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第七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河庄坪村 | |
法定代表人 | 杨捻平 | |
开办资金 | 11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96.8万元 | 1357.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第七中学.公益 | 从业人数 15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教育教学工作。1.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学校根据综合素质评价要求,构建新时期德育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形成了符合学校教育需求的系统德育大课程,将立德树人落在实处。一年来,通过以下常规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①每周1次的主题班会课,一学年将近40余次;完成国旗下演讲40余人次,延安精神我来讲20余人次;新生1千余人长达20公里的红色远足1次;参加集体校外社会实践劳动1次,南沟青少年教育基地1千多人参与;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到广东、深圳、上海、西安等进行研学旅行三次,参与人数逾千人;老兵进校园进行教育1次;延安融媒体团委“圣地红延安情”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走进校园,参与人数50多人;组织了毛泽东诞辰130周年“重温经典阳光少年”诗歌朗诵比赛,参与人数1千多人次;寒暑假及五一、十一学生自行到爱国教育基地实践1千多人次。②组织开展三节一会(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运动会),为学生搭建综合素质展示平台。科技节共开展百科知识抢答竞赛16场次,参赛参与人数多达2000多人;艺术节组织了3月份的歌手大赛、4月份的主持人大赛、5月份运动会开幕式朝代大展演、7月延安大剧院“奋楫逐浪沐光而行”素质教育大汇演、10月举行“祖国,在我心中”大合唱比赛,先后累计1万多人次参与。读书节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演讲比赛,以“以书为伴,阅见未来”为主题的校园读书节暨第28个世界读书日的汇报表演,两次活动达3000人次参与。运动会包括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广播操比赛、跑操比赛、拔河比赛、冬季越野赛等,学生参与率达到100%。2.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守好教育主阵地。学校通过政策宣讲、教育引导、督促检查等方式,在师生家长心中形成了人人理解双减、人人配合双减的良好态势;结合“五项管理”,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大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真正实现了“校外培训负担和校内过重的作业负担”双减轻。学校每学年以告家长书的方式至少全员宣传“双减”“五项管理”政策一次;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对相关政策做进一步的解读和宣传;每学年签订教师“双减”“五项管理”承诺书一份。每学期对学生进行抽查问卷、谈话了解等不少于2次;常规检查3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整改。严格落实集体备课,把学科作业设计作为集体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每日作业公示制度,严格控制学生书面作业时间。3.健全安全制度,严防各种隐患。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本学年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多举措提供安全保障,确保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校园三防建设规范,实现了监控摄像头校园全覆盖、全校学生2636人实行全封闭管理、校园一键报警;设立了警务室,安保人员24小时值班、巡逻;加强学校门卫管理,严格排查入校人员,杜绝闲散人员进入校园;制定安全防范预案,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共计60余种,做到防患于未然;落实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全天24小时都有学校领导在校值班;组织防火防震等安全应急演练共计5次,增强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和能力;常态化做好传染病预防和应急处置方案共计10余种;法制教育进校园2次,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学法、用法的良好品质;每月联合延安市公安局沿河分局及延安市消防救援大队驻河庄坪消防所及河庄坪城市管理督察大队进行大型安全隐患排查共计4次,每周组织校级领导安全隐患排查及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共计20次,并按要求及时上报。接上级安全来文30余件。组织安全各类活动5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安全培训及学习2次。(二)教师队伍建设。1.及时补充专职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了保证学校发展需求,教体局连续五年为学校补充市区级教学能手、各科优秀教师和特岗教师共210多名,其中2023年新进教师51名。教师从数量和质量上得到了双重保障。2.继续落实“强师计划”十项举措。①通过集体备课(主科目一周一次,术科两周一次);②互学互研的资源库(教学设计1782份,课件1844件,两单设计1656份,视频资源223份,基本实现初中学科全覆盖)和试题库建设(筹划当中);③“任务导学、一课两单三环五步”的课改模式;④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赛教课的“四课”并举(本学年组织公开课2次,参与教师每次达148人。示范课2次,示范课教师18人。汇报课1次,汇报课教师26名。);⑤以老带新的青蓝工程:培养出师21名,新培养学科教师18名,班主任教师15名;⑥名校交流、名师引路的校际交流(一年来,先后有实验中学、新区第一中学、子长秀延中学等18位名师为我校青年教师上示范课27节);⑦依纲对标的研析真题(教师每学期做真题不少于6套,毕业年级教师每周一套。);⑧以赛促成的教学比武(每学年一次全员教学大比武);⑨研究创新的课题研究:本学年我校省市区级课题8项顺利结题,市级课题7项立项;⑩助力教学的媒体技术。学校努力实现信息化与教学相融合。安排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外出学习2次;校本线下培训2轮:分别是希沃厂家对30位教师进行希沃教学软件培训一轮;延安大学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导师团队与延安市教研室为期2个月对20名教师的信息化2.0培训。全体教师参加宝塔区信息化2.0线上培训,并顺利结业;我校在媒体教学中荣获了很多荣誉:在微课制作中获得省市区级荣誉10余项,在创新课堂中荣获3次市级荣誉;在相关课题研究方面顺利结题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3项等。(三)总务后勤工作。1.学校财务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会计核算科学,预决算工作扎实。公用经费使用合规,专项经费按上级要求列支和管理。2.学校认真落实校长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各项制度健全且得到落实,各种证件齐全且在有效期内。3.学校食堂管理规范,配有专门的餐饮负责人员。4.学生资助档案健全,资助政策群众知晓率、满意率高。学生资助工作落实规范,建档立卡贫困生应助尽助。(四)学校工会工作。1.开展各项活动,凝聚教职工人心。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庆“三·八”节插花活动;组织部分教职工在延安大礼堂观看了红色舞台剧《南泥湾》;“双节”期间联合总务处开展了慰问教职工活动;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体检;与德育处、体育组联合举办了第五届教职工冬季越野赛。2.做好教育扶贫工作,保障每个学生上得起学。(1)全校教师与154名困难学生建立了结对帮扶。(2)广泛开展扶贫宣传工作,制作扶贫宣传展板6块,组织教师家访达500多人次,发放教育扶贫捐款5万多元。(3)组织八年级教师开展为白益博同学送教上门活动,全年送教次数达20次。3.做好“两免一补”工作。积极宣传“两免一补”政策,并在家长微信群和QQ群里告知;成立了评审小组,制定了评选办法,确定了我校202名住宿困难生,并在全校范围内公示。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是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学生数从去年8月的2592名,增长到现在的2630名;2.是服务保障全面提升,为所有学生提供丰盛的营养餐,实行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解决了孩子的吃饭难和家长的接送难、辅导难的问题;3.是学校管理全面加强,所有管理干部都是通过层层公开选聘的管理骨干。4.是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批教学水平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五是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得到各级领导、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三、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是各项规章制度不够健全,需要在实践中修改完善;2.是部分教学硬件比较陈旧,需要逐步增加更换;3.是学校教师整体年轻,教学和管理经验相对不足,需要尽快培养提高;4.是教师队伍迅速壮大,优秀骨干教师相对短缺,需要继续引进人才;5.是学校地处延安郊区乡镇,优质生源数量和质量不足,有待通过提高教育质量来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1.是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制定一套新标准、新要求的制度体系。2。是加强教学管理,落实“体质减负”措施,切实推进音乐、美术、体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开展,提高教学质量。3.是加强教师培训,落实“送出去,引进来”措施,抓住机遇,创造机会,积极对接相关部门,把年轻教师送出去参加相关学习,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把外面优秀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优秀的活动开展方法引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度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委;延安市素质教育优秀学校;2023年宝塔区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优秀组织奖;宝塔区中小学运动会足球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用延安精神教育育人示范校;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示范基地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