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佳县> 佳县党建服务中心(佳县党员远程教育中心)

佳县党建服务中心(佳县党员远程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04 17:09
单位名称 佳县党建服务中心(佳县党员远程教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全县党员信息化教育服务工作;负责党务政策咨询、党员组织关系转办、党费代理收缴等服务工作;做好建国前老党员补贴资金发放和老党员、困难党员慰问工作;负责全县党建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发布和网络宣传工作。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人民路184号(县委大院)
法定代表人 李雄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佳县县委组织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1万元 1.96万元
网上名称 佳县党建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以来,扎实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按照“基础工作抓规范、重点工作抓落实、突破工作抓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基层党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工作开展情况(一)推深做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一是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聚焦“蓄选育管用”,全年储备培养村干部后备力量324名。截至目前全县共储备村干部后备力量972名。举办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5期,村干部后备力量培训班2期。表彰“五级五长”先进个人24名,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20名。开展2023年度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工作,6个基层党(工)委书记被评为“称职”以下等次,所在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未被评为“优秀”等次。二是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维修村级阵地40个,打造抓党建促乡村治理示范村20个,创建标准化村级党群服务中心171个。巩固2022年9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2023年新摸排出16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向5个重点帮扶村选派5名第一书记开展重点帮扶。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单个发展力量不足、思路单一、资源有限、治理乏力、发展缓慢等问题,鼓励引导村与村、村与企业(合作社)、村与帮扶单位、人才团与产业链等通过组织联建,着力打造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的党建综合体。目前,全县共创建党建综合体11个,培育区域性产业17个。三是有序开展“五面红旗”评选。持续优化“五面红旗”创建评选活动,2023年创建评选26面红旗,涉及17个村,1个社区,96名村(社区)干部,奖励资金55.44万元。连续三年获得红旗的7个村奖励资金14.28万元。后备力量奖励资金7.68万元。形成村干部干好有希望,收入有保障的工作机制。四是严格管理驻村工作队。圆满完成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轮换工作,选派驻村工作队111支,第一书记128名,工作队员224人。制定印发《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红黑榜”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文件。驻村第一书记每周一召开工作例会。街镇每日进行“双点到、双报告”,每月进行“月统计、月评价、月上报”。县驻村办建立“三个随机”抽查工作机制,不定期对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随机抽查。全年发布“红黑榜”通报3期,表彰60人次,通报5人次,提醒谈话7人次。(二)扎实抓好党员教育管理。一是严格把关党员发展。建立了发展党员预警和责任追究制度,持续实行县委组织部两次审核、七部门联审,累计审核484人次,杜绝带病入党2人、异地入党3人。合理制定全县发展党员工作计划,直接下达基层比例超过了81%,确保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每两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全面消除了两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社区)。2023年度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42人,发展党员222人,其中35岁以下150人,占比67%;大专以上学历125人,占比56%,达到了年龄降,学历升,结构优的目标。二是抓牢抓实远程教育。严格落实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制度,各站点负责人组织党员干部每月5日前固定学习并填写学习记事簿。为7个设备损坏的站点重新换装了机顶盒,处理各类故障站点300多个。各站点实行了AB岗管理员制度,确保按时组织学习。拍摄精品教学课件4个。三是真心实意关爱党员。春节和“七一”累计慰问六类人员295人次,为12个基层党组织下拨阵地维修费用共计44万。对目前在世的14名建国前老党员按时发放了生活补贴。审核上报“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名单389人,发放纪念章389枚。二、取得效益(一)围绕基层发展困境,开展“党建综合体”发展新模式。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单个发展力量不足、思路单一、资源有限、发展缓慢等问题,鼓励引导村与村、村与企业(合作社)、村与帮扶单位、人才团与产业链通过组织联建,整合各类资源,凝聚多方合力,打造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的党建综合体,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坚持村民自建、自治、自享的总思路,通过“镇(村)+”的联建机制,号召各村帮扶单位出资、企业老板资助、乡贤能人赠与等途径壮大小康驿站,探索出“村民参与治理、治理获得积分、积分兑换物品”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形成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全县共建成小康驿站102个,投资100余万元。二是紧扣“支部建在服务队,人才嵌在产业链”人才兴业的发展理念,成立百名人才服务团,下设红枣、山地苹果、康养旅游等9支服务队,通过“点对点、人才配产业”的结对模式,紧密对接全县红枣、养殖、旅游等重点产业链,实现“党建引领人才,人才服务产业”的科学化发展目标。累计开展集中培训14期,技术咨询427人次,培训各类人员1200余人次,带动产业增收200余万元。目前,佳县共成立11个联合党组织,累计带动20个村集体经济净收益515.85万元,培育区域性产业17个。(二)围绕基层治理难题,推行乡村治理“三微”工作法针对农村发展中,基层治理力量薄弱、村民思想观念滞后难以适应新发展需求的问题,积极探索开展乡村治理“三微”工作法,全力激活党建工作“红色引擎”。一是织密“一张网”,实现“微服务”。将党建工作与网格相结合,将村庄矛盾化解、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多项工作纳入网格,全村党员分片负责本村村民工作,持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今年以来样板村为群众办理民生各类事项6件、调解矛盾纠纷13件,开展安全大排查5次,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二是设立“积分单”,用活“微积分”。以村级“小康驿站”为载体,积分清单设置义务劳动、孝亲敬老、邻里互助、遵纪守法等积分项目。根据村民参与情况兑现奖品,鼓励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到矛盾调解、治安巡逻、环境整治等村务工作当中。全县共建成小康驿站102个,投资105余万元。三是搭建“一队一室”,开展“微培训”。基层党组织立足乡村治理,以发展中的难点、堵点为导向,成立“新时代先锋工作室”,组建“新时代先锋工作队”。工作队以议事协商、宣传教育、治安巡逻为主要职能,同时邀请道德模范路生梅、中国好人等道德先进人物定期开展宣讲活动,先后举办道德讲堂26期,受教育村民达2000余人次,引导村民逐渐形成热爱集体、无私奉献的道德风尚。三、存在的问题一是个别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还有待加强。个别无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村(社区)的党组织阵地建设距离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虽然在现有“五面红旗村(社区)”表彰奖励激励下,回引了一部分能人回村任职,但受各村区位、交通等立地因素影响,各村留守人员差异明显,回引能人、乡贤回村任职办法还不多。四、整改措施一是扎实开展“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全年创建100个党建强、发展强的一类村;持续优化“五面红旗”村(社区)创建评选实施细则,6月底前完成第五批“五面红旗”村(社区)创建评选工作;持续排查软弱涣散村党组织,6月底前选派16名驻村第一书记,严格按照“一村一策”思路进行整顿。二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制定佳县村干部常态化管理考核办法,确保源头培养村干部后备力量取得实质性成效;会同县委农办、党校等,开展乡村振兴干部教育培训精准性提升行动,对全县村党支部书记以及驻村第一书记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精心组织开展2023年度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工作。分批分次培训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及队员。每村新培养1名后备力量,实现每村4名村干部后备力量储备目标。持续深化“五面红旗”创建评比,探索村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办法,全面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二是提升基层党的组织力。持续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按照不低于3%的比例倒排确定整顿对象,制定“一村(社区)一策”整顿方案。开展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创建行动,巩固赤牛坬等31个五星级村党组织,指导各镇(街道、中心)再各打造1个党建示范点,不断提升党支部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持续开展党建综合体升级打造,有效破解单个支部思路不清、力量不足等问题。三是提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治理提升行动,深化“一网一单一队一室”“三微”工作法,用活“一约四会”、道德讲堂、积分制等管理制度。做深做实抓党建促农村宗教治理工作、落实防范和整治“村霸”长效机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将其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范畴,织密筑牢乡村治理的基层组织网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