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阳市> 旬阳市图书馆

旬阳市图书馆

发布时间: 2024-03-06 10:46
单位名称 旬阳市图书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存借阅图书资料,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采编与储藏图书资料借阅图书资料网络系统文献数字化处理图书馆学研究编辑出版知识培训与社会教育
住所 旬阳市天池路1号农业大厦
法定代表人 向永杰
开办资金 27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旬阳市文广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5.85万元 282.8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6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住所。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旬阳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图书馆紧紧围绕“奋进新征程阅读再出发”活动主题,组织开展“三秦书月•书香旬阳”、“我们的节日”城乡同读、“护苗成长周末有约”、“小小图书管理员”志愿服务实践、全民阅读进景区、流动服务、馆校、馆企合作等线上线下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倡导广大群众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启智增慧,扎实推进“书香旬阳”建设。吸引社会力量组织成立“护苗成长周末有阅”志愿服务队。以城区分馆为阵地,积极开展护苗行动,引导青少年阅读,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整合文化资源,深化文旅融合。以文宣景、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动“兴文强旅”战略实施和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丰富学生课外生活,锻炼学生个人能力,提升综合素养,践行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效能发挥明显。图书馆新馆、数字阅读体验馆建成开馆,自助阅读吧全面开放实行自助服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开馆以来,新增持证读者4000余个,到馆人数12万人次,借阅图书14万册次。接待省市同行、县域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到馆参观体验活动30余场次。工作成效显著,馆建等级上新台阶。高质量完成安康市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和第七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二级图书馆”。第二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三)免费开放成绩突出,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2023年总分馆新增藏量25212册,人均占有公共图书馆藏书1.58册,图书流通475743册次,到馆人数34.28万人次,全年线上线下开展阅读推广活动1581场。实行错时延时夜间免费开放,总馆周开放时间79小时,各镇分馆不少于40小时,基层服务点不少于30小时,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群众参与度和读者满意度大大提升。先后荣获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2022年度联盟工作先进单位”、安康市图书馆“2022年度业务工作先进单位”、拥军图书馆、旬阳市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旬阳市数字阅读体验馆入选第二季“三秦最美公共阅读空间”,旬阳市图书馆报送的作品《科技助力智慧阅读数字赋能书香旬阳——旬阳市数字阅读体验馆》荣获环球网首届数字赋能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创新应用案例征集活动“数字交互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印发了《旬阳市2023年全民阅读工作实施方案》,以“阅享新时代”为主题,全年总分馆联合开展春节系列文化惠民、三秦书月•书香旬阳、第十一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旬阳市分会场、“我们的节日”城乡同读、“护苗成长•周末有阅”、暑期“小小图书管理员”志愿服务实践等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1500余场次,惠及群众100000余人次。积极参与省市联盟活动,先后分别荣获陕西省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开展的“印象•年味”摄影图文征集活动、“诗词游三秦”诗词佳作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奖”,选送的“诗词游三秦”个人作品荣获4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在安康市第三届“朗朗书声满全城 我是安康讲书人”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选送的亲子组、小学生组参赛队荣获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多次获得安康市图书馆“全市同读一小时”系列活动奖项。多名馆员及读者获得省市联盟活动表彰奖励。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图书馆经费短缺,设备的购置及免费开放服务还需投入大量资金。2.专业人员短缺,体制、机制改革仍需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二)整改措施1.在新的一年,我馆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搞好图书馆事业的有效途径。积极争取上级政府资金的支持。2.加大职工业务培训,加强业务交流,提高全馆干部职工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圆满完成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2.加强镇村文化干部队伍的业务辅导与培训。3.围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大力推广全民阅读。4.提高馆藏文献数量和质量,加大数字化建设力度,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群众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