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心全意为退役军人服务,退役军人的权益保障、信访接待、走访慰问、优抚帮扶、就业扶持等;退役军人关系接转、档案移交;街道、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指导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文林路西口秦都区市民服务中心17楼1718室 | |
法定代表人 | 尹向宏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秦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26万元 | 8.2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在咸阳市秦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抓牢思想引领,实现整体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展示榜样风采,提升奋进建功意识。举办秦都区首批退役军人优待证发放暨集中庆送立功喜报仪式,为20名退役军人发放了优待证,并为20名荣立“二等功”“三等功”现役军人家属颁授了立功喜报和发放慰问金和鲜花。积极推优评先,经逐级推荐、层层审核、评选评议等程序,选送推荐我区退役军人屈彦琪同志为2022年度“陕西省优秀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候选人,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研究考评,将屈彦琪同志推荐为“全国百名退役军人服务站优秀站长”候选人。弘扬英烈精神,加强纪念设施管护。为方便瞻仰、悼念英雄烈士,弘扬革命精神,积极争取资金,修缮维护河南街烈士陵园、邵小利烈士纪念碑、龙泉坊烈士陵园,保持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庄严、肃穆、清静的环境和氛围。做好建档立卡及优待证申领工作。我区于4月20日全面启动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办理建档立卡和优待证申领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建档立卡维护人员24000余人,完成办理优待证21000余人,发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办理受理完成达到80%。(二)聚焦民生服务,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足额兑现各项政策。优抚资金按时发放,1-10月为我区各类优抚对象发放抚恤和生活补助资金19320人次,共计约20622万元。为我区2021年105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504万元,158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发放取暖费共计40.66万元,缴纳单位部分医疗保险120余万元。同时圆满完成了2022年度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61人安置工作。助力退役军人就业。主动推送岗位,及时对接区人社部门,转发招聘信息,优先向退役军人推荐就业岗位,积极与街办退役军人服务站对接、摸排,点对点推送招聘信息,转发线上招聘会七期,为广大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开展关爱帮扶行动。关心困难对象,累计为18名困难退役军人发放关爱基金17余万元,报销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补助费248人次,共计99.8万元,为2053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价格补贴3批共计18万元。(三)夯实双拥工作,共建共促军地融合发展开展走访慰问,传递真情温暖。八一前后,区四大班子领导对8家驻区部队、抗美援朝老战士及部分困难优抚对象等进行了走访慰问,积极落实“为立功受奖家庭送喜报”制度,积极走访受奖家庭33人,其中曾荣立二等功转业退役军人10人、立功受奖家庭16人、边海防官兵家庭7户,为他们送去鲜花、慰问金及党和政府的温暖。当好拥军优属排头兵,推动更多服务政策倾斜。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组织双拥创建示范带头作用,促进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工商银行有限公司咸阳渭阳路支行、陕西山海航空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胭脂河坊商贸有限公司等12家拥军企业签订拥军合作协议,并授予“拥军企业”荣誉牌匾,为现役军人、广大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提供更加优惠、优质、优先服务。坚持“军人优先”原则,解决军人后顾之忧。在全区医疗卫生单位规范调整“军人优先”窗口和“军人优抚”病房,二一五医院与市消防应急救援支队签订“健康消防”协作服务协议,区第一人民医院每年为武警咸阳支队100余名官兵免费体检。出台了《关于对全区退役军人、军属免费进入旅游景点的通知》,在粤海湾大酒店建立“军人驿站”,军人凭证优先并享受折扣优惠。二、存在问题目前,我中心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作用发挥还需再提高、涉军群体信访维稳压力大、烈士纪念褒扬挖掘不充分的问题。2023年,我局将继续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退役军人系统各项部署要求,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三、整改措施(一)夯实管理保障基础,增强退役军人归属感。一是健全服务管理网络。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充实人员力量,突出“军”的特色,将退役军人中心(站)真正建设成为退役军人的“娘家”。二是精准掌握基础信息。健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动态更新机制,准确掌握每个退役军人个人、家庭情况和利益诉求,适应科学决策和精准服务需要,全面摸清退役军人工作底数,提高工作科学性和精准性。三是加强政策学习,积极回应退役军人合理合法诉求,杜绝出现新的政策不落实、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二)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增强退役军人责任感。一是强化退役军人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强化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做好退役军人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逐一明确党组织关系归属,严格执行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确保每一名退役军人党员都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二是加强退役军人宣传教育。充分运用QQ工作群、微信业务群、网络公众号等新兴媒体,加强政策宣传教育,提高退役军人群体思想政治觉悟。三是培树正面典型,深入挖掘爱党爱国、爱岗敬业、勤劳致富、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退役军人先进典型,广泛开展“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推荐活动,建立优秀退役军人典型资源库,大力宣传张富清、蔡兴海等“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四是发挥退役军人模范作用。引导退役军人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抢险应急等急难险重工作,充分发挥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军人本色。四、2023年工作计划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认真学习和领会赋予退役军人工作新的使命,把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精神和退役军人工作结合起来,聚焦主责主业,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定期督查指导、成立互助工作组、培育“标杆型”服务站等方式,强力推进区、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站(中心)“硬件”和“软件”建设;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及相关法律政策,依法建强用好服务站点,持续提质增效。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深化“红星闪耀”志愿服务,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的积极作用,参与乡村振兴、疫情管控和应急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来;深入开展“最美退役军人”系列学习宣传活动,做好精神和人文关怀;抓实烈士纪念设施管护,结合我区红色文化实际,深入挖掘英烈事迹,讲好英烈故事,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宣教作用,扎实推进烈士褒扬纪念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双拥工作政治优势。持续深化双拥共建活动,把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等活动纳入工作计划,扎实做好拥军优属各项工作,大力支持部队建设,支持开展社会化拥军活动,营造群众性、社会化的拥军工作氛围,进一步巩固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