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吴堡县> 吴堡县农村集体经济服务站(吴堡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中心)

吴堡县农村集体经济服务站(吴堡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05 16:42
单位名称 吴堡县农村集体经济服务站(吴堡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农村财务、土地承包、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指导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
住所 吴堡县宋家川镇新建街155号政府大楼三层
法定代表人 李建平
开办资金 1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吴堡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18万元 20.67万元
网上名称 吴堡县农村集体经济服务站.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及时进行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开展的主要工作(一)巩固拓展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我们根据不同的收益来源制定了详尽的收益分配政策。对于财政扶持形成的收益,实施了按照“村集体、成员、监测户”4:5:1的分配比例;对于村集体自行产生的收益,按照各集体经济组织的章程规定的分配方式进行,原则上村集体和农户不超4:6,以确保公平性和合理性。(二)发展壮大新农村集体经济在过去一年中,我县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取了多项行动:首先选派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深入到全县各个乡镇和村庄,进行实地调查和村民交流,了解具体情况和需求。其次,开展了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提升了全县90%以上村庄村干部和村民的经济管理能力,共培训约1000人次。同时,实施了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项目和政策,如优化土地使用、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村创业支持。此外还建立了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对表现突出的村庄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最后,为了出台《吴堡县高质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我们组织了多轮的研讨会和工作联席会议,参与者包括县级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乡镇村委会成员,共约200人,以确保广泛参与和高质量的政策制定。(三)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地日常管理我县在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依照《陕西省实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细则》,我们利用“三资”管理平台规范了土地流转备案流程,并推广了农业农村部的流转范本。我们要求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流转必须得到成员大会同意并在镇办备案。截至目前,我县已完成约3.1万亩土地的流转备案,有效推动了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四)持续健全农村土地纠纷仲裁体系为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纠纷仲裁体系,我们坚决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我们积极推广法律知识,制定并实施了宣传方案,发放了8000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宣传册,以提升农民对自身土地承包权益的认识和保护。(五)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闲置住宅盘活利用为了做好该项工作,我们在县内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村庄作为试点,例如宋家川街道的达连坡村、辛家沟镇的高家庄村和寇家塬镇的王家圪崂村。这些村庄具有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潜力,使我们能够全面评估和展示盘活利用的多种可能性。之后通过村民大会和小组讨论,我们深入理解了当地的具体需求和可利用资源。基于这些信息,我们制定了具体的转型计划。目前宋家川街道的达连坡村已将空置旧房改造为田间培训学校,辛家沟镇的高家庄村建设了幸福院。这些创新举措不仅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乡村产业发展的需求,还探索了多种宅基地盘活利用的方式,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六)推广应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目前我们在全县各镇办范围内成功推广了榆林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简称“三资”平台),有效地提升了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水平和效率。首先,我们专门针对负责数据录入的工作人员和分管领导进行了系统录入培训,确保他们能熟练操作平台并准确录入数据。接着,我们着手进行了上半年的数据录入工作,目前正致力于下半年数据的输入。此外,为提升平台的综合功能,我们正筹备启用包括土地承包流转管理、产权交易和融资抵押等多个子系统,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工作我们组织了一次全县性的清产核资系统录入工作动员培训会,确保各镇办分管领导、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人员及系统录入人员充分理解工作流程。在会议上,我们强调了“核实确认、规范移交、录入系统”三个关键步骤,旨在逐步掌握和确认村集体扶贫项目资产的实际情况。按时完成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为保证年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首先专门召集了各镇办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横纵向对比、逻辑关系校验和逐级倒查等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九)有序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清理至今,全县已收集并审查4086份合同,涉及总金额2.37亿元。通过严格的审查和整改,共清理问题合同3572份,整改率达99%,成功追缴欠款98万元,并增加合同价款126万元。同时,我们及时更新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季度报表”,确保了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加强农村集体财务指导与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并处理了诸如财务制度不完善、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凭证附件不齐全、合同不规范、项目管理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并要求限期整改,切实保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十一)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县对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工作高度重视,目前全县已有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申报市级家庭农场7家,省级家庭农场3家,市级示范社4家,新录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达504家。(十二)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我县积极响应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工作要求,大力发展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特别注重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一措施涵盖了玉米、马铃薯、山地苹果、青梨、中药材、设施蔬菜等关键产业领域。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我县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制定并实施了一项全面的乡村治理实施方案。各镇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乡村治理的典型方式,并从“一张图”中探索内在规律、关键环节和运行流程。为了实现具体目标,每个镇挑选了一个村庄作为试点,制定了适应当地实际的积分制工作方案。二、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1、合同清理准确高效,农村经济规范显著我们在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清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全县共收集审查了4086份合同,清理问题合同3572份,并完成了3552份合同的整改,整改进度达到99%。这一工作不仅规范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的管理,也有效保护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体现了我县在规范管理和法律执行方面的坚定决心。2、农业服务社会化创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我县完成了10080.37亩的社会化服务工作,涉及果树修剪、打药、土地机耕等多项服务,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此外,我县还在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上取得重要进展,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奠定了基础。3、消薄培强策略显效,村集体经济活力增强我县在实施消薄培强计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成功提升了6个薄弱村的收入至5万元以上,同时将2个村的收入提升到50万元以上,显示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均衡增长和质的飞跃。此外,我们在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方面采取了多元化策略。这包括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规范化管理、优化农村土地使用效率,以及通过“一户一田”项目等创新措施,进一步激发了农村经济的活力。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水平,还增强了村集体在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方面的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基础。三、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尽管在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和村集体经济活力提升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管理效率和规范性方面仍有改进空间。特别是在合同管理和资产运营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能力和法规知识的普及。2、农业社会化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在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服务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存在不均衡问题。特别是在偏远的村,社会化服务的覆盖和质量仍需加强。3、乡村治理机制完善仍需努力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方面,虽然已有一定的进展,但在治理机制的完善、治理能力的提升以及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方面仍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特别是在提高村干部治理能力和村民参与度方面。下一步工作打算1、继续搞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对村集体会计及业务负责人进行了多次培训,并下乡实地指导,进一步规范了村级财务。2、农经统计: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农经统计工作。农经统计由村如实填报本年度村级情况,由乡镇审核准确情况,并由县审核上报。3、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方面:严格执行落实有关减轻农民负担各项法律法规政策。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2025年12月17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