推进、切实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谋划和推进上,不断转变工作作风,确保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努力开创白界区域站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