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绥德县> 绥德县第五小学

绥德县第五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06 09:42
单位名称 绥德县第五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住所 榆林市绥德县镇定南街6号
法定代表人 刘水
开办资金 8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绥德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30.63万元 178.04万元
网上名称 绥德县第五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5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依托“构建和谐校园,奠基幸福人生”这一办学理念,坚持“让每个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愿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三个课堂”为重点,科学践行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努力打造师生共读的书香校园、释放学生个性的特色学校。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学校管理1.弘扬时代主旋律,建设人文校园1)理念文化:学校依托“构建和谐校园奠基幸福人生”这一办学理念,坚持“让每个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愿景,以“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为校训,以“崇德、尚学、求实、求新”为校风,以“敬业爱生、厚德博学”为教风,以“勤学、乐学、善思、合作”为学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环境文化:校园整体坏境体现绿化、美化、人文化。不同区域确定不同主题,进行全面文化氛围的营造。如,勤学楼、启智楼楼梯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育才楼以浸润书香为主题、操场墙壁体现五育并举、我运动我健康、勤学乐思、读书明理。教室内部、办公室、功能室的文化布置,力争突出主色调,彰显特色。2.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组织管理学校制定了《教师工作量绩效考评办法》、《教职工考勤管理制度》《思政课听评课制度》、《课后服务收支管理》等教师管理制度和“五项管理”等学生管理制度,各种规章制度健全。而且通过德育处、教务处、班主任、值周老师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制度、有落实。3.严格“五项管理”,为学生发展护航严格执行国家及省市有关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等政策规定,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做到对学生带手机入校园进行严格管控;落实中小学上课时间规定,保证小学生睡眠不少于10小时;做好对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监督管控;严控书面作业量,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创造性、实践性。4.加强科研管理,助推教师成长1)校本研修。校本研修扎实开展,建立健全了课题研究机构、制度、职责,开展了主菜单式、田间地头式校本教研活动,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小问题”;制定了教研科研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学校领导能带头开展校本研修,承担校本科研课题,有市级课题研究成果;设立有学校教科研管理机构和各学科教研组;本学期十月份组织了一次学校共体联片教研活动。2)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做到“以老带新,以优促新”。师傅审阅徒弟的典型课教案4篇以上、听5节随堂课、上2堂示范课、指导一堂较高质量的公开课;徒弟每星期听师傅至少1节课,每学期双方有全面的学习与工作小结。3)开展校本专题学习活动。开学初制定校委会成员专题学习活动安排表,每周由一名校委会成员组织一次专题学习活动,引领教师学习新课标、新理念以及教师师德修养的专业知识。5.多彩活动育人,点亮成长底色本学期由教务处负责牵头举行了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劳动周”综合实践活动、“相约经典悦读成长”大阅读展示活动、科技节活动、教师和学生书法比赛、作文比赛、汉字听写比赛、学生讲题大赛、英语课本情景剧比赛、秋季运动会。(二)德育管理1.创新德育思路,优化育人方式我校积极探索和研究德育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2345”阳光德育体系,学校以“12345”阳光德育体系为指引,由点到面,层层落实,从细节上狠抓学生文明养成。2.健全组织机构,形成工作网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副校长为副组长、德育主任、少队辅导员、班主任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思品教师和班主任教师为骨干的德育工作队伍,全体教师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氛围,德育工作做到有组织、有队伍,有计划。3.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相关规定,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杜绝教师有偿补课、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不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与班主任一起探讨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布置每月的工作重点和主题教育活动,及时反馈、处理班级中发现的问题。持续做好班主任学习、培训工作,通过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3)要求学科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以教材为载体渗透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等。4)我校通过固定的家长会,定期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家、在校表现,与家长共商联,同谋划,一起为了孩子的快乐成长而努力。同时要求教师家访、鼓励家长多到学校来与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或者是电话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三)教学管理为了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我校锚定“三个课堂”主音调、调准“课堂革命”主旋律,全力推进“课堂革命绥德模式”,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夯实第一课堂1)根据2023年7月7日,陕西省教育厅引发《陕西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的课程设置要求开足开齐课程,根据新课标新理念制定各类计划,并按计划执行。2)在课堂教学中继续推行“四环节”教学模式,即:定向学习——互动探究——精讲点拨——检测训练。结合教师技能训练“三个一”,每学期开展“三课活动”,即“上岗课”“示范课”“公开课”活动(包含思政课大练兵活动),鞭策教师不断地进步,使他们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以集体备课为载体,凝聚教研组、备课组智慧,积极践行新课标,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着力构建新课标、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新课堂,打造课堂教学新样态。积极探索实践,重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所有年级参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语文备课按“四环节”+语文主题学习的格式,使实验教师加强学习和研究,积极投入到改革中去。3)教科研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比赛,抓实“教研日”活动,做到有组织、有主题、有主讲,提升教师整体教学素养。学校教科研活动扎实有效,校长积极组织并参与教学研究;建立健全了集体备课制度,完善过程性材料;学校有教科研制度,组织机构健全;校长深入教研组,组织参加集体备课、说课、磨课等教研活动。2.丰富第二课堂学校严格实行“5+2”课后服务模式,在课后服务中推行非遗文化进校园、优秀教练员进校园活动,形成了“基础课程·悦读”“拓展课程·悦动”和“特色课程·悦思”三类课程并行的课程架构。让学生悦读、悦思、悦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由发展、张扬学生个性”为主题,以“三个全覆盖”为总则,即:参与学生全覆盖,每周5天全覆盖,体育类社团全覆盖。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合计整班推进方式安排有16个命名社团,自主选班方式安排有26个社团,基本达到“一人一课表”,满足学生个性化特长发展。3.拓宽第三课堂积极探索实施“第三课堂”,组织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学校……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岀校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助推学生实践历练、健康成长。这学期九月份组织五年级学生在绥德县综合实践学校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实践活动,十一月份举行了“劳动周”实践活动。(四)后勤管理1.财务管理。落实了《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支出结构性合理;配备有专(兼)职财务人员,规范管理、使用生均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和各类教育发展项目的中省补助资金;建立健全了财产登记制度,落实了专人管理,分类登记学校固定财产,做到帐物相符;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收费标准文件执行,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无乱收费现象;需报废的财产要按规定办理报废手续;教职工借用财物要有借用手续,定期归还。2.总务管理。加强了总务管理,严格物品采购准入;供暖设备齐全,检查维修,注意保养;建立供暖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要有上岗证;后勤保障措施得力,水、电、暖设施齐备,运行正常;学校无D级危房;学校门卫制度健全,有来客登记;学校部室物品摆放有序,做好了台账登记;学校教学用品、生活用品及时供应;做好传染疾病防疫工作;建立购进登记,领用登记制度。(五)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始终是我们德育工作的重点,片刻都不能放松。严格落实“13530”安全教育模式,宣讲交通、消防、一氧化碳中毒等基本的安全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执行隐患排查制度,建立排查台账,及时整改,细心工作,将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确保万无一失。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学校领导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23年度,荣获绥德县委教育工作综合考核先进集体、荣获教体局“教学管理”优秀学校、荣获绥德县“唱响新时代”合唱展演优秀奖等荣誉。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特色教育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发展与提升。2.短缺特色教育课专业老师。(二)改进措施1.根据特色教育的特点,开设一些符合学生实际发展的特色课,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向主管部门要求给本校配备特色教育专业老师或本校聘请特色专业课老师,提升特色课教育质量。3、课后服务管理经验不足,准备加大培训力度,一些管理领导和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理念和经验,逐步提高我校课后服务管理水平,提升我校课后服务质量。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度,我校具体工作打算如下:1、继续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教育;从严管理,从严考核,抓教师业务能力的每一个细节。2.加强教学管理,推进“课堂革命-绥德模式,落实“双减双增”政策,改进和完善课后服务管理,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安全工作长抓不懈,继续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的教育教学环境。4.严格“五项管理”,为学生发展护航。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荣获2022-2023学年度教育工作综合考核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