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横山区农村经营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及乡镇企业承包合同的管理,进行农产品成本核算以及经济的收支统计;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培训乡、村经管人员和村级财会人员。 | |
住所 | 榆林市横山区北大街9号政府大楼4楼411室 | |
法定代表人 | 高林 | |
开办资金 | 56.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横山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6.29万元 | 28.2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横山区农村经营服务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我站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工作。2023年,按照政策宣传、清产核资、成员界定、选举机构、股权量化、制定章程、登记赋码的工作步骤,我区新成立1个镇级联合社,6个组级经济合作社。全区22个镇办、街道214个行政村2406个村民小组完成清产核资,共清查资源性资产748.17万亩,资产总额40.79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9.47亿元,非经营性资产21.32亿元。今年市上下达我区村集体经济“消薄”任务25个,“培强”任务2个。截止目前,消薄村和培强村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完成率为100%。(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工作。2023年,全区214个行政村共清理收集合同7150份(其中口头合同91份),涉及金额10.6亿。已审查合同7150份,审查出问题合同4079份,其中有程序不规范问题合同3406份,有超期问题合同22份,有价款不合理问题合同3份,有违约问题合同212份,有违法违规问题合同15份。目前整改完成问题合同4046份,其中终止合同14份,收回土地面积304.8亩,追缴合同欠款860.72万元,合同新增价款312.36万元,向区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9条,立案2件。我区合同清理“443”工作法受到省农清专班的通报表扬并印发全省学习。(三)农村土地确权、土地流转等工作。1.按照横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横山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的通知(横政办发〔2014〕78号)的要求,完成了两镇四村组120户农户的土地确权到户工作,涉及土地3074.64亩。2.处理土地确权信息更正、更改、证书丢失补办等业务257人次。3.全区今年新增土地流转1.15万亩。主要集中在无定河沿岸宽幅梯田,南部山区土地流转进展缓慢。4.解答涉及土地确权信访咨询案件5起,回复省委第四巡视组问题1条。5.按照省市要求,开展农村土地仲裁培训、宣传各1次,解决石窑沟办事处村民土地纠纷矛盾1起。6.在有条件的镇办开展一户一田,已完成1.8万亩,超额完成0.3万亩(市上下达1.5万亩)。(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我区作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区推进试点和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区创建试点。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我站认真贯彻落实“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抓机遇、优措施,强机制、推落实,围绕羊子、山地苹果、小杂粮、水稻等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实施新型经营主体规范提升行动,完善产业链,构建流通链,提升价值链,现以圆满完成创建工作并通过验收。目前,我区共有农民合作社752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6家、省级示范社23家、市级示范社55家,区级示范233家,发展联合社3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和联盟各1个,建立了横山区新型经营主体服务中心。农民合作社乡镇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8%,成员1.6万人,出资6.1亿元,经营收入13.5亿元,户均收入8.5万元,带动农户2.7万户,户均增收2.8万元。家庭农场564家,其中省级家庭农场64家、市级家庭农场61家、区级家庭农场267家,家庭农场联盟1个。家庭农场乡镇覆盖率达到100%,214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9%,平均经营规模为80.25亩,户均年收入达23万元。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全区21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均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16个;年均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93个,年收入5万以上的村105个,产业类型主要为种植、养殖、加工、土地房屋租赁、机械租赁、光伏等。22个镇办全部建成市、区、镇三级“三资”管理信息化平台,将各村资产资源全部纳入平台进行信息化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务实行网络化管理,在平台进行做账记账,将所有票据及附件扫描上传,平台“三资”数据录入率达100%,并每月进行1次村务公开,一边在“三资”管理平台公开,另外在各村微信群公开,村集体成员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电脑进行网上查看本村每笔账务,实现市、区、镇、三级立体监管。我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被榆林日报、榆林新闻宣传报道,得到了市委改革办的高度肯定,根据市委改革办要求,将我区“三资”管理改革成果制作视频短片和PPT文档并作为全市典型向省委改革办汇报,如获得通过经省委同意后,向全省推广横山典型经验。三、存在问题(一)产权流转交易大厅现在已开始启动,有的工作已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但是,十分缺乏工作人员,很多业务无法正常开展。(二)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农村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工,集体经济空壳化严重,多数村地处白于山区,自然条件艰苦,“靠天吃饭”的情况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发展现代农业面临诸多困难。四、整改措施(一)充实队伍增加人员,按照职能设岗,确保岗位有人。(二)围绕我区“4+X”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和“一带三区多点”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多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着眼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前瞻需求,根据各村不同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多类型、多渠道、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五、下一年工作计划积极与省、市上级有关部门对接,争取有关项目资金。继续扶持壮大我区村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应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在有条件乡镇继续开展“一户一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我站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