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横山区> 榆林市横山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榆林市横山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发布时间: 2024-03-05 10:16
单位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住所 榆林市横山区南大街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法定代表人 曹培文
开办资金 58.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横山区畜牧兽医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95万元 8.57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区畜牧兽医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站以党建为统领,坚持学习党史,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现将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陕北白绒山羊普查鉴定工作根据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制定的《陕北白绒山羊品系鉴定工作方案》要求,在我区挑选养殖基础母羊20只以上的育种户和育种场,依据《陕北白绒山羊多胎型、细长绒型、多绒型和体大快长型品系技术鉴定标准(试行)》,对我区产区内的陕北白绒山羊的体尺外貌、产绒、产羔及生长形状进行鉴定,在榆林学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老师和学生的合作下,共计鉴定陕北白绒山羊3050只,采集绒样3050份,并组建陕北白绒山羊“四大品系”群。后续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确定相应品系。2、畜牧兽医技术培训、宣传与指导工作一是对“粮改饲”项目和高产优质苜蓿项目,积极向各乡镇政府畜牧负责人员、村干部、养殖户、养殖群、畜牧工作群等宣传补助政策,在各个乡镇张贴宣传彩页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参加横山区第三十一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暨集中示范活动宣传活动,科普技术书籍600册,宣传资料800余份。于石湾镇参加横山区第三十一届“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普赶大集活动,科普技术书籍440册,宣传资料600余份,加大宣传横山种羊品牌建设。三是全年我站共举办10期我为群众办实事暨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会,培训农民职业技术人员605多人次,发放养殖书籍605余份,舔砖2420块。利用羊子鉴定、下乡宣传等现场培训养殖人员420多人次,发放家庭适度规模标准化养羊关键技术书籍和“短、平、快”实用养羊经验介绍宣传彩页,共计发放420余份。3、畜牧统计、监测与畜禽养殖安全监测工作根据省畜牧总站安排,每月按时收集10个肉羊监测场、10个监测村羊子生产等信息,并及时上报省总站;并举办统计监测培训会。每月按时监测上报16个生猪养殖户生猪的生产及成本效益等情况;每季度按时统计上报7个区域畜牧兽医站的畜牧业生产情况,了解各畜禽存栏量、出栏量及肉蛋奶产量等情况。4、草牧业统计由专人负责在陕西草原子平台上,完善2022年陕西省草牧业的统计填报。截止2022年末我区人工种草保留34.283万亩。当年多年生牧草0.63万亩;当年一年生牧草1.218万亩,其中苏丹草0.21万亩、青饲玉米0.563万亩、甜高粱0.225万亩、其他一年生饲草0.22万亩。5、优质牧草草种引进为提高种养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粮改饲”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牧紧密结合。我站大力引进、发展、推广优质饲草等,购买草种紫花苜蓿(甘农3号)1563斤,免费发放到有需求的规模养殖场户。6、“粮改饲”项目种植发展饲草作物不但可以提高牛羊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率,还可以减少牛羊养殖过程中玉米和豆粕等精饲料用量,实现“化草为粮”“以草代粮”。为大力发展草食家畜,实现种养结合良性循环发展。我区积极宣传、推广粮改饲项目工作,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累积增加冬季贮存的饲草料量,满足牛羊等草食动物冬季对饲草料的需求,进而增加牛羊等草食动物的产量。根据畜牧局和财政局联合发文《关于2021年粮改饲项目及高产优质苜蓿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报告》(横政牧字〔2021〕37号)文件要求,今年继续实施完成该项目。目前,我区收贮的青贮玉米约有61829.13m3。7、高产优质苜蓿项目今年对2021年高产优质苜蓿项目整改未验收的建设主体以及2022年的三家项目建设主体进行下乡督查,按照其各自的实施方案现场督查验收了各项建设内容,并于2023年9月份横山区畜牧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2021年高产优质苜蓿项目整改未验收的榆林市横山区信艺农业有限公司以及2022年的3家项目建设主体分别进行了验收,对照建设主体的实施方案经由现场审核验收,对榆林市横山区信艺农业有限公司1600亩、榆林市横山区达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500亩、榆林峰顺德农业有限公司2500亩、榆林市横山区赵石畔镇赵石畔村经济合作社1000亩,上述4家公司均予以验收合格,并公示无异议后兑付项目补助。根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3年农业产业发展等部分中央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农计财〔2023〕82号)文件精神,在我区新建设种植6000亩高产优质紫花苜蓿示范基地,经畜牧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实地审核后确定5家建设主体并公示无异议,由我站指导、监督其开展项目建设内容。8、优良饲草新品种引种试验根据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关于印发《陕西省2023年饲草新品种引种试验技术方案》,结合优质高产苜蓿项目,2023年计划在我区开展优良饲草新品种引种试验,从4个试验品种Bara416WET、Bara418YQ、Bara420YQ、陕北苜蓿(对照)中筛选适合我省种植的优质高产饲草新品种,进而为示范和推广种植优质高产新品种、提升全省优质饲草生产能力和水平提供充足依据。现已经完成种植,持续观察、测定各项指标。9、榆林市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横山区种畜禽资源监测根据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全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我站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继续完善、核对在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横山区种畜禽资源监测工作中,负责统计3个种猪场的每个月养殖生产数据并审核上报;7个种羊场的每个季度的季报生产数据并审核上报。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我站根据往年羊子鉴定结果和2023年春季羊子鉴定监测数据,挑选养殖基础较好、养殖技术专业、扶持组建25户细绒型品系建设示范场(户),积极指导各养殖场(户)进行科学的养殖管理。2、全年完成高产优质苜蓿种植5000亩,均予以验收合格,并公示无异议后兑付项目补助。3、共举办10期养羊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职业技术人员605人次,发放养殖书籍605余份,舔砖2420块,下乡宣传等现场培训养殖人员420多人次,发放家庭适度规模标准化养羊关键技术书籍和“短、平、快”实用养羊经验介绍宣传彩页,共计发放420余份。4、为提高种养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粮改饲”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牧紧密结合。我站大力引进、发展、推广优质饲草、青贮玉米等,购买草种紫花苜蓿(甘农3号)1563斤,免费发放到有需求的规模养殖场户。5、开展优良饲草新品种引种试验4个,进而为示范和推广种植优质高产新品种、提升全省优质饲草生产能力和水平提供充足依据。现已经完成种植,持续观察、测定各项指标。6、采购243只种公羊,并对向畜牧部门递交种羊需求申请且羊子存栏达30只以上的养殖户进行发放。三、存在的问题1、单位现代化畜牧业检测设备短缺,如绒样分析等工作需要求助市级机构完成。2、作为技术推广单位,经费短缺,新品种引进推广工作无法完成,职工知识更新不能“走出去”、“请进来”。3、畜牧兽医技术型专业人才缺乏。四、整改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配合其他部门,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争取更多省市资金,加强培训,多组织单位员工参加学习,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1、种羊品质提升工作。2024年计划完成种羊调换500只,主要将优质种公羊调换给有需求的养殖户,提高全区羊子质量,促进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2、陕北白绒山羊普查鉴定工作。根据市上下达指标,全面完成陕北白绒山羊普查鉴定工作,为全区打造横山种羊基地提供技术保障。3、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全年组织实用高效养殖技术培训班10期,培训相关技术人员70人次,培训农民职业技术人员1000人次。4、畜禽养殖安全监测。继续抓好畜禽养殖安全监测工作,确保做到从源头治理好畜产品,保证全区出栏的活畜不含、不残留“瘦肉精”等有害药物。5、草牧业统计、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完善填报2023年陕西省草牧业的统计情况。统计8个肉羊监测场、10个监测村羊子生产等信息;以及7个区域畜牧兽医站的畜牧业生产情况的统计上报。6、高产优质苜蓿项目。2024年继续指导、监督各建设主体开展项目建设内容,完成第二年工作以及项目的整体验收工作。7、各类项目实施。做好项目储备、申报、督查、指导、验收、资金兑付等相关工作。8、全面抓好信息报送、信访维稳、安全生产、创建工作、依法行政、财务管理等工作。9、积极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临时性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