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不断强化涉河涉水日常监管。常态化开展河道昼巡夜查,特别是加强节假日巡查和重点区域重点河段的巡查,2023年市县两级累计组织开展河道巡查10215人次,累计巡查河道91212.5公里,及时对巡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办、督办,共下发交办单、提示函、督办函26份;切实强化河道采砂监管,严格采砂管理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公开公示了河道采砂管理四个责任人名单,制定了《汉中市河道采砂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采砂管理、清淤疏浚实施细则(试用)》《汉中市河道非法采砂线索移交办法(试行)》等制度;聚焦非法侵占水域岸线、乱堆垃圾、乱搭乱建、非法开采砂石等河湖管理焦点难点问题开展了三轮次河湖“四乱”问题明察暗访,累计发现并向县区交办问题144个,目前144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整改率100%;配合市河长办对水利部交办的3004个疑似妨碍河道行洪问题图斑和省河长办暗访交办的16个问题进行市级核查,督促县区限期整改,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开展了全市侵占江河湖塘、沟谷溪洼专项排查整治,全市共计核查河道管理范围建筑物构筑物15455个,已交办县区分类实施应对。通过持续不断发现问题,整治问题,清存量、遏增量,制度化、长效化河湖管护,河湖岸线环境持续不断向好。2.扎实开展执法专项行动。安排部署了全市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以县区为单元综合运用拉网式排查、不间断暗访、常态化巡查等方式,对在禁采区、禁采期采砂,以及超范围、超深度、超期限、超许可量等未按要求采砂的各类非法采砂行为坚决打击,对问题多发县区、河段进行驻点督办。专项行动期间市、县两级共开展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检查81次,出动巡查977人次,累计巡查河道7230公里,耕地林地6.61余万亩,查处非法采砂行为并立案5起,没收非法砂石量678.8立方。2023年全市累计查处涉河涉砂案件45起,其中市级查处案件10起(其中2起案件正在办理中),罚款295.6万元(其中96.6万按处罚决定要求于2024年上缴),没收违法所得5100元,查处了石门水库排沙减淤工程违法占用库区河道案、洋县清淤疏浚工程违规取料案等一批典型案件,查处案件数量、案件处罚力度均为历年最高,对河道内违法违规行为起到了有力震慑。3.高效办理涉河信访案件。全年累计接到上级交办、转办的各类信访案件23件,接待群众来访3起,核查处理新闻媒体报道的涉河舆论事件3件,先后核查处理了省水利厅反馈的汉江勉县段采砂问题、略阳黑河建设项目采砂问题,对媒体反映的洋县引汉济渭汉江防护工程违规采砂问题进行了驻点督办,对群众投诉举报的南郑小元坝河非法采砂、宁强玉带河侵占河道等问题第一时间到现场核查处理,确保群众举报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3年市县两级累计组织开展河道巡查10215人次,累计巡查河道91212.5公里,全市累计查处涉河涉砂案件45起,其中市级查处案件10起,罚款19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100元,河道内144个“四乱”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核查处理交办、转办的各类信访案件23件,成功应对了汛期的18轮强降雨过程。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执法能力不足,执法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河道偷采时有发生。2.改进措施: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对涉河涉水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法、严肃查处;加强河道巡查力度,增加河道巡查人员、加密河道巡查频次,建立河道偷采监督举报机制。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市河道管理处(市水利综合执法支队、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工作总体打算是:以河湖“四乱”问题整治为中心,以打击非法采砂为抓手,严格水域岸线监管,大力实施水利综合执法提档升级,切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为全市水利中心工作提供坚实支撑。1.以“四个强化”为抓手,持续加强河道日常监管强化问题整改,持续开展河湖“四乱”问题摸排,高位推进中省交办问题整改,坚决遏增量、清存量,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强化责任落实,公开公示河道采砂管理“四个责任人”,探索实施电子采砂许可证和采运联单制度,持续推进打击河道非法采砂专项行动,保持河道砂石资源管理高压态势;强化刚性约束,科学合法规划实施砂石资源供给,督促指导县区严格落实河道采砂规划、严把清淤疏浚审批关口、严控采砂现场管理、严守河道生态红线;强化日常巡查,在加强市、县两级河管部门巡查频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与林业、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共同巡查检查、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延线、扩面、加密等方式坚决遏制破坏河道环境的行为,推动河道日常监管再上新台阶。2.以“四项机制”为统领,不断提升综合执法水平建立问题线索统一管理机制,对各类监督平台反馈的信访举报和巡查发现问题线索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加强研判、精准识别、及时处置,不断拓宽违法线索来源、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对违法行为起到有力震慑。建立信访举报处置通报机制,强化信访举报案件处置结果管理,完善信访举报办理责任制,每月汇总通报市县两级信访案件办理情况,及时掌握全市涉水违法活动的形势和变化,落实执法责任,对问题反映较多的县区和河段组织开展专项执法。建立案件办理过程监督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对案件办理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对案件查办程序是否合法、定性是否准确、适用法律是否正确等全面进行监督审核,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加强对县区执法工作的指导协调,对案情复杂、跨部门、跨区域案件实行提及管理或挂牌督办,不断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建立案件统计分析制度,定期对违法案件办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围绕案件类型规律、违法主体类别、违法后果危害、行业监管漏洞等方面形成分析报告。同时,对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查究原因、总结经验,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责任追究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发挥警示教育作用。3.以“四个到位”为保障,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安全部署到位,提早对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强化汛前各项准备,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做好预案修编、审核和报批,开展汛前专项检查,全力消除安全度汛隐患。责任落实到位,全面落实水库、水电站、江河堤防、涵闸和在建水利工程、山洪灾害防御等防汛度汛责任,明确行政、技术和巡查责任人,并在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做好水库运行调度,强化水旱灾害防御项目建设管理,强力推进山洪沟治理项目。监测预警到位,加强与气象、水文、应急部门的的会商研判,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雨情、汛情、旱情、山洪灾害等重点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积极主动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技术支撑到位,组建市级水旱灾害防御技术支撑专家组,加强水旱灾害业务培训,做好汛期应急值守,严密防范汛期暴雨洪水灾害,为水利行业应急抢险和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做好保障。 |