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旬邑县实验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旬邑县迎宾大道西 | |
法定代表人 | 张小群 | |
开办资金 | 12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旬邑县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15万元 | 12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旬邑县实验中学.公益 | 从业人数 7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管理,臻善校园特色显著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创办优质教育、实现全面育人为目标,坚持“崇臻尚善润育潜质启智增慧不负青春”的办学理念,以“五个建设”为抓手,即臻善校园(美丽校园、文明气质、陶冶情操、养魂修身)、臻善管理(以人为本、公正民主、科学规范、团结高效)、臻善课堂(做精第一课堂,做实第二课堂,做活第三课堂)、臻善教研(学生为本、能力为重、互助为翼、创新为先)、臻善德育(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形成了“臻善”主题校园文化,从而凸显了办学特色、丰富了办学内涵、提升了办学品质。(二)完善机制,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学校完善了全方位的教师培养、评价、监督和考核制度体系,有的放矢加强管理和指导,激励教师自觉成长,促进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良性运转。一是做实青蓝工程,抓好教研组长、教学名师、教学骨干三支队伍打造,发挥三支队伍“传帮带”作用,培养胜任型青年教师,助推共同成长;二是落实“以研强校”理念,常态化开展教研论坛、微型课展示、中考试题讲析大赛等活动,创新教研模式,提升教研品质,激发教育活力;三是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目前,学校教师队伍研学氛围浓、敬业意识强、争先创优劲头足,队伍水平整体上不断稳固提升,为提质增效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三)五育并举,素质教育多点出彩以助推“五项管理”、落实“双减”行稳致远为着力点,将“课程育人”与“课后育人”相结合,通过课内提质增效、校园文化熏陶塑造、兴趣社团激发带动、课外实践锻炼强化,全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成长。一是重视体艺教学,开足开齐课程,重视过程落实;二是在郑家镇建立学生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臻善”农场,把“培养学生素养和能力”的理念落实到每一次劳动实践中;三是先后组建古筝、剪纸、书法、舞蹈、跳绳、武术、篮球、等二十多个学生社团,选派、外聘专业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四是重视活动育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阳光体育大课间、第二课堂、班级拔河比赛、诵读比赛、学生社团和特长展示等活动,彰显了“臻善”文化内涵,形成了积极向上、文明高雅、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五是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立足于课程改革和地方特色文化,积极实施“臻善”校本读物探究工程,先后编写了《可爱的家乡》《传承红色精神,弘扬爱国主义》《臻善林》等校本读物,成为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获得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不断推促形成良好读书氛围。(四)防治结合,打造平安和谐校园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岗位安全责任书。我们认真落实“13530”安全工作模式,开展“知法懂法守法,做新时代好少年”法制讲座,开展预防电信网络犯罪专题教育,预防学生网络犯罪,邀请县医院眼科为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开展“放下手机保护眼睛”爱眼护眼主题教育活动等,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二、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教学质量全市领先。2023年我校九年级毕业生成绩位居全市第一,各科均分全市遥遥领先。生均成绩723.25分,高出全县录取分数线237.25分,高出咸阳市统招线128.25分;750分以上56人,所有学生再次全部超过县最低控制线,学生高中录取率100%。七、八年级各科成绩也在全县名列前茅。吴婷、乔宝丽等15名老师获县级“学科教学骨干”称号。师能提升成效显著。我校秦晓娜、田夕老师在县、市、省级赛教中,分别获得省、市级“教学能手”称号;思政课大练兵活动中,文瑞娟老师获“学科德育骨干”“学科教学骨干”称号;豆琳老师在思政课教师“三百”提升活动及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中荣获“教学标兵”称号,程小艳老师获市、县两级“最美女性”称号;王珂、王瑞老师获县级“师德标兵”称号,赵秋红、王瑞老师分获县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称号;李晓利、安妮、程阿玲等10位老师在省、市、县作业管理与设计优秀案例评选中获奖;张晓晨、张娟、张小香等11位老师在市级系列微课大赛中获奖;蒙巧玲、豆琳等15位老师在县第二届命题大赛中获奖。课题研究深入推进,结题县级课题5个,市级课题3个,新立项县级课题4个,市级课题4个,省级课题2个。素质教育成果喜人。我校水含玉同学获咸阳市“新时代好少年”称号,杨家乐、张梓涵获市级“三好学生”称号,燕奕霏获市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张梓涵同学获“旬邑县好青年”称号,任子蒙同学获“美德少年”称号,景柯、马文乐等20名同学获实践创新奖,敬雨乔、崔莹等8名同学获劳动实践奖。我校合唱社团编排的合唱节目《青春》在陕西省“春芽杯”节目评选中获优秀奖;王紫涵、刘博航等5名同学的相声作品《民安国安天下安》在“长安杯”国家安全知识竞赛中获三等奖;崔梓鹤、李逸辰等四位同学组成的两支参赛队参加陕西省中小学创客机器人竞赛,成绩优异;校足球队在“旬邑县第四届青少年足球联赛”中先后战胜四支队伍,喜获亚军,篮球队代表我县参加咸阳市2023校园篮球联赛男子初中组比赛,表现优异。三、存在的问题当然,我们清楚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一是发展理念滞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学校在教育实践中缺乏对教育的创新思考和实践探索,缺乏对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发展理念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无法满足社会变革的需求。二是办学条件不足。我校由于客观原因,校舍、教学设备、实验设备等硬件设施仍然存在不足,导致学生的发展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三是长效机制不健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运营效率和教学质量。我校由于建校时间较短,学校各方面的制度以及学校文化还需要进一步提炼和完善,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四、整改措施一是革新发展理念。学校需要进一步放眼远望,不受区域限制,积极学习引进新的理念和方法,促进学校管理改革,教师教育教学革新。二是改善办学条件。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让学生在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业成绩的同时全面发展,各种才能得到锻炼。三是形成长效机制。学校文化、学校制度,需要进一步提炼和完善,以便形成长效机制,使学校发展不因人而立,因人而废,永葆发展活力。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坚持教学改革,着力提升质量。积极开展课改新理念、新做法、新经验学习交流活动,继续开展“同课异构”、青蓝工程、试卷讲评课、“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微课大赛等活动。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邀请泰兴市对口协作学校骨干教师、县域内外专家莅临指导,并积极争取出外培训学习机会,内化课堂改革。2、加强教学管理,强化教学指导。坚持领导、教研组长带头听评课制度,增强课堂教学的有力指导。积极开展教学反思研讨,着力打造优质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益。3、加强兴趣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继续加强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和活动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开展好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及各教研组特色教研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主题征文、书画创作、手工艺制作、科技小发明、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加强师资培养,提升教师队伍素质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专题教育,专项整顿,向模范学习等活动,引导教师做品行之师、学问之师,不断提高师德修养。2、强化队伍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国培计划、省市县各级培训,加强业务培训;实施精准学习、精准培训,盘活已有教学资源,发挥骨干榜样示范带动作用。3、加强课题研究。抓实校课题研究,积极做好省、市、县级课题研究工作,推进教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三)强化德育工作,加强学生自主管理1、持续抓好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德育工作体系一览表》,使德育工作专题化、系列化,持续用力做实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2、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爱国教育”等系列德育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培养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合格中学生。(四)落实安全保障,努力创建平安校园继续完善各类安全制度、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定期举行各类应急疏散演练等各类安全教育活动,坚持做好安全排查、安全护送、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根据实际组织开展法制知识讲座、心理健康讲座等专题教育活动,确保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