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汉中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06 10:01
单位名称 汉中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提供保障。业务范围:依法促进全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及多种形式就业,开展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兴汉路牛家桥自强大厦四楼
法定代表人 杨珊
开办资金 12.2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汉中市残疾人联合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22万元 9.7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今年以来,在市残联党组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的工作指导下,我单位认真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盲人按摩行业推动等工作,落实落细惠残助残政策,打破党政机关安排残疾人用工和保障金缴纳双双为“零”的局面。(一)扎实开展就业服务工作一是通过市残工委组织召开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推进会,26个市级部门和11个县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到会,分解任务、夯实责任,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在汉落地落实。二是聚焦“三个年”活动建设,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助残日等专题活动,线上线下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4期,提供就业岗位千余个,目前为止,新增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846人。三是积极探索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成功举办我市第一届残疾人相亲交友活动,为我市百余名报名的残疾人群众提供交流平台,活动当天,为成功牵手的5对残疾人群众发放纪念礼品,增强了广大残疾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二)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工作精确掌握有就业需求和就业条件的残疾人信息数据,完善工作台账,印发《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对处于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未就业残疾人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通知》,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为3374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工作,为334名残疾人开展职业能力测评,全省工作排名靠前。(三)持续推动盲人按摩行业健康发展印发《汉中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盲人按摩事业,推动盲人按摩行业健康发展,对符合扶持条件的盲人按摩机构按照相应的标准予以资金扶持,鼓励残疾人通过从事盲人按摩实现自我价值。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补短板出真招,夯实就业工作基础据统计,截止今年10月底我市共征收残保金1534万元,较往年有大幅提升,但在全省排名依然靠后,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还比较薄弱。我们积极同税务、财政等部门通力合作,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持续加大残保金征收力度,不断优化亲商助企营商安商环境氛围,多端同时发力,走访重点征缴单位,推动按比例就业纳入劳动监察和启动机关事业单位保障金征缴。国家税务总局汉中市税务局带头安置5名残疾人、汉中拟上市军工合作单位大秦机械公司集中安置52名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市市场监管局、市红十字会等5家党政机关单位接收到2021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催缴通知,我市党政机关带头安排残疾人、征缴残保金工作跃进新阶段。截止12月底,我市2023年共征收残保金超2000万元。(二)积极贯彻落实就业政策,促进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稳步提升对80名应届残疾人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工作,建立“一生一策”服务档案,实现有就业意愿的62人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60人就业,就业率达96.7%;继续加大对重点帮扶县镇村的支持力度,依托茶叶、食用菌、羌编等特色产业,培育建设农村助残增收基地26个,示范带动849名残疾人稳定增收。鼓励残疾人发展产业增强内生动力,为600户残疾人家庭发放阳光增收产业扶持资金。培育建设“美丽工坊”残疾妇女就业增收基地2个,残疾人直播产业基地2个,带动60余名残疾人通过新业态实现就业。(三)认真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并培训选拔文本处理、盲人按摩、男服制作等六大类14名参赛选手赴西安参加第七届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争取了良好成绩,激励和引领了广大残疾人刻苦学习文化、深入钻研技能的自强精神。(四)持续推动盲人按摩行业健康发展截止目前,我市盲人保健按摩行业从业并持相关证书的盲人共有137人,盲人保健按摩机构55家,自愿申报享受扶持政策的有49家,安置盲人就业共112人,下拨扶持资金105万元。其中,享受省级盲人保健按摩行业扶持专项资金26家88人81万元,省级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15家15人15万元,市级残保金8家9人9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一是培训生源困难,部分县区受社会分工及地域限制,残疾人中、青年外出务工较多,在家留守都是高龄及重残人员,培训对象难以寻觅,留守人员接受能力较差,培训后就业率不高;二是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力度不够,结合实际创新较少。(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为更好地促进残疾人就业,充分利用市场化资源,选好用好线上线下资源,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为用人单位搭建平台和残疾人求职者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促进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多种形式就业。二是继续做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助,依托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和助残增收基地及其他社会培训机构,对残疾人开展行之有效的培训工作,特别是对困难农村残疾人优先为他们制定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方案。同时要充分摸清残疾人培训意向底数,做好宣传、组织报名,吸引和动员残疾人参加国家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抓住政策风口机遇期紧扣《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政策风口机遇期,进一步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继续和税务局通力合作,加大保障金征收力度,实现应缴尽缴。(二)开展探索型定向培训以抖音、快手等新自媒体平台为着力点,开展探索型定向培训小班(20人左右)。重点以30岁以下轻度残疾人为主,打造个人IP,树立起1-2个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勇于拼搏并迈向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案例来,激发并带领广大残疾人群众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克服自身心理障碍,更好的融入社会,增收致富,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三)创业试点经营根据《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对处于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未就业残疾人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通知》调查结果,对有创业需求的困难残疾人先进行一次免费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能快速见效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例如蒸锅贴、面皮、馅饼等。下一步再通过走访调研及问询接受定向培训残疾人创业者需求以及和市城市管理局多方论证,以汉台为试点,建设一批残疾人自主创业爱心互助亭(市城市管理局提供创业点位,市中心负责提供设备),免费提供创业设备对残疾人创业者进行为期一年的滚动式扶持,后期视试点开展情况可进一步推广至全市。明年,我中心将继续贯彻落实好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和市残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以就业为主线,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鼓励用工单位不断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新岗位;开展集中、线上、特色等多种形式的残疾人技能培训班让更多残疾人进入劳务市场;加大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力度;加快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发展,帮助更多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劳动就近就便实现就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