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日报社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宣传机关政策、促进机关工作。制作、出版并发行咸阳日报,发布广告;新闻培训、新闻业务交流。 | |
住所 | 咸阳市渭阳西路副64号 | |
法定代表人 | 申孝斌 | |
开办资金 | 264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咸阳市委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9万元 | 54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日报社.公益 | 从业人数 20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的正确指导下,咸阳日报社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在做大做深主题宣传上下功夫,在强基础提能力上补短板,在融传播扩影响上扬优势,在展形象强外宣上求破圈,守牢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积极发挥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咸阳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正面宣传,咸阳奋进好声音更嘹亮。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让党的声音始终占据舆论高地。一是突出主题宣传。持续发挥党媒属性,加强正面宣传,壮大主流舆论。开设专题专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紧扣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招商引资、乡村振兴、“咸阳屏”“咸阳茶”“咸阳果”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制定《主题宣传报道方案》35个,深入基层一线采访报道1000余人次,策划推出《咸阳茯茶:从历史走向未来》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载体新颖、传播广泛的精品力作。二是扩大对外宣传。建好用好“学习强国”咸阳学习平台,今年以来,平台订阅总数突破千万,增长15%,总浏览量2亿7千余万,增长35%。刊发稿件5800余篇,阅读量100万+稿件8条,10万+稿件93条,在中央平台刊发268条,省级平台刊发2262条,13家县级融媒号全部上线运行。在推特、脸书等海外媒体咸阳官方账号积极宣传咸阳文化旅游、工业农业、非遗历史等,11月以来,刊发稿件74篇。在人民日报APP、央广网、《陕西日报》等中省媒体刊发《“创新雨林”何以加速生长?咸阳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的启示》等60余篇稿件。三是打造深度报道。充分发挥报纸传统优势,精心打造《深度咸阳》报道拳头产品,推出《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示范性工程之地铁建设篇》等40余篇深度报道,在央广网、《陕西日报》等中省媒体刊登发布。四是提升读者体验。对《咸阳日报》排版、字体字号、图片样式等全面改版。(二)打造宣传矩阵,媒体融合聚合力更凸显。充分运用咸阳日报全媒体传播矩阵,一是加强矩阵建设。坚持“移动优先”原则,将专业人才、项目资金向移动端汇集,建立集咸阳新闻网、客户端、微信、微博、抖音、头条为一体的新媒体传播矩阵,“咸阳日报亲网”微信公众号影响力长期位于省内地市媒体公众号前列,各平台总粉丝量突破200万,已成为咸阳市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舆论阵地。二是强化技术支撑。争取专项资金,全力配套落实,实施“云端联通”项目,对咸阳新闻网、数字报、咸阳发布APP进行升级改造。在咸阳日报微信公众号开通“微报纸”模块,新增数字报动漫翻页、AI语音读报等功能,更好服务读者受众。三是推出全媒产品。坚持原创内容生产系列化,推出《寻味咸阳》《小咸探秦咸阳塔》等系列原创作品。策划推出的纪念“赵梦桃小组”命名60周年《H5|脚步》、长图《丝路千年,穿越咸阳茯茶的前世今生》《我是一根面条》《用色彩挑动味蕾》等一批原创精品稿件。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推出爆款全媒产品,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试运行直播观看人数13万+。地铁1号线三期开通系列H5、SVG长图被广泛转载。(三)持续固本强基,作风能力硬本领更扎实。坚持把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深入改进作风,淬炼“四力”,提高本领。一是精心安排部署。二是深化作风整顿。三是强化新闻宣传。(四)注重质量管理,“三驾马车”驱动力更强劲。严格落实党媒职责,狠抓广告经营,提高印刷质量,确保发行无误。一是加强广告经营创收。根据经营运行实际,制订《经营业务人员考核管理办法》。搭建认证完成了“云尚咸阳”微信公众号、咸小通抖音账号及相关视频号,开展6次进社区线上线下同步直播带货业务,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每月对41个阅报栏固定检查,坚持不定时抽查,做好广告业务后半篇文章。二是提升报纸印刷质量。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自筹力度,对轮转印报机更新换代,改善党报印刷质量,计划于2024年6月投产运行。细化印刷管理流程,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制订《轮转机操作人员分工细则》,加大现场管理和日常设备保养频次,高质量推进报纸印刷工作,省报协上半年评报《咸阳日报》印刷质量达到精品级,全省地市级党报印刷质量综合排名第1。三是全力保障党报发行。切实增强党报发行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咸阳日报》完成发行50100份。牢固树立投递质量就是发行工作的生命线,狠抓分拣工作质量,强化驾驶员安全意识,加强投递员管理,通过微信群每天报告投递情况,组织专人深入20多个乡镇检查投递工作,确保城区和乡镇当天见报,偏远地区次日见报,全力畅通党报发行的“最后一公里”。《咸阳日报》发行工作被中国报业协会评为报业发行创新案例,我社被陕西日报社评为《陕西日报》优秀发行先进单位。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3年,我社在中报协全国报刊出版质量抽查中排名全国第38名(抽查全国省市级100家),处于上游。报纸全年发行5万余份,印刷质量居于全省地市级党报第1。新媒体用户量200余万。广告、经营、印务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咸阳日报》发行工作被中国报业协会评为报业发行创新案例,1人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1人荣获陕西道德风尚奖,6篇新闻作品荣获陕西新闻奖,1个摄影专版参展北京国际摄影周全国主流媒体摄影展,社机关党委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三、存在问题过去一年,我社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委的要求相比,与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相比,还存在着思路不新、方法不活、手段不多、力度不大等问题。一是思维模式亟需转变。部分职工对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到位,存在纸媒思维定式、路径依赖、工作惯性。二是资金投入存在缺口。报业广告经营收入整体下滑,每年财政支持有限,导致新媒体项目资金投入缺口较大。三是技术创新有待突破。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还未运用,传播效果分析平台、舆情检测平台、用户中心等尚未建立。四是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各部门不同程度存在人才招不来、留不住,核心人才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四、整改措施(一)坚持“党报姓党”,把牢政治引领“方向盘”。一是在坚守政治立场上下功夫。二是在压实工作责任上下功夫。三是在提升业务能力上下功夫。(二)坚持改革聚力,打造新闻宣传“主阵地”。一是改版《咸阳日报》。二是改造《咸阳发布》。三是深化外部协作。(三)坚持围绕中心,唱响正面宣传“主旋律”。一是强化正面宣传。二是站稳群众立场。三是创新报道形式。(四)坚持守正创新,走稳媒体融合“关键棋”。一是提前谋划,全力配合。二是创新机制,一体发展。三是整合资源,重塑流程。(五)坚持优化流程,打造高质量发展“服务链”。一是正向激励,锻造队伍。二是加大管理,保障发行。三是创新经营,探索转型。五、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我社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及主管主办单位“四管统一”意识形态工作决策部署,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做好全媒体形态条件下的舆论宣传引导工作,努力形成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充沛的浓厚氛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五年发展规划,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战略引领、文化引领,不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