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彬县> 彬州市大佛寺石窟管理处

彬州市大佛寺石窟管理处

发布时间: 2024-03-06 09:26
单位名称 彬州市大佛寺石窟管理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景区的文物保护、文物安全、文物维修、文物参观展览、文物监测及经营管理等工作。景区的绿化管护、游客和车辆安全管理、游客服务、公共设施管理及应急救援等日常管理工作。景区星级创建晋升工作。景区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和对外宣传工作。
住所 彬州市城关镇大佛寺村
法定代表人 杨海利
开办资金 488.7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彬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09万元 1290万元
网上名称 彬州市大佛寺石窟管理处.公益 从业人数  4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开展情况。一是全渠道开展旅游营销。1、展会推介。派员参加第十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2023第八届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第六届赏石文化旅游节及中国赏石艺术专题展会、“不负春光、相约咸阳”咸阳旅游季踏青赏花节、“高新杯”第五届咸阳渭河国际风筝节等活动,利用这些展会活动将大佛寺旅游资源向外推介。2、节庆引流。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国庆节等传统节假日、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等节庆人流高峰时期充分利用文物资源的宣传教育功能,设立咨询宣传点和散发宣传资料的形式,向游客展示石窟寺的保护价值,讲好彬州故事。3、媒介宣传。在每年一度的彬州梨花旅游文化节、花果山石堡灯山会、彬州大佛旅游节上通过高清直播、各大新闻媒体参与直接报道等方式对景区进行全方位展示推介,提高景区知名度。特别是今年的梨花节是首届,第十四届大佛旅游节又在西安开幕,旅游节增设了文艺表演、公主游园及灯光秀演绎、上榜打卡点、美食品尝汉服民俗体验等活动,可谓宣传力度更大。4、高速直引。与西银高铁、彬州火车、福银高速签订合作协议扩充客源,给与最大程度优惠条件,吸引旅客来大佛寺旅游。5、研学推广。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品牌,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充分展示大佛寺石窟的保护利用价值,激发中小学生爱国情怀,全年共开展研学活动31批次,接待中小学生4500多人次,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坚定了文化自信,推动了文化繁荣发展。二是全方位提升景区环境。1、通过市长现场办公会的形式,迅速拉开景区门前市场和排水渠硬化覆盖工程,工程的实施使景区的商品售卖环境得到大大改善,使景区的排水系统得以完善。2、组织人力定期对景区全部的树木花草、草坪进行修剪整理,全年有效作业5次,清理枯枝树叶20余车。3、积极推进排险排危工作。动用大型机械对景区后山约500余米排水渠、动用人力对门前400米排水渠涵洞、清凉山上大佛窟岩面600多米排水渠进行淤泥和杂物清理,确保排水畅通,对僧房窟前面落石进行清除,确保游客安全;三是全力度加强文物保护。1、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分层次、分阶段对业务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先后派员参加了“全国石窟寺讲解员培训”、“丝绸之路上的北石窟寺与陇东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重庆大足石窟保护论坛”、“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数字化研讨及数字云冈研讨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年会及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成果学术交流会”“咸阳市日常文物修复保护培训”、“石窟寺保护技术培训班”“汉宫秋月丝路茂陵咸阳博物馆之夜”等多次培训;2、各项文物保护工程按部就班规范实施。大佛窟水害治理前期研究工程按照实施方案,主要完成大佛窟内监测设备安装,包括:土壤/岩体水分传感器、孔隙水压力计、雨量计等设备,总计约65处。完成地球物理勘探信息工作,包括高密度电法、面波等,总长度约6000米,完成地形图测量,测绘面积约3.06平方千米。完成现场钻探孔7处,共计352米,完成现场各类实验15场次;大佛寺前期勘察项目实施方案在专家会没能评审通过的前提下,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将再次提请专家会进行评审;丈八佛地仗层脱落抢救性维修项目,抢修方案已报请省文物局,等待审批后付诸实施3、为杜绝游人对文物乱爬、乱摸行为的发生,对景区院内两座瑞兽文物进行围栏保护;四是全要素建设智慧景区1、重新录制制作了大门口、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等五处语音导览讲解服务标识,游客享受景区的讲解服务更加快捷方便了;2、对大佛寺石窟官方网站进行全面的改版升级,新版从内容规划、理念风格等层面深度升级, 进一步提升了景区国内外品牌影响力,彰显了大佛历史文化底蕴,新版增加了防黑客攻击功能;微信公众号也有了全面提高,全年共发布作品18篇;大佛寺官方抖音从无到有。从涉世未深到内容风格精辟,受到众多粉丝的赞誉;五是全身心狠抓安全生产。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为此今年来1、我们逢会必强调安全工作,对平时工作中发现的不安全现象进行通报,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2、配合公安、消防、应急管理局不定期对景区进行安全检查,督促景区安保人员每天开展安全巡更、巡查,工作人员夜间值班,对检查出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文物安全。3、积极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对防火、防爆、防事故、防人员破坏等安全应急措施技能进行专题培训,全年共开展消防演练12次,消防知识专题培训12次,用电用火安全培训12次,对景区的配电房进行了拆除新盖,对大佛窟地洞内线路灯带进行重新更换安装,消除不安全隐患,对景区内的有限空间进行了辨识并制作有限空间告知牌,在明镜台入口处,设立明镜台风险告知牌,确立责任人,在明镜台楼梯处、围墙处重新设置安全提示标识,确保游人安全。4、严防清明等重要节日期间的用火安全,做到森林防火,警钟长鸣。5、对原有的消防车进行了维修,与陕西大华保全电子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3余万元,在景区增设了周界监控系统、巡更系统、一键报警系统及视频复核系统,新安装36个高清摄像头,对景区周界实现24小时无死角监控,大大增强了文物保护安全系数。二、工作取得的效益1.2023年4月荣获国家4A级景区。成立了彬州市大佛寺石窟管理处公众号,实施网络购票,增加单位经济效益,提高景区知名度,得到了游客一致好评。大佛窟水害治理提高了文物保护能力。初步与美团、携程、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达成合作协议,开启了向网络进军模式,完成了景区游客数量与监控视频与省厅的数据对接。引进智慧景区设备,购进VR虚拟沉浸体验设备一台,在游客服务中心创建虚拟展厅,将现实与虚拟融合一体呈现沉浸式体验视觉感受,对游客综合性感受大佛寺石窟产生巨大震撼,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和多元化看点。三、存在问题:一是工作计划和目标不够明确。在工作进行过程中缺少全面的规划和目标的设定,导致工作进度往往不够紧凑、效率不佳。二是沟通协调不足。单位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合作存在不足,需要更加注重沟通协调的细节处理工作。三是工作方法不够科学合理。在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操作方法不规范、工作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导致工作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四是工作目标实现率较低。在部分工作任务实现时由于缺少目标量化的计算方式,导致工作的完成率不够完美。四、整改措施:一是设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目标。进一步确定准确的时间轴和绩效目标,注重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考虑,建立完善的工作计划体系。二是加强沟通协调。定期组织集体会议,提高单位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建立准确的信息传递渠道,实现全员参与的目标。三是健全目标量化的时间截点。对工作任务逐一量化计算,分析工作的可行性和实现率的预期,指定时间点,进而建立有效的流程管理制度,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进军高校,让石窟文物更有吸引力。按照国家文物局《中国石窟寺考古中长期计划(2021-2035)》安排,大佛寺石窟的考古报告交由陕西省遗产研究院和西北大学来完成,目前我们已经有效对接,任务已经交付,年内完成数字化,五年内完成考古报告;和长安大学合作开展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石窟寺本体与建筑预防性保护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和各界石窟寺文化爱好者广泛对接,创作《大佛寺造像知识》、《大佛石刻艺术》、《大佛故事传奇》、《大佛艺术初探》等文艺作品。二是进军工程,让项目实施更有张紧力。1、积极争取丈八佛窟抢险加固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年内开始施工。2、继续实施大佛窟渗水研究项目,进行现场钻探工作、钻孔内安装监测设备,完成各项室内试验、现场调查评估等工作,逐步开展报告编制工作,为下一步治理提供技术依据。3、力促大佛寺前期勘察项目迅速通过专家评审,年内开始施工。4、迅速完成明镜台前壁加固工程项目建议书交付陕西省文物局组织专家评审。5、抓紧正在申报的大佛寺防雷项目、大佛寺消防工程项目落地生根。三是进军培训,让单位自身更有凝聚力。强抓培训,组织干部职工线上、线下定期参加中省文物保护专业人才培训班,同时有计划地邀请陕西文保院、咸阳博物院以及单位出外学习的同志进行授课,提高文物保护专业技能。四是进军创作,让活动策划更有组织力。紧密联系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博物馆科、彬州市文联、彬州市文化馆等文化团体,根据大佛寺实际,有计划地、有目的地策划一些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