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宁陕县法律援助中心(社区矫正办公室、公证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和公证等工作;根据法律规定由法院指定辩护的刑事案件;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的民事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法律事项。 | |
住所 | 宁陕县城关镇子午路 | |
法定代表人 | 王利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陕县司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万元 | 1.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宁陕县法律援助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宁陕县司法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多措并举加强宣传,力争扩大援助范围。全面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加大了公益宣传力度,努力提升了法律援助社会影响力,实现了乡村法律援助全覆盖。2.切实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培训。为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法律援助中心日常采取不定期的方式,通过网络和现场加强对法律援助案件承办人员采取分层次指导和培训。3.精心组织法援案件庭审旁听、回访、集中评查活动。自2023年7月持续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刑事案件庭审旁听活动,对案件质量进行跟踪监督 ;认真组织开展法律援助案件电话回访受援人活动,为进一步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成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小组,严格按照省、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要求,在承办人员自查自纠、法律援助中心初审合格的基础上,对我县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已结案的48件案卷进行了集中评查,并按照补贴标准及时兑现了补贴资金。4.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建设和规范服务。全县11个镇、县妇联、老龄委、总工会、团县委、残联、公安局、看守所、法院、检察院、武装部、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都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进一步规范了县法律援助中心建设和服务,从软件上加强服务管理和质量,在硬件上提升服务功能,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并上墙,让群众一目了然的知道法律援助工作要求和内容。日常做到对每一位群众热情耐心接待和解答,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让群众满意而归。5.高度重视、全面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今年2月以来,按照“两高两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在2018年我县已先行先试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加强了与检察院、法院沟通协调,将刑事辩护全覆盖扩展到审查起诉阶段,合力推进试点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6.全面开展农民工欠薪法律援助工作。按照市、县农民工欠薪办公室相关要求,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做到了全面宣传、每月按时排查化解和统计上报、有人耐心接待咨询和详细解答、及时受理、提供服务和对接协调,积极配合支持各级各部门开展好农民工相关工作,切实履行了司法工作职责。此项工作纳入我局部门单项考核和差错登记,在部门单项考核和各级考核检查中无扣分项,工作成效得到市、县欠薪办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为全县农民工提供全方位法律援助服务取得了良好实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全年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全县累计宣传3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手提袋、纸杯、普法扑克、口罩等宣传品共计2万余份,现场解答各类法律咨询400余人次,受理民事案件10余件,悬挂横幅和标语30余条。同时以微信、微博、法治宁陕、短信、电子显示屏、会议、刊发稿件等形式不断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扩大了法律援助知晓率和满意率,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2.县法律援助中心牵头,精心组织全县31个法律援助工作站、68个法律援助联络点,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00余人次,提供法律援助服务30余人次。集中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行动和服务农“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活动20场次,现场服务农民工100余人次,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120余万元。3.全县接待电话法律咨询共计300余人次、来访700余人次,代写法律文书80余份,受理各类民事和刑事案法律援助案件共计91件,已结案63件,正在办理中28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260余万元,兑现案件补贴107500元,达到了“应援尽援”的目标。4.深化了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并根据实际、依法对各类刑事案件文书格式进行了更新和规范。指派检各类刑事案件77件,其中未成年人案件4件。切实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5.严把案件质量关,加强案件质量管理工作成效显著。通过电话和实地对已结案50个受援人进行了全部回访,回访满意率达98%,参与刑事案件旁听庭审10余次,参与全市案件质量评查中,按要求上报30本卷全部评为优秀档次。三、存在的问题。1.司法行政机构改革后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刚恢复不久,有的工作站人员不稳定,新进人员对法律援助业务不太精通。2.全县法律援助服务工作涉及内容非常宽,服务群众面广泛,接待的都是老弱病残和法律知识淡薄的群体,任务重压力大。全县现有律师3名、其中1人今年4月取证,法律援助股2人(同时兼职其他工作)、无专职法律援助律师,所有案件需要指派社会律师代理。在一案多人情况下一直协调西安律师支援代理,并享受宁陕律师基本同等案件补贴标准,西安律师路途遥远、来去匆匆、时间紧迫,在为受授人随时提供优质高效面对面的法律援助服务方面有一定影响。四、改进措施。1.切实加强法律援助业务培训工作,整合全县法律援助服务资源,全面推进我县法律援助工作向纵深发展,加大各法律援助站、点的业务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服务水平,采取不定期的方式,通过网络和现场加强对法律援助案件承办人员采取指导和培训。2.不断克服各种困难,积极主动协调律师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确保我县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和民事诉讼案件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五、下一步工作思路。1.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进一步做好解答咨询、受理、审核、指派工作,切实加强宣传力度,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和知晓率,让更多弱势群体切实享受到法律援助服务,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2.紧紧围绕“让法律援助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困难群众”为宗旨。不断扩大法律援助申请范围和渠道,按照文件要求降低门槛,做到应援尽援。3.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和作法,进一步加强案件质量监督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全县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和服务水平。4.进一步加大与县检察院、公安局、法院、劳动仲裁、法律援助站点等相关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加强互相配合和协作,努力形成合力将法律援助工作做的更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